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内酯醇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通路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进军 崔鹏来 +4 位作者 程欣 钱梦悦 曾祥隽 徐子金 王怡帆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0-246,共7页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 目的:探究雷公藤内酯醇(TP)通过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MCF-7细胞,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TP组、miR-142-3p inhibitor组、TP+inhibitor组、miR-142-3p mimic组和TP+mimic组,用转染试剂将相应的核酸或质粒转染MCF-7细胞。qPCR法、EdU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细胞划痕实验、WB法分别检测转染后各组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 mRNA的表达,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和HSP7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P或miR-142-3p过表达能显著促进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敲减miR-142-3p则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的表达,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中miR-142-3p和HSP70表达的影响;TP、过表达miR-142-3p均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敲减miR-142-3p则均可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P<0.05),TP可逆转由敲减miR-142-3p对MCF-7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均P<0.05)。结论:TP可通过调控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进而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雷公藤内酯 MCF-70细胞 增殖 侵袭 迁移 miR-142-3p/HSP70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白雪 王亚博 +3 位作者 闫伟娇 霍好利 邢瑞敏 王雪莹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92只SD大鼠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6 mg/kg)组和TPL低、中、高(0.2、0.4、0.8 mg/kg)剂量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线栓...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L)对脑缺血再灌注(CIR)大鼠小胶质细胞M1/M2型极化的影响。方法:选取192只SD大鼠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丁苯酞(6 mg/kg)组和TPL低、中、高(0.2、0.4、0.8 mg/kg)剂量组,每组32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5组采用线栓阻断大脑中动脉2 h的方法复制CIR大鼠模型。各组均于造模前3 d开始给药,1次/d,再灌注24 h后,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率、脑含水量,观察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缺血侧皮层组织炎症介质含量,免疫荧光标记法检测小胶质细胞表型M1型标志物CD86/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er Molecule-1,Iba-1)、M2型标志物CD206/Iba-1,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p-核因子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PL中、高剂量组和丁苯酞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梗死率、脑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缺血侧皮层神经元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显著降低而IL-10含量显著升高,CD86/Iba-1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CD206/Iba-1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0.05);缺血侧皮层组织Toll样受体4(TLR4)、p-核因子κB表达显著下调,p-核因子κB/核因子κB比值显著降低(P<0.05)。除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脑含水量、IL-1β含量外,TPL高剂量组对其他指标的影响均优于丁苯酞组(P<0.05)。结论:TPL可抑制大鼠CIR损伤,可能与促进小胶质细胞M1型向M2型极化,抑制TLR4/核因子κB通路活化及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脑缺血再灌注 小胶质细胞 极化 神经功能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控miR-155抑制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单核细胞促炎反应 被引量:32
3
作者 彭桉平 黄宪章 +2 位作者 刘瑞萍 王小云 庄俊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5-638,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PT)能否通过调控miR-155抑制脂多糖(LPS)刺激的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方法分离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14+磁珠分选单核细胞,LPS刺激24 h后用于实验。ELISA检测不同浓度TPT作用下,单核细胞TNF-α和IL-6的表达;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TPT干预前后单核细胞miR-155的表达;LipofectamineTM2000脂质体分别转染miR-155 mimic和对照24 h,TPT再干预24 h,通过ELISA检测单核细胞TNF-α和IL-6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单核细胞细胞因子信号抑制蛋白1(SOCS1)、含SH2肌醇磷酸酯酶1(SHIP-1)的表达。结果 TPT抑制LPS刺激的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和miR-155的表达。过表达miR-155明显逆转TPT抑制的单核细胞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TPT上调RA患者单核细胞SOCS1和SHIP-1表达,但过表达miR-155能逆转上调的SHIP-1而不影响SOCS1的表达。结论 TPT抑制miR-155表达而释放其靶标SHIP-1,从而下调LPS诱导的RA患者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雷公藤内酯 单核细胞 MIR-155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诱导人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周期的关系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栋 杨俊伟 +3 位作者 陈朝红 戴春笋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455-459,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导致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式细胞分析术、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测定等作为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结果:... 目的:通过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凋亡与细胞周期的关系,探讨该化合物导致细胞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以人外周血T细胞为研究对象,选择流式细胞分析术、DNA凝胶电泳及DNA片段测定等作为检测细胞凋亡的方法。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只能造成活化的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且与雷公藤内酯醇的浓度正相关;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活化T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作用与细胞活化的程度密切相关;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只能造成S+ G2M 期细胞发生细胞凋亡,却不能导致G0G1 期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诱导淋巴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的作用与其所处的细胞周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免疫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陈鸣 孙权业 +2 位作者 张霞 胡晓娟 聂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免疫调节机制。方法:用MOG35-55肽段免疫C57/BL6小鼠,建立EAE动物模型。免疫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开始发病后每天给予雷公藤内酯醇(100μg/kg)治疗,对照组于同一天开始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观察小鼠临床症状。疾病高峰期处死小鼠,HE染色检测脊髓炎性细胞浸润;ELISA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3H掺入法检测淋巴细胞增殖;FACS检测中枢神经系统中Th1/Th17和Treg细胞数量。结果:雷公藤内酯醇治疗能够缓解EAE发病,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浸润;抑制EAE小鼠MOG特异性T细胞增殖;减少血清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减少病灶处CD4+T细胞IFNγ-和IL-17的分泌;上调CD4+T细胞Foxp3的表达。结论:雷公藤内酯醇通过减少致病细胞Th1和Th17的浸润,增加Treg细胞的数量来治疗E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EAE TH1 TH17 TRE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核因子-κB及其抑制分子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刘浩 刘志红 +2 位作者 陈朝红 杨俊伟 黎磊石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603-609,共7页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 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T淋巴细胞中核因子 κB活力及其抑制分子IκB的影响 ,进一步阐明雷公藤内酯醇免疫抑制作用的分子机制 .利用凝胶移率实验 (EMSA)检测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对于普通培养状态下和同时使用PMA/PHA激活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的影响 ,并以逆转录 半定量PCR方法检测了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两组Jurkat细胞中IκBα 的mRNA水平的改变 .研究发现 :①在普通培养状态的Jurkat细胞核内存在一定活力的NF κB ,使用PMA/PHA处理可使NF κB活力显著升高 ,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降低两种培养状况下的Jurkat细胞中NF κB活力 ,并以激活状态下更为显著 ;②雷公藤内酯醇可以上调Jurkat细胞中IκBαmRNA的表达水平 .雷公藤内酯醇上调IκBα 基因转录有可能是其抑制细胞内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T淋巴细胞 核因子-ΚB I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刘芳 陈燕 +2 位作者 崔国惠 王妍 刘红利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08-309,322,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FCM)等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人类红白血病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运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流式细胞术(FCM)等检测雷公藤内酯醇对K562细胞株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作用24h时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nmol/L。且经雷公藤内酯醇处理后K562细胞G1/S期所占的百分比较对照组上升(P<0.05)。雷公藤内酯醇作用48h,其浓度的变化与K562细胞凋亡率具有相关性(r=0.97,P<0.05),而作用24h时,则无明显诱导凋亡的作用。结论雷公藤内酯醇有明确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能力,干扰K562细胞周期,上调细胞G/S期检测点,并具有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红白血病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人宫颈癌细胞的凋亡诱导效应 被引量:8
8
作者 刘秋燕 吕占军 +4 位作者 何小波 陈涛涌 李楠 于益芝 马鹏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是否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方法:选择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为研究对象,以MTT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以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R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势的...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是否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探讨其是否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方法:选择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为研究对象,以MTT实验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以AnnexinV/PI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R123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染色体DNA断裂。结果:雷公藤内酯醇能明显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AnnexinV/PI染色结果证明雷公藤内酯醇能诱导HeLa细胞凋亡,R123染色结果说明雷公藤内酯醇诱导的细胞凋亡与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有关。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的HeLa细胞可见凋亡特有的形态学及生物化学改变,DNA电泳呈梯状条带。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可以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肿瘤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和雷公藤内酯醇调节Raji细胞内VEGF的表达及基质胶中ECV304细胞血管形成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11
9
作者 崔国惠 陈卫华 +2 位作者 薛克营 刘芳 陈燕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1008-1012,共5页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雷公藤内酯醇作用Raji细胞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VEGF与ECV血管形成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抑制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法对Raji细胞上清的VEGF定量;用基质胶上的内皮细胞网... 为了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雷公藤内酯醇作用Raji细胞VE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及VEGF与ECV血管形成的关系,采用MTT法检测雷公藤内酯醇抑制Raji细胞增殖的影响;用ELISA法对Raji细胞上清的VEGF定量;用基质胶上的内皮细胞网络形成检测ECV304(人类脐静脉内皮细胞起源的细胞系)血管生成;用RT-PCR检测VEGFmRNA含量。结果表明:雷公藤内酯醇对Raji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最适合作用时间为24小时,24小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5nmol/L;Raji细胞上清VEGF的含量在TNF-α组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则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两者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Raji细胞内VEGFmRNA主要为VEGF165和VEGF121,其含量在TNF-α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增加,而雷公藤内酯醇抑制VEGFmRNA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方式;Raji细胞上清、VEGF(10ng/ml)和TNF-α(10ng/ml)处理的Raji细胞上清在基质胶中作用ECV304细胞后可促进血管形成,而雷公藤内酯醇(25nmol/L)处理的Raji细胞上清和1640培养基作为的对照组加入基质胶中ECV304细胞未见血管形成。结论:在TNF-α、雷公藤内酯醇作用Raji细胞过程中,TNF-α促进VEGF的表达而雷公藤内酯醇则抑制其表达;TNF-α处理的Raji细胞上清在基质胶中促进血管形成,而雷公藤内酯醇则抑制血管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雷公藤内酯 VEGF RAJI细胞 ECV304细胞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IL-18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毛晓丹 孙赛君 +1 位作者 裴紫燕 张立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06-608,611,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对佛波酯(PMA)刺激的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其受体(IL-18R)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RASF先用TP(0~100μg/L)预处理2h,再用PMA(50μg/L)刺激。收集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TP)对佛波酯(PMA)刺激的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其受体(IL-18R)表达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RASF先用TP(0~100μg/L)预处理2h,再用PMA(50μg/L)刺激。收集上清用ELISA法检测上清IL-18水平。利用人IL-18能特异诱导人髓系单核细胞KG-1产生IFN-γ的特性检测上清中IL-18生物学活性。收集处理的RASF,用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RT-PCR检测IL-18和IL-18R的蛋白和mRNA表达。NF-κB的活性用类ELISA法检测。结果:TP能有效抑制PMA刺激的RASF的IL-18生物学活性。TP能够抑制PMA刺激的RASF的IL-18和IL-18R的蛋白和mRNA表达。TP还抑制PMA刺激的RASF的NF-κB活性。TP对PMA刺激的RASF的抑制效应呈剂量相关性。结论:TP能有效抑制PMA刺激的RASF的IL-18和IL-18R的表达。这些结果说明了TP对RA治疗作用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类风湿关节炎 IL-18 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炙甘草对小鼠CYP3As及对雷公藤内酯醇解毒的比较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星雨 吴娜 +4 位作者 张娇 吴瑶 罗盼 王伟男 魏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51-2457,共7页
目的研究生、炙甘草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调节作用和对雷公藤内酯醇解毒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生、炙甘草水提液灌胃C57BL/6小鼠达15 d,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肝微粒体中CYP3As和CYPOR的水平。同样水提液灌胃C57BL/6小鼠达10 d,观察小... 目的研究生、炙甘草对细胞色素P450酶系的调节作用和对雷公藤内酯醇解毒效果。方法分别使用生、炙甘草水提液灌胃C57BL/6小鼠达15 d,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肝微粒体中CYP3As和CYPOR的水平。同样水提液灌胃C57BL/6小鼠达10 d,观察小鼠脏器指数、血液组织生化指标和病理切片对雷公藤内酯醇的解毒效果。结果与雷公藤内酯醇组相比,Western blot凝胶扫描半定量分析表明生甘草(P<0.01)和炙甘草组(P<0.05)均可明显诱导小鼠肝脏CYP3As。血清和组织生化指标,脏器指数和病理切片显示生、炙甘草均可降低雷公藤内酯醇毒性,显著缓解雷公藤内酯醇导致的睾丸萎缩(P<0.01),降低雷公藤内酯醇组小鼠肝、肾和睾丸病变程度均有病理变化。结论生甘草对CYP3As诱导和对雷公藤内酯醇的解毒作用比炙甘草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甘草 炙甘草 雷公藤内酯 CYP3As 毒性 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内毒素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促炎递质NO和IL-6的影响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帆 白祥军 +2 位作者 刘开俊 杨业金 曾叶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内毒素(LPS)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促炎递质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MΦ,用LPS激活,与不同浓度TP进行培养,以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以ELISA法检测培养...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内毒素(LPS)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Φ)分泌促炎递质一氧化氮(NO)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分离纯化MΦ,用LPS激活,与不同浓度TP进行培养,以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NO含量;以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IL-6的浓度。结果TP在浓度0.01~10.00μg·mL-1范围内,时间4~24h范围内,对MΦ产生NO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TP在浓度0.001~10.000μg·mL-1范围内,时间12h,对MΦ产生IL-6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TP可以抑制被LPS激活的MΦ活性,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内毒素 巨噬细胞 一氧化氮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调节5-脂氧合酶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吴深宝 周国雄 +4 位作者 张弘 黄介飞 魏群 马鹏程 鄂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在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5-LO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5-LOX蛋白表达的影...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在胰腺癌细胞中5-脂氧合酶(5-LOX)蛋白的表达及对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5-LOX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TL对胰腺癌细胞株SW19905-LOX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M T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和凋亡。结果:胰腺癌细胞株SW1990和Capan2中均表达5-LOX,并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TL抑制SW1990中5-LOX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增殖和促进细胞的凋亡,作用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P<0.0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与5-LOX蛋白的表达相关(P<0.01)。结论:TL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5-LOX的表达,并抑制胰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5-LOX代谢途径在胰腺癌细胞的生长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胰腺肿瘤 5-脂氧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抑制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物排异反应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俊伟 陈朝红 +1 位作者 刘志红 黎磊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3-76,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之一的雷公藤内酯醇(又称雷公藤甲素)对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环孢霉素A(CsA)为阳性对照。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明显地延长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药理... 目的:观察雷公藤二萜类化合物主要成分之一的雷公藤内酯醇(又称雷公藤甲素)对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方法:以环孢霉素A(CsA)为阳性对照。结果:雷公藤内酯醇可以明显地延长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其药理作用与该药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密切相关。作者还首次观察到小剂量雷公藤内酯醇和CsA联合使用能非常明显地延长皮肤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在移植的抗排异反应治疗中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酯 皮肤移植 排异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吕秀红 郭瑞珍 +1 位作者 刁路明 刘铭球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染色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4nmol.L-1~896nmol.L-1的雷公藤内酯...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肺腺癌细胞系A549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流式细胞仪、琼脂糖凝胶电泳以及荧光染色观察雷公藤内酯醇肺腺癌细胞系A549增殖、细胞周期以及凋亡的影响。结果14nmol.L-1~896n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且生长抑制作用呈剂量以及时间依赖性。雷公藤内酯醇在低浓度(14nmol.L-1)条件下,能诱导A549细胞发生细胞周期阻滞,阻滞部位在S期;高浓度(55,112mol.L-1)的雷公藤内酯醇使A549阻滞在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使其阻滞在S期和G2/M期,并诱导其发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肺腺癌 细胞周期阻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RA滑膜新生血管翳TNF-α抑制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伟东 肖鲁伟 +2 位作者 童培建 陈如平 王昌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5期1034-1035,I0001,共3页
目的:为了解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新生血管TNF-α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α在AA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了雷公藤对其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组可见少量的TNF-α阳性细... 目的:为了解雷公藤内酯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新生血管TNF-α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机理。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NF-α在AA大鼠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了雷公藤对其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组可见少量的TNF-α阳性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内酯醇能降低滑膜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抑制血管生成,起到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局部刺激作用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建峰 朱惠 郑幼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的局部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内酯醇对家兔、大鼠和小鼠进行局部刺激。结果雷公藤内酯醇1.11 ,2.22 ,4.44mmol·L-1 对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引起明显的红斑及水肿反应 ,病理组织学检查 ,表皮真皮呈明显炎...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的局部刺激作用。方法采用雷公藤内酯醇对家兔、大鼠和小鼠进行局部刺激。结果雷公藤内酯醇1.11 ,2.22 ,4.44mmol·L-1 对兔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引起明显的红斑及水肿反应 ,病理组织学检查 ,表皮真皮呈明显炎症反应。2.22 ,4.44mmol·L -1 可引起小鼠耳廓明显肿胀。0.55 ,1 11mmol·L-1局部皮下注射可引起大鼠足跖肿胀 ,炎症反应于注射后d3达到高峰 ,并持续7d以上。局部注射可引起明显的疼痛反应以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具有局部刺激作用 ,诱导的炎症反应不能为其自身的抗炎作用所拮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刺激 炎症反应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体内外对HL-60细胞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俞萍丽 陈元仲 +2 位作者 许建华 吴勇 陈显凌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46-1348,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在体内外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建立HL-60裸鼠异种移...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L)在体内外对人髓系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作用。方法运用MTT比色法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TdT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TPL对HL-60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建立HL-60裸鼠异种移植瘤模型,观察经TPL治疗后的肿瘤抑制率。结果在体外,TPL对HL-60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在体内,TPL可抑制HL-60细胞裸鼠异种移植瘤生长,抑制率最高可达53.5%。结论TPL在体内外均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HL-60细胞 细胞凋亡 HL-60细胞 裸鼠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的药理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39
19
作者 夏志林 郑幼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27-431,共5页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分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_(20)H_(24)O_6,分子量360.4,结构式如附图所示。TL在雷公藤中的含量为0.001%~... 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L,又称雷公藤内酯,雷公藤甲素)是从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中分到的二萜内酯化合物,分子式C_(20)H_(24)O_6,分子量360.4,结构式如附图所示。TL在雷公藤中的含量为0.001%~0.002%,全合成亦已获成功。TL是雷公藤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由于它的生理活性强,近几年来引起国内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许多学者都在竞相进行有关TL的药理和临床研究,并已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本文对这些研究工作结果作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 内酯 药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抗移植排斥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邹小明 方向东 +3 位作者 罗爱武 李全启 李金声 王小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01-204,共4页
应用小鼠同种异位心肌移植模型,证实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期。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Tri对ConA激活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特异性抗原激活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同时,Tri对C... 应用小鼠同种异位心肌移植模型,证实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ri)可明显延长移植心的存活期。对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Tri对ConA激活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特异性抗原激活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均有明显地抑制作用;同时,Tri对ConA诱导的IL2产生无影响,但对IL2受体的表达有明显地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 心肌移植 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