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对大鼠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的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宗银 冷云霞 +7 位作者 黄雄飞 郝绮红 张柳 朱远军 刘欣 陈文俐 杨为中 金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19-1423,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对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昆明山海棠中提取生物碱,并制备3种浓度的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将实验性葡萄膜炎Lewis大鼠80只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治疗组)、B(0.01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C(0.0... 目的:探讨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对大鼠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方法:从昆明山海棠中提取生物碱,并制备3种浓度的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将实验性葡萄膜炎Lewis大鼠80只随机分为A(生理盐水治疗组)、B(0.01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C(0.02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组)、D(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和E(典必殊滴眼液组)5组,每组16只大鼠,并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种不同浓度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及典必殊滴眼液点眼。各组于免疫后第9 d开始每天使用滴眼液点眼,于免疫后3、6、9、12、15、18、21、24 d每组各处死2只大鼠,取4只眼球(n=4)行常规组织切片及HE染色;根据病理切片的炎症反应程度分为5级并按炎症反应程度给予相应评分;将各组评分结果进行非参数检验统计分析。结果:将各组大鼠炎症病理反应评分相比较,A组、B组和C组在各个时点均无显著差异;D组和E组自免疫后第15 d开始与前3组之间差异显著;D组和E组在各个时点的炎症反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0.05%雷公藤总生物碱滴眼液可有效抑制Lewis大鼠实验性葡萄膜炎眼病理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生物碱 葡萄膜炎 自身免疫性 昆明山海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杀灭活性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修伟 张兴 ZHU Kun-ya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7-163,共7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GS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摇蚊4龄幼虫为试虫,分别用5,10,15μg/L雷公藤总生物碱进行处理,以用丙酮处理为对照,24~72h后观察幼虫... 【目的】研究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的杀灭活性、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以及GST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摇蚊4龄幼虫为试虫,分别用5,10,15μg/L雷公藤总生物碱进行处理,以用丙酮处理为对照,24~72h后观察幼虫反应,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用RT~PCR方法,检测了摇蚊11个GST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具有杀灭活性,24,48,72h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33.019,19.092和16.760肛g/L。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0,15μg/L)下,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4龄幼虫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与同期对照相比,酶活性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73.49%(以1-氯-2,4-二硝基苯(CDNB)为底物)和73.20%(以3,4-二氯硝基苯(DCNB)为底物)。RT-PCR检测结果显示,在摇蚊11个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中,有2个基因(CtGSTu3和CtGSTu4)在mRNA水平上被诱导上调表达,且mRNA表达量随着雷公藤总生物碱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存在着剂量依赖关系。【结论】雷公藤总生物碱对摇蚊幼虫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有被开发为摇蚊控制剂的潜能。在亚致死质量浓度(5~15μg/L)处理下,雷公藤总生物碱能显著抑制摇蚊谷胱甘肽硫转移酶活性,并诱导CtGSTu3和CtGSTu4mRNA上调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总生物碱 摇蚊 杀灭活性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组培产物中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琰 冯俊涛 +2 位作者 史晓燕 吴勇延 张兴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7-372,共6页
建立了同一提取物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45%甲醇溶解,测定雷公藤的根皮、叶、雷公藤组培产物及培养液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总... 建立了同一提取物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雷公藤甲素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雷公藤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样品用乙酸乙酯超声提取、过中性氧化铝柱,净化后用45%甲醇溶解,测定雷公藤的根皮、叶、雷公藤组培产物及培养液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总生物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雷公藤甲素的检测范围为1~100μg/mL(R2=0.9999);雷公藤总生物碱在5~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在同一提取液中,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100.5%(RSD=0.63%)和99.8%(RSD=1.22%)。研究结果表明,根愈伤组织中雷公藤甲素含量为根皮粉中的1.25倍,培养液中雷公藤甲素产量占56%,总生物碱产量占65%。每生产1g不定根培养物,雷公藤甲素产量为根皮粉中的10倍,雷公藤总生物碱产量为根皮粉中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总生物碱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成分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琰 杨钰琪 +2 位作者 陈培 冯俊涛 张兴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76,共6页
以NT为基本培养基,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研究NT培养基中氮总量、硝态氮和铵态氮之比、磷酸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培养基中氮含量为NT... 以NT为基本培养基,以雷公藤不定根为材料,研究NT培养基中氮总量、硝态氮和铵态氮之比、磷酸盐、钾盐、钙盐、镁盐、铁盐浓度对雷公藤不定根生长及雷公藤甲素和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雷公藤不定根生长的培养基中氮含量为NT培养基的1.7倍,NO-3/NH+4为9∶1,PO3-4浓度、K+浓度、Ca2+浓度、Mg2+浓度为NT培养基的2倍,Fe2+浓度不变。NT培养基中原有的Mg2+浓度、总氮浓度及其比例,1.7倍的PO3-4浓度,1.3倍的K+浓度,2/3的Ca2+浓度,1/3的Fe2+浓度比较适合雷公藤甲素的积累。而对雷公藤总生物碱的积累各成分的最佳浓度为:NT培养基中原有的PO3-4,K+,Ca2+,Mg2+浓度,将硝态氮全部换成铵态氮以及1/3的Fe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不定根 组织培养 雷公藤甲素 雷公藤总生物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农业学报》第18卷(2006)总目次
5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I0001-I0005,共5页
关键词 浙江农业 长绿飞虱 雷公藤总生物碱 植物生长调节剂 PING 雷公藤生物碱 学报 连续出版物 目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