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谈《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附记的作用
- 1
-
-
作者
姚沅淦
-
机构
湖南新晃县凉平中学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3-24,共2页
-
-
关键词
雷峰塔
鲁迅先生
反封建精神
封建统治
教师教学用书
反封建意识
复古主义者
封建专制制度
表达效果
雷峰夕照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雷峰塔的倒掉》的语言特色
- 2
-
-
作者
童伟民
-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85-86,共2页
-
文摘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鲁迅根据当时杭州西湖边上雷峰塔倒掉一事,联系民间传说白蛇传故事写成的一篇杂文。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憎恨和对自由幸福的向往,指出反动统治阶级必然灭亡的命运。这篇短小精悍的杂文不仅内容深刻,而且语言也很有特色。 鲜明的爱憎色彩是这篇杂文最主要的语言特色。文中所写的法海和尚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雷峰塔则是封建统治的象征,鲁迅对他们是非常憎恶的。而对受到迫害的善良、勇敢的白蛇娘娘却充满了同情。因此,文章中凡叙述到法海或雷峰塔时,字里行间便流露出憎恶的感情,或进行辛辣的讽刺、嘲笑。“雷峰夕照”本来是西湖十景之一,应该说是美的。可是鲁迅偏用“
-
关键词
雷峰塔
语言特色
鲁迅
杂文
封建统治
雷峰夕照
和尚
破折号
钵盂
疑问句
-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