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
1
作者
李晨轩
张劲东
+1 位作者
李一鸣
李明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针对脉冲丢失对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描述字(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到达时间(TOA)的一阶差分序列提取到达时间差(DTOA)频繁项;其次,根据频繁项获得雷达真实的脉冲...
针对脉冲丢失对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描述字(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到达时间(TOA)的一阶差分序列提取到达时间差(DTOA)频繁项;其次,根据频繁项获得雷达真实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以及PRI变化规律;再次,计算不同PRI情况下的脉冲数完成PDW重构,最后将重构后的PDW送入搭建好的时间卷积网络(TCN)识别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该方法能够挖掘PDW序列中的时间关联性,可以更好地获取PDW序列的特征。通过仿真实验,该方法在脉冲丢失率小于70%的情况下,对于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丢失
序列重构
时间卷积网络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星
王志鹏
+3 位作者
呙鹏程
周东青
杜文红
王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本信任赋值,根据Dempster合成规则,首先对多平台侦收的同一参数数据进行多平台参数内融合,然后进行参数间融合获得合成信任度,最后依据工作模式判定规则识别雷达工作模式。通过仿真实验,多平台融合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较单平台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27%,实验结果说明融合识别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特征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
1
作者
李晨轩
张劲东
李一鸣
李明杰
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出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171220)。
文摘
针对脉冲丢失对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准确率影响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描述字(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首先根据到达时间(TOA)的一阶差分序列提取到达时间差(DTOA)频繁项;其次,根据频繁项获得雷达真实的脉冲重复间隔(PRI)以及PRI变化规律;再次,计算不同PRI情况下的脉冲数完成PDW重构,最后将重构后的PDW送入搭建好的时间卷积网络(TCN)识别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该方法能够挖掘PDW序列中的时间关联性,可以更好地获取PDW序列的特征。通过仿真实验,该方法在脉冲丢失率小于70%的情况下,对于雷达工作模式的识别准确率能够达到95%以上。
关键词
脉冲丢失
序列重构
时间卷积网络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Keywords
pulse missing
sequence reconstruction
temporal convolution network
radar working mode recognition
分类号
TN974 [电子电信—信号与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
被引量:
11
2
作者
王星
王志鹏
呙鹏程
周东青
杜文红
王超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
[
出处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40,共6页
基金
航空科学基金(20152096019
20145596025)
文摘
日趋复杂的战场电磁环境对雷达工作模式识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单平台工作模式识别方法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在多平台协同背景下基于Dempster-Shafer(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算法。该算法运用隶属度函数获得基本信任赋值,根据Dempster合成规则,首先对多平台侦收的同一参数数据进行多平台参数内融合,然后进行参数间融合获得合成信任度,最后依据工作模式判定规则识别雷达工作模式。通过仿真实验,多平台融合识别算法的识别率较单平台识别方法平均提高了27%,实验结果说明融合识别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识别性能。
关键词
雷达工作模式识别
信息融合
D-S证据理论
特征层
Keywords
radar operation mode recognition
information fusion
D-S evidence theory
feature-level
分类号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PDW重构的智能机载雷达工作模式识别算法
李晨轩
张劲东
李一鸣
李明杰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D-S证据理论的雷达工作模式特征层融合识别
王星
王志鹏
呙鹏程
周东青
杜文红
王超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