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部湾不同等级雾的微物理特征分析:以钦州一次海雾过程为例
1
作者 陆芊芊 郑凤琴 +1 位作者 李广桃 韦美闹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0,共12页
利用2021年春季在钦州观测到的雾滴谱数据,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和强浓雾4个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探讨不同海雾等级下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雾等级的增加,雾滴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平均直径的平均值和数浓度的最大值逐渐增大,平... 利用2021年春季在钦州观测到的雾滴谱数据,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和强浓雾4个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探讨不同海雾等级下的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雾等级的增加,雾滴数浓度、液态含水量、平均直径的平均值和数浓度的最大值逐渐增大,平均直径的最大值出现在浓雾等级下;雾滴谱呈现单调递减分布,平均谱满足Junge分布,从轻雾到强浓雾的雾滴谱谱线逐级抬升,轻雾的谱宽最窄,大雾、浓雾、强浓雾的谱宽一致,最大雾滴直径均为48.5μm;在轻雾和大雾等级下,核化和凝结增长是主要的微物理过程,各微物理特征量之间为强的正相关关系;浓雾和强浓雾等级下,雾滴的核化、凝结增长和碰并增长并存,数浓度与平均直径呈弱的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等级 微物理特征 滴谱 微物理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北部不同等级雾的微物理结构及个例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祖繁 袁成松 +3 位作者 吴泓 王宏斌 朱毓颖 朱承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91-704,共14页
利用2015-2017年秋冬季在江苏北部观测到12次雾过程的雾滴谱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量及雾滴谱分布,并通过一次雾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雾等级下的主要微物理过程。结... 利用2015-2017年秋冬季在江苏北部观测到12次雾过程的雾滴谱数据及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轻雾、大雾、浓雾、强浓雾和特强浓雾等级下的微物理特征量及雾滴谱分布,并通过一次雾过程的分析,探讨了不同雾等级下的主要微物理过程。结果表明:随着雾等级的提升,雾滴数浓度、含水量增长明显,而轻雾、大雾和浓雾的雾滴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差异不大,但当能见度小于200 m时,平均直径和最大直径显著增大;能见度下降时,平均数浓度谱和含水量谱的谱线上抬,从浓雾到强浓雾,粒径大于10μm的大雾滴增长明显;雾滴数浓度主要由小雾滴控制,雾滴含水量受大雾滴影响;东海县郊平均的雾滴含水量与南京观测结果相差不大,但雾滴数浓度仅为南京的一半左右,平均直径大约是南京的2.3倍;个例分析中,能见度从1000 m下降到50 m,凝结核活化并凝结增长是主要微物理过程,但可凝结水汽是影响该过程效果的一个重要因子,可使雾滴数浓度和平均直径呈现不同的相关关系;能见度降到50 m以下时,碰并过程效果显著;日出后雾滴蒸发作用显现并逐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见度 雾等级 微物理结构 物理过程 江苏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雾胁迫对15种三角梅生长及耐盐雾性影响
3
作者 李岩 詹福麟 +7 位作者 林秀香 牛先前 林嘉政 王文卿 干思泉 郭杭琪 郭锦松 杨小完 《福建热作科技》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以15种三角梅为研究对象,开展盐雾胁迫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梅在盐雾环境下20 d左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表现为叶片失水、失绿、萎蔫、叶尖叶缘干枯,严重的表现为枝条、叶片干枯;相比对照组,盐雾胁迫下各品种三角梅的叶绿素SPAD... 以15种三角梅为研究对象,开展盐雾胁迫研究。结果表明,三角梅在盐雾环境下20 d左右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度表现为叶片失水、失绿、萎蔫、叶尖叶缘干枯,严重的表现为枝条、叶片干枯;相比对照组,盐雾胁迫下各品种三角梅的叶绿素SPAD值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且随胁迫时间延长,趋势更为明显;盐雾胁迫45 d后,相对含水量降幅最小的是‘银边浅紫’、最大的是‘柠檬黄’;叶绿素SPAD值降幅最大的是‘柠檬黄’,最小的是‘小叶紫’和‘巴西紫’;MDA含量增长最多的是‘柠檬黄’,最少的是‘小叶紫’。综合结果表明,‘小叶紫’、‘云南紫’、‘巴西紫’、‘银边浅紫’、‘白苞’、‘同安红’的盐雾耐性强,‘新加坡大宫粉’的盐雾耐性较强,‘洋红公主’、‘潮州红’、‘广红樱’、‘漳红樱’盐雾耐性中等,‘金心双色’、‘重瓣红’盐雾耐性较弱,‘橙红’、‘柠檬黄’盐雾耐性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梅 胁迫 生理指标 危害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不同等级雾的宏观和微观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宏斌 张志薇 +3 位作者 刘端阳 祖繁 朱毓颖 吴泓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77-1188,共12页
利用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江苏70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分钟级气象要素资料、3个探空站秒级探空资料和3个浓雾野外观测试验站共21个浓雾过程的秒级雾滴谱资料,分析江苏不同等级雾的分钟级时空分布、边界层结构及微物理结构特征... 利用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的江苏70个自动气象站观测的分钟级气象要素资料、3个探空站秒级探空资料和3个浓雾野外观测试验站共21个浓雾过程的秒级雾滴谱资料,分析江苏不同等级雾的分钟级时空分布、边界层结构及微物理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近6年雾时数的空间分布与1961-2010年江苏省年平均雾日数分布明显不同,近6年江苏雾时数的大值分布在长江沿线和淮河沿线及其以北两个地区,强浓雾和特强浓雾集中在淮河沿线及其以北地区。在05:50(北京时,下同)江苏发生各等级雾的概率最高,四个季节分别在07:10(冬季)、05:50(春季)、05:20(夏季)和05:50(秋季)存在雾的概率最高;各站点发生雾的年均时数为318.5 h,强浓雾和特强浓雾两级总时数占雾发生总时数的16.4%;持续时间越长的雾发生频次越小,冬季雾的持续时间明显大于其他季节。0~1500 m高度不同等级的雾的温度结构均有逆温层存在,且随着雾强度的增加,逆温强度增加;有雾时相对湿度在下层饱和,但随着雾强度的增加,上层相对湿度更小。随着雾强度的增加,不同大小的雾滴数浓雾均增大,强浓雾或特强浓雾发生时,雾滴谱明显拓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等级 秒级探空 边界层特征 滴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的预报等级在雾的观测及预警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先芸 张秀萍 +2 位作者 张小红 任嘉 王佳玉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7期208-208,210,共2页
《雾的预报等级(GB/T 27964—2011)》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全国范围内雾的预报预警发布和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阐述雾的观测记录标准、雾的预报等级标准以及二者间的差异,分析了《雾的预报等级》在实际观测及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并提出... 《雾的预报等级(GB/T 27964—2011)》的颁布和实施对规范全国范围内雾的预报预警发布和服务起到了一定作用。通过阐述雾的观测记录标准、雾的预报等级标准以及二者间的差异,分析了《雾的预报等级》在实际观测及预警发布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加强雾和霾预报预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的预报等级 划分标准 观测等级 预报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