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达伺服系统的高跟踪精度改进型自抗扰控制器 被引量:16
1
作者 姜仁华 刘闯 +1 位作者 宁银行 谢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2-109,共8页
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 针对机载雷达伺服系统跟踪机动目标时,载机平台扰动和目标加速度影响跟踪精度的问题,提出对机动目标具有更高跟踪精度的改进型自抗扰控制(I-ADRC)方法。考虑到载机平台扰动因素较多,包含载机机械振动/冲击、外部气流、环境温度及载机姿态变化等,采用系统模型补偿的方法,降低扩张观测器的观测负担,从而解决传统自抗扰控制器中扩张状态观测器(ESO)由于扰动量大引起的观测精度下降问题。此外,采用加速度前馈补偿的方式,消除机动目标加速度引起的系统建模误差。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PI控制相比,采用改进型自抗扰控制方法的雷达伺服系统跟踪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当目标存在加速度时,也能快速高精度跟踪目标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平台扰动 加速度 自抗扰控制 模型补偿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系统耦合力矩对跟踪精度影响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姜仁华 刘闯 +1 位作者 宁银行 谢洋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6,共9页
针对载机机动运动导致雷达伺服机构中存在复杂的耦合扰动力矩,无法实现伺服控制中扰动力矩精确补偿的问题,展开雷达伺服系统耦合力矩的建模和影响分析。采用矢量叠加原理推导两维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和惯量耦合方程,建立方位和俯仰两轴的... 针对载机机动运动导致雷达伺服机构中存在复杂的耦合扰动力矩,无法实现伺服控制中扰动力矩精确补偿的问题,展开雷达伺服系统耦合力矩的建模和影响分析。采用矢量叠加原理推导两维机构的运动学方程和惯量耦合方程,建立方位和俯仰两轴的动力学耦合力矩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载机机动和不机动情况下,载机平台对两维框架的动力学耦合力矩和位置跟踪误差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载机不机动时两维框架间的耦合力矩较小,跟踪误差较小;当载机机动时两维框架间耦合力矩增大,且耦合力矩表现为时变的正弦特性,此时跟踪误差增大且表现为时变和不规则的特点。动力学耦合力矩模型的建立为机载雷达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动力学模型 耦合力矩 位置跟踪误差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载雷达伺服系统船摇隔离度静态测试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瞿元新 潘高峰 毛南平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4-67,共4页
克服船舶摇摆对船载雷达跟踪的影响是船载雷达伺服系统的特殊性问题,船摇隔离效果的测试和调试需要在雷达试验场进行摇摆台试验或出海以后在船舶生摇时开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对船载雷达伺服系统环路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文... 克服船舶摇摆对船载雷达跟踪的影响是船载雷达伺服系统的特殊性问题,船摇隔离效果的测试和调试需要在雷达试验场进行摇摆台试验或出海以后在船舶生摇时开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对船载雷达伺服系统环路进行建模分析的基础上,文中提出了基于“数引环路”和“自跟踪回路”的两种船摇隔离度静态测试方法。仿真分析和现场试验表明:该测试方法实现简单,便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载雷达伺服系统 船摇隔离度 静态测试方法 研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雷达伺服系统故障树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徐非骏 王贺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4-568,574,共6页
为填补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空白,查找影响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以雷达伺服系统随动失效模式为例开展可靠性分析。采用故障树建模分析与贝叶斯网络的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对雷达伺服系统进行功能性分析,随后进行故障树和... 为填补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研究的空白,查找影响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性因素,以雷达伺服系统随动失效模式为例开展可靠性分析。采用故障树建模分析与贝叶斯网络的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对雷达伺服系统进行功能性分析,随后进行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的可靠性模型建立,最后通过故障树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和重要度分析后得出了造成雷达伺服系统随动失败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该事件发生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以上分析方法运用能够找出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关键性因素,为提高雷达伺服系统可靠性指明了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贝叶斯网络 故障树分析 可靠性 关键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Simulink的测量雷达伺服系统的仿真方法 被引量:13
5
作者 邹丽娟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4-67,共4页
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 ,通常含有典型的 3个闭环反馈控制回路 ,且具有高测量精度与高动态性能要求的特点。文中基于具有辅助设计及强大仿真功能的Matlab/Simulink软件工具 ,针对该类伺服系统具有多回路设计 ,多参数调整及复杂控制算法... 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 ,通常含有典型的 3个闭环反馈控制回路 ,且具有高测量精度与高动态性能要求的特点。文中基于具有辅助设计及强大仿真功能的Matlab/Simulink软件工具 ,针对该类伺服系统具有多回路设计 ,多参数调整及复杂控制算法的要求 ,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 ,进行动态建模和仿真 ,得到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结果 ,验证了仿真实验的准确性。该仿真方法有利于对伺服系统进行综合性能分析 ,优化设计流程 ,缩短研制周期 ,降低研制成本 ,对系统设计、调试、验证起到很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测量雷达伺服系统 Matlab/Simulink模块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UZZY-PID控制的雷达伺服系统仿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忱 张柏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82-86,共5页
针对雷达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采用FUZZY—PID(模糊—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的方案,给出了FUZZY—PID控制器的基本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这种控制器后,伺服系统的性能明显提高。
关键词 模糊控制 雷达伺服系统 FUZZY-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系统中DAC位数和数字PWM位数的选择 被引量:3
7
作者 吴鹏 《电讯技术》 2006年第5期178-182,共5页
雷达伺服系统是全闭环伺服系统。文中分析了D/A变换器(DAC)的工作特性以及在全闭环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由于DAC和齿轮减速比都影响着伺服系统的开环增益,当系统开环增益一定时,DAC位数的实际作用和减速比的选择相互限制,在设计雷达... 雷达伺服系统是全闭环伺服系统。文中分析了D/A变换器(DAC)的工作特性以及在全闭环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由于DAC和齿轮减速比都影响着伺服系统的开环增益,当系统开环增益一定时,DAC位数的实际作用和减速比的选择相互限制,在设计雷达伺服系统中需注意。文中同时指出,数字式PWM的实质也是一种DAC,它的位数选择同样遵循DAC的选择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数字脉宽调制 开环增益 DAC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雷达伺服系统设计 被引量:8
8
作者 唐茂华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09年第6期479-484,共6页
介绍了连续扫描工作的长寿命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选用无刷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并选用无刷旋转变压器作为测角反馈元件来实现长寿命要求。文中描述了直流无刷电机的Matlab模型和基于无刷电机的雷达伺服系统仿真模型。伺服系统的校正运算通... 介绍了连续扫描工作的长寿命伺服系统设计与实现,选用无刷电机作为执行元件并选用无刷旋转变压器作为测角反馈元件来实现长寿命要求。文中描述了直流无刷电机的Matlab模型和基于无刷电机的雷达伺服系统仿真模型。伺服系统的校正运算通过PI调节器实现,参数通过系统仿真决定,简化了系统参数的设计。仿真模型中考虑了结构谐振,用以保证调节器的可实现性。功放电路由单路PWM经FP-GA分离出6路开关信号来控制,简单可靠。从系统的实际工作数据结果来看达到了较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刷直流电机 雷达伺服系统 仿真 轴角数字变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增益滤波法在机载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王闻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79,共3页
介绍了应用在机载雷达伺服系统中的常增益滤波法的原理,以及实现模型和算法参数的选择方法。论述了在滤除角度噪声,替代角速度传感器构成速度环路完善系统校正,提供角度插值条件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机载雷达伺服系统 常增益滤波 Α-Β-Γ滤波 系统校正 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系统脉冲调宽功率放大器的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静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74-579,共6页
论述了脉冲调宽(PWM)功率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给出了雷达伺服系统中的PWM功率放大器的设计思想,提出了其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措施,设计了具有良好性能的PWM功放。
关键词 PWM 雷达伺服系统 功率放大器 设计 火控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自抗扰控制在雷达伺服系统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亮亮 杨瑷霞 刘亚云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67-570,共4页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传统PID算法存在对控制增益敏感、"快速性"和"超调性"不可调和以及微分很难选取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雷达伺服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自抗扰控制(ADRC)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模型、无超调、响应... 随着雷达探测技术的发展,传统PID算法存在对控制增益敏感、"快速性"和"超调性"不可调和以及微分很难选取等缺点,已不能满足雷达伺服系统对控制性能的要求。自抗扰控制(ADRC)具有不依赖被控对象模型、无超调、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的优点,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其缺点是参数众多、调节过程复杂。线性自抗扰控制器(LADRC)通过对自抗扰控制算法线性简化和参数整合,极大简化其参数和调节过程,同时又保持了自抗扰控制的优点。将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应用到雷达伺服系统以提高其响应快速性和鲁棒性,减小系统的超调性。最后对比传统PID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在提高雷达伺服系统响应速度、稳定性、抗干扰和鲁棒性方面优于PI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抗扰控制 线性自抗扰控制器 雷达伺服系统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N总线的雷达电液伺服系统设计
12
作者 黄建国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4-86,101,共4页
给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雷达电液伺服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对CAN总线的接口硬件电路设计、系统的整体结构、各节点功能及软件设计分别作了详细说明。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案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性能价格比高的特点。
关键词 控制器局域网络 现场总线 单片机C8051F040 雷达电液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S320X240在雷达交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忱 万其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0-72,60,共4页
详细介绍了 TMS32 0 X2 4 0的结构特点 ,提出了利用此芯片和磁场定向控制方法构成雷达交流伺服系统 ,并给出了基于该处理器的全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原理框图和程序设计。实验结果表明 :该系统结构紧凑 。
关键词 雷达 数字信号处理机 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达伺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伟 陈勇 +2 位作者 黄琦 李坚 蔡东升 《兵工自动化》 2011年第1期56-59,65,共5页
针对常见的双轴跟踪雷达伺服跟踪精度以及协调控制问题,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模式。通过对双轴雷达伺服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俯仰和水平伺服电机跟踪误差对整个雷达伺服系统精度的影响的基础... 针对常见的双轴跟踪雷达伺服跟踪精度以及协调控制问题,为提高系统控制精度和协调性能,提出一种变增益交叉耦合协调控制模式。通过对双轴雷达伺服系统建立数学模型,在分析俯仰和水平伺服电机跟踪误差对整个雷达伺服系统精度的影响的基础上,将系统跟踪误差推广到任意运动轮廓曲线的情况,采用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算法对雷达伺服系统进行协调控制。经仿真验证,该方法能提高系统跟踪精度,减小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轮廓误差 协调控制 交叉耦合控制 变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神经网络联想记忆模型在雷达伺服BIT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汪木兰 王秀春 《现代雷达》 CSCD 1994年第1期89-95,20,共8页
将一种改进了的神经网络联想记忆模型应用于雷达伺服分系统的BIT设计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样本向量的HADAMARD预处理、存贮记忆后,可据此模型实现样本和非样本的并行联想回忆,实现BIT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这... 将一种改进了的神经网络联想记忆模型应用于雷达伺服分系统的BIT设计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通过样本向量的HADAMARD预处理、存贮记忆后,可据此模型实现样本和非样本的并行联想回忆,实现BIT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颖策略是切实可行的,并且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联想记忆 雷达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现代雷达》总目次
16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I0001-I0006,共6页
关键词 雷达发射机 现代雷达 雷达伺服系统 雷达随动系统 机载雷达 空用雷达 雷达信号 宽带信号 杂波抑制 一维距离像 海杂波 地波雷达 波形设计 成像方法 雷达技术 检测性能 雷达系统 侦察系统 波达方向估计 高频雷达 超宽带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现代雷达》总目次
17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3-119,共7页
关键词 SAR 机载雷达发射机 相控阵雷达 雷达干扰 电子干扰 复图像配准 雷达伺服系统 雷达随动系统 相干诱偏 电子对抗 电磁斗争 对抗措施 无源定位技术 现代雷达 成像算法 正弦调频 伪码调相 无源雷达 被动雷达 机动目标跟踪 信号处理机 STAP 欺骗干扰 欺骗性干扰 波形设计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测数据动态滞后误差修正新思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小红 楼琳 +1 位作者 林海晨 胡绍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3,共3页
针对动态目标过捷近点时引起的雷测数据动态滞后误差,分析了雷达伺服系统产生动态滞后误差的原因,采用前馈网络的功能,提出前馈滤波系统,从理论上讨论和仿真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有效性,为提高数据处理精度提供可靠的数据源。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动态滞后误差 前馈滤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实现复合控制的新方案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忱 《现代雷达》 CSCD 1995年第1期71-75,共5页
提出了一种实现雷达伺服系统复合控制的新方案。此方案以建立一个参考模型来得到前馈信号,从而避免了传统方案的缺点。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它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好等特点。
关键词 雷达伺服系统 前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BF-NN优化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嘉轶 闻新 《航空兵器》 2015年第5期60-65,共6页
现代雷达伺服系统大多采用的是PID控制,而传统PID控制在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大惯性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雷达伺服系统的复杂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模糊PID控制器的方法,从而使PID控制... 现代雷达伺服系统大多采用的是PID控制,而传统PID控制在非线性系统、时变系统和大惯性系统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针对雷达伺服系统的复杂数学模型,提出一种利用遗传算法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设计模糊PID控制器的方法,从而使PID控制器具有自适应性,强鲁棒性,稳定性等特点,并将该系统运用在雷达伺服系统中来提高其灵敏度响应。仿真分析表明,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实际运用中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PID控制器 雷达伺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