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过冷却水滴运动特性及绝缘子雾凇覆冰试验
1
作者 胡玉耀 迟明辰 +3 位作者 蒋兴良 咸日常 刘晓阳 耿凯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63-1673,共11页
覆冰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有试验研究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确有影响,但是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水滴的微观运动过程及其对冰树枝生长的影响机理尚未厘清。文中以3片串LXY-16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电磁学、流体力学和场致... 覆冰严重威胁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有试验研究表明电场对绝缘子覆冰确有影响,但是不同电压类型作用下,水滴的微观运动过程及其对冰树枝生长的影响机理尚未厘清。文中以3片串LXY-160绝缘子为研究对象,基于电磁学、流体力学和场致荷电理论,首次对比分析了在交流电场和负极性直流电场作用下水滴的受力特性和运动偏移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自然环境下的人工雾凇覆冰试验解释了不同类型电场对覆冰增长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荷电水滴的运动特性与电场类型密切相关,交流电场下荷电水滴的运动轨迹出现振荡,且水滴捕获时间是直流的1.15倍。直流作用下绝缘子伞裙边缘的法向电场最大,绝缘子雾凇覆冰冰树枝集中分布于此。由于交流情况下荷电水滴受到的电场力在一个周期内有抵消效应,因此单位时间内捕获的水滴数量较直流少,且直流电场作用下的绝缘子覆冰质量和覆冰长度分别较交流提高了13.7%和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类型 过冷却水滴 绝缘子 雾凇覆冰 荷电水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电线雾凇覆冰的工程估算方法 被引量:17
2
作者 郭昊 刘沛清 +1 位作者 屈秋林 段中喆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1-1049,共9页
为克服目前输电线覆冰数学模型存在各种上缺陷的问题,利用输电线雾凇覆冰的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输电线覆冰过程中过冷却水滴撞击输电线表面的碰撞特性,分析总结了各碰撞特性参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导出了简单有效的碰撞特性估算公... 为克服目前输电线覆冰数学模型存在各种上缺陷的问题,利用输电线雾凇覆冰的数值模拟方法系统探讨了输电线覆冰过程中过冷却水滴撞击输电线表面的碰撞特性,分析总结了各碰撞特性参数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并导出了简单有效的碰撞特性估算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水滴与筒状物的总碰撞率可由Finstad经验公式描述,局部碰撞率沿冰面为抛物线分布。在碰撞特性估算公式基础上分别给出不同状态下输电线雾凇覆冰的工程估算方法,估算结果表明,圆筒状雾凇覆冰估算工程模型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表明估算方法正确有效;固定导线雾凇覆冰工程估算方法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相较,覆冰质量估算的误差较小,但覆冰外形有一定的差别,需要进一步改进外形估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碰撞特性 局部碰撞率 总碰撞率 雾凇覆冰 工程估算方法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优时间步长模型的输电导线雾凇覆冰预测 被引量:26
3
作者 蒋兴良 姜方义 +2 位作者 汪泉霖 罗兵 韩兴波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4408-4418,共11页
输电导线覆冰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大气环境参数对导线覆冰过程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直接影响覆冰预测准确度和计算时间开销的计算时间步长ts,研究并提出覆冰预测最优时间步长模型... 输电导线覆冰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研究大气环境参数对导线覆冰过程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准确预测具有重要意义。考虑直接影响覆冰预测准确度和计算时间开销的计算时间步长ts,研究并提出覆冰预测最优时间步长模型,针对雾凇覆冰情形,在每步预测计算中重新确定时变环境参数,对重构网格贴体加密,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基于RNG方法的k-ε湍流模型得到气流流场,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在气流流场基础上得到过冷却水滴运动轨迹,通过后处理获得导线雾凇覆冰质量与冰形。研究导线在不同风速、大气温度、液态水含量、水滴中值体积直径以及导线直径等因素下的雾凇覆冰质量与冰形,总结了各因素对导线雾凇覆冰的影响规律。为验证所建雾凇覆冰预测模型,在重庆大学雪峰山自然覆冰试验基地进行了自然雾凇覆冰试验。试验得到的覆冰质量及冰形均与文中预测结果吻合度较好,证明了该预测模型准确、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线 雾凇覆冰 最优时间步长 时变参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凇覆冰对铝管起晕电压的影响
4
作者 陈吉 蒋兴良 +3 位作者 舒立春 张志劲 谢彦斌 张满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51-1357,共7页
雾凇属于干增长覆冰,会在导线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冰树枝,因此会畸变导线表面的电场分布。为探求雾凇覆冰导线起晕电压值变化规律,利用低温低气压人工气候实验室对雾凇覆冰的光滑铝管进行了交流电晕的试验。试验中,利用紫外成像仪对覆冰... 雾凇属于干增长覆冰,会在导线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冰树枝,因此会畸变导线表面的电场分布。为探求雾凇覆冰导线起晕电压值变化规律,利用低温低气压人工气候实验室对雾凇覆冰的光滑铝管进行了交流电晕的试验。试验中,利用紫外成像仪对覆冰导线的放电光子数进行测量,并基于光子数变化获得起晕电压值。同时,利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覆冰导线的最大场强以验证试验的正确性。结果表明:雾凇对导线起晕电压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冰树枝尖端对电场的畸变作用,从而降低导线的起晕电压值;覆冰后的导线起晕电压值会随着雾凇覆冰厚度的增加而上升,但上升会变慢;冰水电导率不同对雾凇形貌和覆冰导线的起晕电压值没有影响;根据起晕电压修正公式,可快速计算出雾凇覆冰后的导线起晕电压值。所获结论可供覆冰导线起晕电压的进一步研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铝管 雾凇覆冰 起晕电压 电导率 紫外成像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雾凇覆冰数值模拟 被引量:5
5
作者 黎芷毓 蒋兴良 +2 位作者 韩兴波 任晓东 王洋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5-162,共8页
为了解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情况,以某型300 kW风力发电机叶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切片-重构的思想,将叶片划分为有限个截面,基于叶片覆冰的物理过程,采用边界元法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空气流场进行计算;采用拉格朗日法分析计算水滴在叶片表面... 为了解风力发电机叶片覆冰情况,以某型300 kW风力发电机叶片为研究对象,根据切片-重构的思想,将叶片划分为有限个截面,基于叶片覆冰的物理过程,采用边界元法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空气流场进行计算;采用拉格朗日法分析计算水滴在叶片表面的碰撞过程;通过迭代计算和冰形重构模拟覆冰增长过程,从而建立风力发电机叶片三维雾凇覆冰增长模型;基于数值模型仿真分析不同风速对叶片雾凇覆冰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雾凇覆冰增长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叶片翼型的影响,覆冰积聚在叶片的前缘,从叶根到叶中部覆冰增长缓慢,从叶片中部到叶片尖部覆冰增长迅速,随着风速的增加,覆冰厚度和覆冰面积随之增加,覆冰区域从背风面向迎风面移动,且风速的变化对叶片中部到尖部覆冰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叶片 雾凇覆冰 数值模拟 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四省区覆冰特征分析及改进的覆冰模型 被引量:5
6
作者 谭伟 李昊 +2 位作者 王俊锞 刘旭 罗文海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47-151,共5页
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覆冰灾害频发,为提高南方电网系统应对低温凝冻灾害能力,本文分析总结了南方电网区域覆冰成因及覆冰分布特征。同时基于南方电网的覆冰特性,深入研究国内外覆冰模型成果及覆冰过程机理,通过引入雾凇覆冰... 我国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四省覆冰灾害频发,为提高南方电网系统应对低温凝冻灾害能力,本文分析总结了南方电网区域覆冰成因及覆冰分布特征。同时基于南方电网的覆冰特性,深入研究国内外覆冰模型成果及覆冰过程机理,通过引入雾凇覆冰机制,对Kathleen.F.Jones模型进行了改进,建立了能同时计算雨凇和雾凇的新模型,弥补原覆冰模型仅考虑雨凇的不足。经覆冰过程模拟检验及模型对比检验,改进的覆冰模型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能有效地利用气象要素对冰厚进行恢复重建,为输电线路抗冰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 类型 雾凇覆冰机制 雨凇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导线三维时变积冰计算 被引量:3
7
作者 周超 晁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124,共9页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现有输电线路积冰模型多忽略轴向积冰差异,且将关键积冰参数设定为时不变(单步)条件,鲜见时变参数(多步)三维积冰模型的讨论。本文基于润滑理论及导线覆冰机理,提出了考虑时变积冰参数影响下的输电... 输电线路覆冰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现有输电线路积冰模型多忽略轴向积冰差异,且将关键积冰参数设定为时不变(单步)条件,鲜见时变参数(多步)三维积冰模型的讨论。本文基于润滑理论及导线覆冰机理,提出了考虑时变积冰参数影响下的输电导线覆冰模型。依托ANSYS-Fluent ICING模块,对三维导线模型开展时变参数积冰计算,利用真实输电线路覆冰试验数据对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对比研究了单步与多步积冰算法,并着重分析了输电导线倾斜角度、导线直径对积冰形貌、积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步积冰计算法较单步积冰计算法精度提高约8%。干覆冰条件下,随输电线倾斜角度增大,输电线上积冰形貌和积冰质量均没有明显变化;湿覆冰条件下,输电线倾斜角度对积冰有显著影响,当倾斜角度由0°增至60°,表面积冰覆盖面积减小、积冰形貌逐渐圆滑,但积冰质量降低约21%。对比不同直径导线积冰计算结果,大直径导线积冰量明显高于小直径导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 三维积模型 时变参数 雾凇覆冰 雨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