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对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6
1
作者 彭育红 汝磊生 +3 位作者 王冬梅 赵玉英 张莉 孙家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比较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垠艺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乐普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植入支架类型不同分为垠艺支架组45例和乐... 目的比较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垠艺支架)与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乐普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临床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植入支架类型不同分为垠艺支架组45例和乐普支架组70例,观察两组基本临床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基本介入技术指标及围术期情况。术后随访,对比两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发生无复流、心律紊乱等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等。随访1年,垠艺组支架内再狭窄1例,乐普组2例,均行再次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均无急性、亚急性或晚期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无致命性心肌梗死,无心源性死亡。结论紫杉醇微孔载药支架与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时具有相同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聚合物紫杉醇载药支架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沈靓 王若琦 高路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8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 临床研究进展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血管内放射 发生率 冠脉支架 血管病变 抗感染药 ISR 心脏病 介入术 植入后 糖尿病 抗栓药 抗凝药 细胞增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3
作者 姚青海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71,共3页
术后靶血管管腔再狭窄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主要并发症 ,如何有效预防再狭窄已成为目前介入心脏医学界的主要课题之一。本文着重介绍了雷帕霉素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强调了以支架为平台的给药方式 。
关键词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 再狭窄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与支架内血栓形成 被引量:22
4
作者 Takeshi Kimura 刘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2期107-107,共1页
抗血小板治疗的中断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DES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的阐述。Takeshi Kimura等在日本的一项观察研究中(J-Cypherregistry),纳入了10778例置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的患者,分析其2年的结果。对这些患者... 抗血小板治疗的中断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影响及对DES术后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尚未被充分的阐述。Takeshi Kimura等在日本的一项观察研究中(J-Cypherregistry),纳入了10778例置入雷帕霉素涂层支架的患者,分析其2年的结果。对这些患者2年随访期间的抗血小板治疗资料进行收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涂层支架 支架内血栓形成 抗血小板治疗 支架术后 远期预后 术后患者 随访期间 D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对小型猪早期冠状动脉炎症性狭窄治疗的定量冠状动脉造影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旭晨 曾定尹 +6 位作者 关启刚 苗志林 程颖 孙喜琢 何学志 韩凤桐 张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2-265,共4页
目的:制作小型猪冠状动脉炎症型支架再狭窄模型,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定支架处血管壁内膜增生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等方法探讨雷帕霉素及紫杉醇涂层支架对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的抑制作用。方法:小型雄性家猪14头,开胸法将冠状动脉外膜包... 目的:制作小型猪冠状动脉炎症型支架再狭窄模型,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定支架处血管壁内膜增生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等方法探讨雷帕霉素及紫杉醇涂层支架对炎症性冠状动脉狭窄的抑制作用。方法:小型雄性家猪14头,开胸法将冠状动脉外膜包裹吸附白介素-1β(IL-1β)琼脂糖微粒悬液的纸巾。2周后,用定量冠状动脉造影观察管腔狭窄程度及随机分为雷帕霉素支架组(n=7)、紫杉醇支架组(n=9)及裸支架组(n=8)。1个月后进行随访定量冠状动脉造影测定各组冠状动脉支架节段内和支架内的最小管腔直径(MDL),参照管腔直径(RLD),管腔狭窄百分比(DS),计算出晚期管腔丢失(LLL)进行对比分析。塑料包埋法进行支架血管切片,测定管腔增生面积及血管壁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血管细胞间黏附因子-1(VCAM-1)的表达。结果:冠状动脉外膜包裹IL-1β血管段局限性狭窄平均达到70%以上。裸支架组中冠状动脉支架节段内和支架内的LLL明显高于雷帕霉素支架组和紫杉醇支架组,且再狭窄(DS)率高。雷帕霉素支架组及紫杉醇支架组冠状动脉支架节段内和支架内LLL均低于裸支架组,且明显抑制内膜增生(P<0.01)。但只有雷帕霉素支架组明显下调MCP-1,TNF-α,P-选择素和VCAM-1的表达。结论:雷帕霉素和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对IL-1β诱发的小型猪冠状动脉炎症性狭窄均有较好的抗内膜增殖作用,但在LLL指标及抑制内膜增生方面雷帕霉素优于紫杉醇药物洗脱支架,有可能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抗炎机制达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涂层和紫杉醇涂层支架 白介素-1Β 冠状动脉炎症性狭窄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