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昆明山海棠杀虫活性成分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触杀作用及对Na^+-K^+-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胡兆农 程丹 +1 位作者 戴亚丽 师宝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进一步探讨杀虫植物昆明山海棠根皮中分离出的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机理,采用微量点滴法处理3龄粘虫前胸背板,观察发现试虫均在2h左右表现出中毒麻醉,8h后完全恢复,24h后重新表现为中毒麻醉,48h后部分死亡。进一步的触杀... 为进一步探讨杀虫植物昆明山海棠根皮中分离出的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杀虫作用机理,采用微量点滴法处理3龄粘虫前胸背板,观察发现试虫均在2h左右表现出中毒麻醉,8h后完全恢复,24h后重新表现为中毒麻醉,48h后部分死亡。进一步的触杀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对3龄粘虫幼虫的24h麻醉中量分别为8.82μg/头和4.58μg/头,对3龄小菜蛾幼虫的麻醉中量分别为4.71μg/头和3.46μg/头。离体和活体条件下测定了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对5龄粘虫幼虫头部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对粘虫幼虫神经系统Na+-K+-ATP酶活性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浓度依赖性,推测Na+-K+-ATP酶可能是雷公藤定碱和雷公藤次碱的一个重要作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次碱 触杀作用 NA^+-K^+-ATP 粘虫 小菜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水相毛细管电泳法测定雷公藤次碱(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宋秀荣 赵敬湘 +3 位作者 杨更亮 孙汉文 尹俊发 韩亚辉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1年第3期330-332,共3页
采用非水相毛细管电泳法分离雷公藤中雷公藤次碱 .优化条件是 :操作电压 15kV ,温度保持30 1K ,动力进样 5s ,运行介质为 2 0mmol/L醋酸铵和 3mmol/L氨水加到甲醇媒介中 .
关键词 非水相毛细管电泳 雷公藤次碱 雷公藤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雷公藤次碱和吉碱的分析测定
3
作者 陈列忠 王开金 +3 位作者 陈建明 郑许松 张珏锋 俞晓平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5期325-327,共3页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和0.02mol/... 雷公藤次碱和吉碱是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的主要活性成分。试验采用高液相色谱法对雷公藤生物碱乳油中的雷公藤次碱和雷公藤吉碱进行了分析测定,色谱条件为:Microsorb-100 C18反相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乙腈和0.02mol/L磷酸二氢钾水溶液作为流动相,梯度进行洗脱:1~8min时从30:70到100:0,最后保持乙腈洗脱2min,进样量10μl,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方法的线性相关性为0.9996—0.9998;二种生物碱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9%,99.8%,RSD分别为0.86%,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生物乳油 雷公藤次碱 雷公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蜂蜜中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次碱 被引量:9
4
作者 雷美康 彭芳 +3 位作者 祝子铜 丁涛 徐佳文 吴晓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8-220,共3页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蜂蜜中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次碱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后,乙腈盐析提取,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50 mm×2.1 mm,1.9μm)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串联质谱进行检测... 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检测蜂蜜中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次碱的快速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后,乙腈盐析提取,采用Hypersil GOLD C18柱(50 mm×2.1 mm,1.9μm)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串联质谱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次碱在0.01~20 ng/m 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该方法定量限均为0.05μg/kg。在0.05μg/kg和1.0μg/kg添加量条件下,雷公藤红素和雷公藤次碱的回收率为69.9%~101.5%,相对标准偏差均不大于10%(n=6)。本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蜂蜜中雷公藤相关物质残留的定性、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蜂蜜 雷公藤红素 雷公藤次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法测定犬血浆中的雷公藤次碱及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炀 宋小仙 +6 位作者 涂如霞 兰波 吴思澜 莫宗成 罗金萍 张莉 刘剑毅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40-1946,共7页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犬血浆中的雷公藤次碱的浓度,并用于雷公藤次碱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ACE Super C18柱(2.1×100 mm id,5μm,菲罗门),以2 mM醋酸铵(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犬血浆中的雷公藤次碱的浓度,并用于雷公藤次碱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色谱柱为ACE Super C18柱(2.1×100 mm id,5μm,菲罗门),以2 mM醋酸铵(0.2%甲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350μL·mL^-1,柱温30℃,进样量2μL。以雷公藤春碱为内标,血浆样本前处理后,采用ESI-Positive-MRM模式,进样检测。将Beagle犬分为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μg·kg^-1),给药后测定不同时间点犬血浆中雷公藤次碱的浓度,采用DAS3.0软件对雷公藤次碱药时曲线进行拟合,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建立的UHPLC-MS/MS法在5.0-250 ng·mL^-1范围内雷公藤次碱色谱响应与浓度相关性良好,定量限为4.94 ng·mL^-1,雷公藤次碱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99、2.73 min,该方法无明显的离子抑制或增强效应,批内批间精密度及准确度RSD均小于15%,提取回收率在82.86%^-112.76%之间,稳定性各项数据显示中、高浓度RSD均小于15%,低浓度RSD均小于20%,均符合要求。雷公藤次碱吸收较快,在Beagle犬体内的系统暴露随剂量的增大而增加,有呈比例增加的趋势;其消除与性别有关,与剂量无关。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准确度良好,适用于犬血浆中雷公藤次碱的浓度测定及其药动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次碱 UPLC-MS/MS 药动学 血药浓度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雷公藤次碱 被引量:6
6
作者 雷美康 彭芳 +3 位作者 丁涛 祝子铜 徐佳文 吴晓勤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5-67,共3页
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蜂蜜中雷公藤次碱的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后经固相萃取净化,采用 Hypersil GOLD C18柱(50 mm×2.1 mm,1.9μm)分离,以水和甲醇(含0.15%甲酸)为流动相,在流速0.25 m... 建立了一种固相萃取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蜂蜜中雷公藤次碱的分析方法。样品用水溶解后经固相萃取净化,采用 Hypersil GOLD C18柱(50 mm×2.1 mm,1.9μm)分离,以水和甲醇(含0.15%甲酸)为流动相,在流速0.25 mL/min下梯度洗脱,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多反应监测( MRM)模式串联质谱进行测定。考察了试样溶解溶剂、色谱和质谱测定条件等。结果表明:雷公藤次碱在0.01-2μg/L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大于0.998。该方法定量限( S/N>10)为0.01μg/kg,在0.01、0.05和0.5μg/kg添加水平的回收率为76.1%-96.2%,相对标准偏差( RSD,n=6)小于10%。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蜂蜜中雷公藤相关物质残留的定性、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雷公藤次碱 蜂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中雷公藤甲素、雷公藤吉碱和次碱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张璟 陈蒙蒙 +2 位作者 蒲时 祝传书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吉碱(wilforgine)和雷公藤次碱(wilforine)3种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比较了雷公藤不同植株部位和不同组织培养产物中... 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HPLC-ESI-MS/MS)测定雷公藤提取物中雷公藤甲素(triptolide)、雷公藤吉碱(wilforgine)和雷公藤次碱(wilforine)3种活性物质的分析方法,比较了雷公藤不同植株部位和不同组织培养产物中3种活性物质的含量差异。分别采用回流和超声两种方法提取。回流提取中,样品经V(甲醇):V(乙腈)=1:1溶液回流,采用Supelclean LC-Si固相萃取小柱净化;超声提取中,样品经乙醇超声,用OASIS HLB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C18色谱柱分离,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HPLC-ESI-MS/MS测定。结果显示:在雷公藤植株中,雷公藤甲素含量最高的是不定根,发状根、根皮中含量次之,茎、叶中含量很少;雷公藤次碱含量最高的是发状根,其次是根皮,叶中未检测出;发状根和根皮中雷公藤吉碱的含量相当。在0.01~2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活性物质的回收率在81%~10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1.8%(n=5)。检出限在0.08~0.12μg/m L之间。该方法可以准确、快速地对雷公藤提取物及其产品进行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 雷公藤次碱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