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务教育“零择校”与教育公平 被引量:9
1
作者 邵亚萍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90,159,共6页
"零择校"能否推进教育公平尚存争议。分析义务教育公平内涵可知,"零择校"旨在实现区域内入学机会公平,其制度定位和现实功能有限但合法有效。以比例原则为框架分析其合理性显示,"零择校"通过对就近入学... "零择校"能否推进教育公平尚存争议。分析义务教育公平内涵可知,"零择校"旨在实现区域内入学机会公平,其制度定位和现实功能有限但合法有效。以比例原则为框架分析其合理性显示,"零择校"通过对就近入学的严格执行,有助于入学机会公平目的的达成,符合妥当性原则;比较于其他入学方式,"零择校"更能体现入学公平并有助于维护教育秩序,符合最小侵害原则;在入学公平的公益和少数人择校的私益间,"零择校"具有法益相称性,符合狭义比例原则。应肯定"零择校"中的行政努力,但尚需通过均衡教育、公开信息等方式进一步推进教育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择校 教育公平 区域内入学机会公平 就近入学 比例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资本化效应的再测度——基于“零择校”政策的学区房溢价断点回归 被引量:4
2
作者 石绍宾 鞠镇远 《南开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157,175,共20页
本文旨在利用济南市义务教育“零择校”政策冲击测度教育的资本化效应,通过设计时间断点回归模型探究该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并基于学校质量差异和消费偏好视角分析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零择校”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区房价格... 本文旨在利用济南市义务教育“零择校”政策冲击测度教育的资本化效应,通过设计时间断点回归模型探究该政策对学区房价格的影响,并基于学校质量差异和消费偏好视角分析其异质性特征。研究发现,“零择校”政策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学区房价格,政策实施后,学区房单价平均上涨超过1000元。进一步分析表明,与普通学区相比,优质学区住房溢价更高;居民购房偏好在不同质量学区内存在差异,优质学区内居民更偏好于小户型、低层住宅,普通学区内更偏好于大户型、高层住宅的购买。学区房溢价效应本质上反映了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应从供需两侧双向发力,不断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总量,缩小教育质量差异,为学区房热降温,从而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助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本化 学区房溢价 零择校 时间断点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