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嵌入椭圆介质柱的传输特性
1
作者 曹斌照 李蜀娴 梁文娟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93-998,共6页
对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嵌入椭圆型介质柱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了平板金属波导中零折射率超材料夹层内嵌入椭圆型介质柱的传输系数,得到全透射和全反射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和软件COMSOL仿真结果的对照,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 对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嵌入椭圆型介质柱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推导了平板金属波导中零折射率超材料夹层内嵌入椭圆型介质柱的传输系数,得到全透射和全反射的条件.通过数值计算和软件COMSOL仿真结果的对照,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发生全透射与全反射时各区域的电磁场特征及与参数的依存关系.另外,对椭圆介质柱内发生的谐振现象以及椭圆介质环内出现的回音壁模进行了讨论.其结论对于设计新型超电磁材料折射率传感器、聚能器及电磁开关等方面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折射率超材料 椭圆型介质柱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折射率超材料加载WGM介质环的传输特性
2
作者 曹斌照 梁文娟 邓启敏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文对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加载WGM介质环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二维场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植入零折射率超材料中的介质环所产生的WGM的谐振频率,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并分析了特定模式下的传输特性.同时,讨论了磁导率μx→0的超材... 本文对零折射率超材料中加载WGM介质环的传输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基于二维场问题,通过理论计算植入零折射率超材料中的介质环所产生的WGM的谐振频率,得出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并分析了特定模式下的传输特性.同时,讨论了磁导率μx→0的超材料中WGM对传输系数的影响,得到全透射的效果.通过用COMSOL对理论模型进行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本文的结论在电磁传感器、聚能及其隐身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折射率超材料 回音壁模 传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方形环近零折射率超材料的高增益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艳荣 王纪俊 +3 位作者 方云团 徐雷钧 朱志盼 贡磊磊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54-2158,共5页
设计了一种由4个方形环和4个金属片组成的复合方形环单元结构,并将其周期排列,形成了近零折射率超材料。该超材料的近零频段为6.17 GHz到6.26 GHz。将其置放在微带贴片天线正上方处,采用有限元法(FEM)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该超材料... 设计了一种由4个方形环和4个金属片组成的复合方形环单元结构,并将其周期排列,形成了近零折射率超材料。该超材料的近零频段为6.17 GHz到6.26 GHz。将其置放在微带贴片天线正上方处,采用有限元法(FEM)和时域有限差分法(FDTD)对该超材料测试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两种方法的仿真结果吻合较好,证实了计算方法结果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合方形环近零折射率超材料有高增益高定向的特性,可以应用于天线中,提高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折射率超材料 增益 方向性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路径正反馈机制的零折射率超材料高效纳米激光器
4
作者 张振清 董丽娟 +4 位作者 邓富胜 李云辉 许静平 孙勇 陈鸿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2-77,共6页
对于传统的Fabry-Perot腔激光器,光子在增益介质中沿任意方向传播。在腔内,只有沿着腔的轴线来回震荡的光子,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可以产生激射效应。然而,对于入射方向偏离反射镜腔壁的光子将从腔中耗散出去,从而使得激射效率较低。为了解... 对于传统的Fabry-Perot腔激光器,光子在增益介质中沿任意方向传播。在腔内,只有沿着腔的轴线来回震荡的光子,达到一定的阈值后可以产生激射效应。然而,对于入射方向偏离反射镜腔壁的光子将从腔中耗散出去,从而使得激射效率较低。为了解决上述激光器所面临的缺陷,利用等效折射率为负1的负折射材料和零折射率材料组成一个双层结构作为Fabry-Pérot腔壁。对于此腔,以不同路径入射于腔壁的光子,都可以重新汇聚到原子所在的位置。经过多次正反馈,最终以垂直于腔壁的方向辐射出去,避免了光子在偏离激射方向上的耗散。此外,该腔的聚焦效应与准直效应与原子位置无关。随后,通过二维光子晶体分别实现了由0与-1等效折射率光子晶体组成的反射壁,当在腔中引入增益材料时,可以观察到明显的激射行为。与单个零折射率材料构成的腔相比,该腔的阈值更低,发射强度更大,从而提高了激射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路径正反馈机制 激射效应 零折射率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窄带、高耦合效率的超构材料滤光片设计
5
作者 陈英 周晓霞 蔡力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8-366,共9页
智能化时代对超大容量、超高密度信息传输需求使得超窄带滤光片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具有类狄拉克点简并能带结构的光学超构材料引入传统共振腔结构的滤光片模型中,提出了一种零折射率效应与谐振效应相结合的复合滤光片结构。基于... 智能化时代对超大容量、超高密度信息传输需求使得超窄带滤光片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具有类狄拉克点简并能带结构的光学超构材料引入传统共振腔结构的滤光片模型中,提出了一种零折射率效应与谐振效应相结合的复合滤光片结构。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单一缺陷态的滤光片,复合滤光片的透射峰带宽能够被显著压缩,同时又能保持高的峰值透过率。揭示了零折射材料所具备的零相位延迟及强色散特性是复合滤光片形成超窄带宽的内在原因,并探索了其带宽的窄带优化设计方案。基于超材料的复合超窄带滤光片可为密集波分复用提供一条新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滤光片 零折射率超材料 缺陷态 共振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