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雷击时地下空间电磁场与负载感应电磁场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洪磊
刘全桢
+1 位作者
张笑
王殿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雷电电磁辐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分析雷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基于MTLE雷电回击模型,以及北京地区实测雷电流波形,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雷击时地下空间中的电磁场,并对...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雷电电磁辐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分析雷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基于MTLE雷电回击模型,以及北京地区实测雷电流波形,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雷击时地下空间中的电磁场,并对线缆终端负载进行了雷电电磁耦合,计算了负载上的雷电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对雷电电磁场的屏蔽并不彻底,地下空间仍需要进行防雷设计;线缆终端负载上感应的电压和电流峰值可达数百千伏和数百安培,并且其数值随雷电波波头时间的减小而增大,对当前大多数自动化系统危害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电磁辐射
FDTD仿真
地下空间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用宽带干涉仪观测云内闪电通道双向传输的特征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董万胜
刘欣生
+2 位作者
陈慈萱
张义军
王怀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系统对闪电的观测表明 ,地闪和云闪的云内闪电通道都存在双向发展的特征 .闪电在云中负电荷区域初始激发以后 ,在通道两端发生向不同方向同时发展的击穿过程 .这两种击穿过程均产生较强的辐射 ,且辐射频谱特征十分相...
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系统对闪电的观测表明 ,地闪和云闪的云内闪电通道都存在双向发展的特征 .闪电在云中负电荷区域初始激发以后 ,在通道两端发生向不同方向同时发展的击穿过程 .这两种击穿过程均产生较强的辐射 ,且辐射频谱特征十分相似 ,表明云内闪电通道两端发生的击穿过程可能均为负击穿过程 .相应电场变化表明闪电通道双向发展期间伴随着负电荷的向上转移 .这一观测事实与Kasemir早期提出的闪电通道双向发展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干涉仪
闪电
先导
双向发展
雷电电磁辐射
宽带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雷击时地下空间电磁场与负载感应电磁场的仿真计算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洪磊
刘全桢
张笑
王殿生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理学院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项目(2012BAK03B0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3CX05017A
14CX02026A)
文摘
随着高新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雷电电磁辐射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为了分析雷电电磁辐射的危害,基于MTLE雷电回击模型,以及北京地区实测雷电流波形,采用三维时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计算了雷击时地下空间中的电磁场,并对线缆终端负载进行了雷电电磁耦合,计算了负载上的雷电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计算结果表明,土壤对雷电电磁场的屏蔽并不彻底,地下空间仍需要进行防雷设计;线缆终端负载上感应的电压和电流峰值可达数百千伏和数百安培,并且其数值随雷电波波头时间的减小而增大,对当前大多数自动化系统危害严重。
关键词
雷电电磁辐射
FDTD仿真
地下空间
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
Keywords
LEMP
FDTD simulation
underground space
induced voltage
induced current
分类号
X959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用宽带干涉仪观测云内闪电通道双向传输的特征
被引量:
18
2
作者
董万胜
刘欣生
陈慈萱
张义军
王怀斌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武汉大学电器工程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7-32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49975 0 0 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KZCX2 -2 0 1
KZCX1-SW -0 4) .
文摘
利用闪电宽带干涉仪系统对闪电的观测表明 ,地闪和云闪的云内闪电通道都存在双向发展的特征 .闪电在云中负电荷区域初始激发以后 ,在通道两端发生向不同方向同时发展的击穿过程 .这两种击穿过程均产生较强的辐射 ,且辐射频谱特征十分相似 ,表明云内闪电通道两端发生的击穿过程可能均为负击穿过程 .相应电场变化表明闪电通道双向发展期间伴随着负电荷的向上转移 .这一观测事实与Kasemir早期提出的闪电通道双向发展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异 .
关键词
宽带干涉仪
闪电
先导
双向发展
雷电电磁辐射
宽带干涉仪
Keywords
Lightning, Leader, Bi-directional propagation, 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Broadband interferometer.
分类号
P42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P41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雷击时地下空间电磁场与负载感应电磁场的仿真计算
赵洪磊
刘全桢
张笑
王殿生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用宽带干涉仪观测云内闪电通道双向传输的特征
董万胜
刘欣生
陈慈萱
张义军
王怀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