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 被引量:155
1
作者 陈家宏 童雪芳 +1 位作者 谷山强 李晓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893-1897,共5页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 为满足防雷工程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所测大量雷电流参数的应用需求,在IEEE工作组和国内电力行业规程中采用的雷电流幅值概率分布特性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我国典型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研究了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采用IEEE推荐的表达形式回归雷电定位系统测量的雷电流幅值累积概率曲线拟合性最好,其结果与IEEE推荐雷电流幅值分布特征符合,与我国当前规程中推荐的曲线有交叉,小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高出规程值20%,大幅值部分累积概率值略小,与高压架空输电线实际雷击绕击跳闸率比设计值偏高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幅值 雷电定位系统 统计 累积概率 雷电监测 雷电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樊灵孟 李志峰 +1 位作者 何宏明 杨楚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1-63,共3页
利用广东省电力系统线路雷击故障定点数据分析了雷电定位系统的定位误差 ,运行 7年、90 3次线路雷击故障杆塔的数据分析表明 ,该系统定位误差算术平均值为 0 .93km ,定位误差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故障定位 运行数据分析 定位精度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的综合雷电定位系统的误差计算 被引量:32
3
作者 张勤 王光财 +2 位作者 吴维宁 陈家宏 赵文光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5,64,共3页
讨论了时差和方向综合雷电定位系统的精度估算问题 ,包括点位中误差、误差椭圆、观测值中误差 ,以及误差等值线等。对雷电定位探测网的设计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综合雷电定位系统 误差计算 精度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情况 被引量:38
4
作者 陈水明 樊灵孟 +1 位作者 何宏明 钟定珠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43-47,共5页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 到1999年底,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是一个由14个定向定位和时差定位综合探测站、1个中央处理机和23个雷电信息分析显示终端构成、覆盖全省的雷电实时监测系统。本文介绍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情况,并分析系统的性能参数,估算其探测效率在85%以上,平均定位精度约为0.32km。介绍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定位精度 电力系统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监测数据的雷暴云趋势预测 被引量:37
5
作者 高文胜 张博文 +4 位作者 周瑞旭 符祥干 陈钦柱 黄松 梁亚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23-529,共7页
以往的雷电预警研究无法给出特定区域落雷密度以及落雷频数随着雷暴生消演变的规律,而这是影响输电线路实时雷击跳闸概率的关键因素,对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观测的目标区域按0.01×0.01划分为等面积网格... 以往的雷电预警研究无法给出特定区域落雷密度以及落雷频数随着雷暴生消演变的规律,而这是影响输电线路实时雷击跳闸概率的关键因素,对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预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将观测的目标区域按0.01×0.01划分为等面积网格,将每15 min雷电定位系统测量落雷数据按时间等分为3段;通过对每段落雷数据聚类分析剔除数据中的杂散点;在聚类云团识别的基础上,线性拟合3个连续时间段每个聚类云团质心位置,预测未来15 min内任意时间聚类云团质心移动规律;统计分析该时间段每个网格落雷密度并利用反距离加权插值法对所有网格在该时间落雷密度进行计算,获得聚类云团覆盖区域;最后,利用海南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历史数据对该算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算法在15 min内聚类云团质心预测结果相对误差在20%以内,落雷预测区域与实际落雷区域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云 预警 雷电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时间法雷电定位系统图形因素误差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赵文光 吴先志 +4 位作者 张文亮 陈家宏 张勤 吴维宁 王光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9,12,共3页
对时间到达法雷电定位系统的图形因素影响进行了分析 ,其结论可用于定位网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不利因素规避、事故点查找。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到达时间法 图形因素 误差分析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在河南电网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守聚 卢明 +2 位作者 闫东 张科 王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0,共3页
介绍了在河南雷电定位信息系统中GIS技术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其成功经验。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河南 电网 电力系统 电力线路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统计比较 被引量:40
8
作者 王学良 张科杰 +1 位作者 张义军 朱传林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1-750,共10页
为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ytion system,LLS)资料统计人工观测雷暴日数,采用湖北省2007—2012年LLS监测资料,选取25个气象站为圆心,统计其不同监测半径(r)圆区域内LLS监测的雷电日数,并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比较。结果表... 为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ytion system,LLS)资料统计人工观测雷暴日数,采用湖北省2007—2012年LLS监测资料,选取25个气象站为圆心,统计其不同监测半径(r)圆区域内LLS监测的雷电日数,并与人工观测雷暴日数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7 km时,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小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8 km时,LLS监测平均年雷电日数大于人工观测平均年雷暴日数;r=22 km圆区域内年平均雷电日数可替代最大年雷暴日数。根据r=7 km,r=8 km圆区域内LLS监测的年雷电日数、年平均地闪密度资料,分别采用直接替代法、地闪密度法和该文提出的二元法计算年雷暴日数,结果显示:二元法效果最好。二元法计算的2007—2012年25个站平均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等,平均差异为7.4%;二元法计算的2013年年雷暴日数与人工观测相差0.8 d,平均差异为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人工观测 雷暴日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三峡地区雷电定位系统与卫星闪电观测数据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6
9
作者 姚尧 阮羚 +3 位作者 周世平 周文俊 陈家宏 李涵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990-2996,共7页
鄂西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击闪络事故比较严重。为研究这一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对2005-2008年电网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和卫星搭载的闪电图像传感器(lightning imagesensor,LIS)数据进行了配对比... 鄂西三峡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输电线路走廊,雷击闪络事故比较严重。为研究这一地区雷电活动规律,对2005-2008年电网雷电定位系统(lightning location system,LLS)和卫星搭载的闪电图像传感器(lightning imagesensor,LIS)数据进行了配对比较研究。其中,以LIS数据为基准,在5ms时间误差范围内寻找LLS中与之配对的地闪数据,从2264个LIS闪电数据中成功配对出391组数据,配对数据平均地闪定位误差距离为0.114°(约11km),标准偏差为0.087,说明LIS和LLS数据对应性良好,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平稳度。通过配对数据可以计算出鄂西三峡地区云闪与地闪比值Z1,其值大于通过传统平均闪电密度方法计算出的云闪与地闪比值Z0。同时,对比Prentice等人实测的云闪与地闪比值,则介于Z0和Z1之间。分析原因为,LIS对云层底部或高度较低处发生地闪的探测效率较低,导致计算结果差异。并且,通过配对数据还可以分析云闪与地闪比值Z1的时间、空间分布规律,发现鄂西三峡地区的Z1在2、5、9月有最大值(都>10),Z1空间分布与平均海拔高度相关系数为-0.33。研究表明,基于实时数据分析的雷电数据配对方法,能较好地反映雷暴的局部空间、时间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三峡地区(TGAWH) 雷电观测 雷电定位系统(LLS) 闪电图像传感器(LIS) 云闪与地闪之比 时间配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运行数据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赵文光 文银平 +4 位作者 张文亮 张勤 陈家宏 吴维宁 王光财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8,共3页
对某省雷电定位系统多组运行数据进行了分析 ,表明图形因素和时钟钟差是影响到达时间法定位精度的重要因素 。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运行数据分析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同步攻击对雷电定位系统的影响与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亮 苏盛 +1 位作者 陈晓国 张恒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4319-4325,共7页
雷电定位系统基于卫星授时技术实现时间同步。为分析时间同步攻击对雷电定位系统的影响,在剖析现有电力时间同步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构建了考虑恶意时间同步攻击的雷电定位模型。其次,引入泰勒算法进行定位求解。最后,结合佛... 雷电定位系统基于卫星授时技术实现时间同步。为分析时间同步攻击对雷电定位系统的影响,在剖析现有电力时间同步安全防护措施的基础上,论文首先构建了考虑恶意时间同步攻击的雷电定位模型。其次,引入泰勒算法进行定位求解。最后,结合佛山雷电定位系统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进行了定位误差的反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雷电定位精度与时间同步攻击下探测站的时间偏移呈正相关关系;当中心站点时间偏离0.2μs时,探测网边界点定位误差较正常误差可达3.16倍,验证了时间同步攻击对雷电定位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时间同步攻击 探测站 卫星授时 定位精度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估算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明理 郭昌明 刘欣生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7-292,共6页
通过分析多站雷电定位系统MDF的特点,提出影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波形判据及阈值的设置;2)DF场地环境及其本身的时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系统因第二种因素存在时的探测效率的方法。用此方法分别计... 通过分析多站雷电定位系统MDF的特点,提出影响多站雷电定位系统探测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1)波形判据及阈值的设置;2)DF场地环境及其本身的时间分辨率。本文提出了一种估算系统因第二种因素存在时的探测效率的方法。用此方法分别计算和分析了北京DF网络三年来的探测效率。结果表明:1)该系统中各DF站在正常情况下(不考虑第一种因素)探测效率约为70%左右;2)若有大量干扰DF的探测效率会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闪电 雷电定位系统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纪建民 张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7-78,81,共3页
介绍了雷电定位系统的原理 ,总结了山西省雷电定位系统的运行经验 。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输电线路 雷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应用情况分析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晓国 李志峰 《广东电力》 2006年第7期25-27,54,共4页
雷电定位系统是当今研究雷电活动的最先进手段,目前,该系统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介绍了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的同时,介绍了系统的一... 雷电定位系统是当今研究雷电活动的最先进手段,目前,该系统在广东电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此,介绍了广东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分析了系统的性能参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的同时,介绍了系统的一些新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雷电定位系统 定位精度 探测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群式雷电定位系统中心站的研发
15
作者 周自强 刘金波 冯万兴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3-135,213,共4页
针对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的需求,采用计算机集群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中心站前置处理机、定位分析仪、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从架构上进行了全新改进,研发出集群式雷电定位系统中心站。与传统结构模式下的系统... 针对雷电定位系统数据处理和系统控制能力不断提升的需求,采用计算机集群技术对雷电定位系统中心站前置处理机、定位分析仪、数据库服务器及应用服务器从架构上进行了全新改进,研发出集群式雷电定位系统中心站。与传统结构模式下的系统效率相比有成倍的提高,且系统可靠性达到了高可用性系统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群式 雷电定位系统 中心站 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雷电定位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16
作者 潘本琦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1-62,共2页
介绍了雷电定位系统建立、过电压防护措施和运行的情况.雷电定位系统对线路雷电事故抢修和调度部门及时调整运行方式及安检部门事故分析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运行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地闪回击电流的准确度受回击速度取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宇 谷山强 +3 位作者 孟刚 方玉河 许远根 安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17-1624,共8页
目前国内外广域雷电定位系统在反演地闪回击电流时,一般设定回击速度为1×10^(8) m/s至2×10^(8) m/s之间的某一固定值,该文探讨了这种取值方式对回击电流反演准确度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地闪回击电流的方法... 目前国内外广域雷电定位系统在反演地闪回击电流时,一般设定回击速度为1×10^(8) m/s至2×10^(8) m/s之间的某一固定值,该文探讨了这种取值方式对回击电流反演准确度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地闪回击电流的方法,分析了地闪回击速度对雷电定位系统反演回击电流的重要影响。其次,基于Lundholm等人提出的负极性回击电流与回击速度之间的关系式,分析了对于负极性首次回击,25 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160 kA以上回击电流可能被高估;对于负极性后续回击,5 kA以下回击电流可能被低估,32 kA以上回击电流可能被高估。然后,回顾和总结了4种回击(负极性首次回击、负极性后续回击、正极性首次回击和正极性后续回击)的速度观测结果,认为在雷电定位系统中有必要区别对待各种类型的回击来进行回击电流的反演。最后,从个例角度比较了中国电网雷电地闪定位系统反演回击电流与人工引雷和输电铁塔实测回击电流;基于2012—2019年在武汉获取的大样本数据,对比了系统反演回击电流的累积概率分布曲线和IEEE推荐的曲线。结果表明,总体上中国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可以较好反演地闪回击电流,对于负地闪后续回击可能存在一定程度高估,这可能与系统设置的回击速度比实际偏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地闪 回击电流 回击速度 传输线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雷电定位系统与行波实测数据的雷击故障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曹璞磷 束洪春 +4 位作者 马仪 黄然 董俊 余多 白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5220-5227,共8页
准确识别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性故障对针对化防雷设计、降低雷击跳闸率具有重要意义。从雷电定位系统记录与行波数据所包含时空信息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雷电地闪记录与行波数据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可能性,计及高程差对线路长度影响,将行... 准确识别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性故障对针对化防雷设计、降低雷击跳闸率具有重要意义。从雷电定位系统记录与行波数据所包含时空信息的不同特点入手,分析雷电地闪记录与行波数据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联可能性,计及高程差对线路长度影响,将行波测距结果换算为故障参考杆塔坐标,使行波测距结果能够与雷电地闪记录位置进行空间层面的匹配。引入雷电流极性与初始行波极性排除部分极性不一致的雷电地闪记录干扰,以地闪观测站数作为必要的附加条件,构造雷击记录与行波数据之间的关联度函数,对具体一次实际故障是否为雷击故障计算出关联度,在此基础上对雷击故障与非雷击性故障进行判断。并以实际巡线结果为依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行波实测数据 雷击故障 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蔡汉生 陈喜鹏 +4 位作者 史丹 冯万兴 刘博 周自强 袁哲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8,共5页
雷击是影响南方电网运行的重要因素,雷电定位系统是研究雷电规律和指导电网输变电设备防雷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南方电网雷电定位系统的联网必要性、整体结构、站址优化、应用系统、及其在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点巡查、输变电设备故障原因分... 雷击是影响南方电网运行的重要因素,雷电定位系统是研究雷电规律和指导电网输变电设备防雷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南方电网雷电定位系统的联网必要性、整体结构、站址优化、应用系统、及其在输电线路雷击故障点巡查、输变电设备故障原因分析、雷电活动规律研究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南方电网雷电定位系统实现了南方五省区雷电探测数据联网及共享,开发了服务于全网的雷电定位信息WEB应用系统和雷电参数统计分析专家系统,依据全网探测站布点情况、雷电探测精度要求,进行了全网探测站布点优化,广东、广西、云南三省省内雷电定位精度优于1km的覆盖率分别提升了14.9%、1.6%、10.3%。系统自投运以来,在南方电网区域内积累了海量雷电活动数据,可有效指导输变电设备雷击故障分析、南方电网雷电活动规律研究及输电线路差异化防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站址优化 雷电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到达时间法的雷电定位系统及其定位误差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蔡新景 王延廷 +3 位作者 刘兴山 苏有权 王一平 魏春龙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1-244,共4页
雷电定位系统是雷电物理和雷电防护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雷电放电产生的甚低频电磁辐射信号传输距离较远时,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时差法往往不能准确进行雷电定位。基于此,文中深入研究了群到达时间法定位基本原理,并探讨了GPS时间误差、... 雷电定位系统是雷电物理和雷电防护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当雷电放电产生的甚低频电磁辐射信号传输距离较远时,基于互相关函数的时差法往往不能准确进行雷电定位。基于此,文中深入研究了群到达时间法定位基本原理,并探讨了GPS时间误差、相位测量误差和频率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群到达时间法进行雷电定位是可行的;GPS时间误差和相位测量误差导致定位误差较小,而频率测量误差对定位精度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定位系统 群到达时间法 甚低频 群速度 相位 色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