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零差检测方案 被引量:5
1
作者 赵玉成 王琥 简水生 《光通信技术》 CSCD 1994年第3期188-191,共4页
本文根据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双臂输出相位的特点,提出利用Bessel函数进行Fourier分解实现被测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这种方案可以有效地抑制低频随机温度涨落引起的相让噪声。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零差检测 光纤干涉仪 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 PGC 零差检测方案的 Mach-zehnder 光纤干涉仪动态范围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曹家年 李绪友 +1 位作者 张立昆 王琥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78-84,共7页
介绍了在小相移及大相移不同工作情况下,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可能达到的动态范围和限制动态范围增加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在采用相位产生载波(PGC)的调制解调技术时,限制系统动态范围上限的主要因素.特别指出,待... 介绍了在小相移及大相移不同工作情况下,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可能达到的动态范围和限制动态范围增加的因素.着重分析了在采用相位产生载波(PGC)的调制解调技术时,限制系统动态范围上限的主要因素.特别指出,待检测信号幅度越大,要求系统带宽越宽.文中揭示了载波和低通滤波器截止特性与待检测信号的幅度频率积的相互关联性及其对干涉仪动态范围上限的影响,得到的有关研究结论与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可以作为双光束光纤干涉仪PGC零差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干涉仪 PGC 零差检测方案 动态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零差检测的高速模式复用无源光网络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远祥 余建国 +1 位作者 王任凡 罗飚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5,共5页
为满足未来不断发展的接入网络业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零差检测的高速模式复用无源光网络方案。在该方案中,少模光纤中的一个空间模式传送信号载波(即导频),其他空间模式用于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导频和信号通过模式解复用器分离,导... 为满足未来不断发展的接入网络业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零差检测的高速模式复用无源光网络方案。在该方案中,少模光纤中的一个空间模式传送信号载波(即导频),其他空间模式用于传输信号。在接收端,导频和信号通过模式解复用器分离,导频作为接收端的本振与信号进行混频,实现自零差检测。借助于低串扰的少模光纤和模式复用/解复用器,接收端无需多入多出技术处理,即可实现导频与信号低串扰的分离。相比于偏振复用的自零差检测,基于模式复用的自零差检测可以有效地提高频谱效率。自零差检测可以有效地抑制激光器相位噪声,大大降低光线路终端或光网络单元对激光器线宽的要求。在接收端,由于不需要额外的本振,信号处理无需进行频偏的补偿,对载波相位恢复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从而有效降低了接收端数字信号处理的复杂度。利用该方案实验实现了4×40Gbit/s偏振复用正交频分复用信号经过55km两模式少模光纤和模式复用解复用器后的无误码自零差检测。与背对背传输相比,55km少模光纤引入的Q因子代价小于1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零差检测 模式复用 少模光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检测方案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唐继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96-100,共5页
本文根据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调制及双光束干涉测量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相位调制器(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利用Bessel函数进行傅里叶分解实现对相位调制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抑止随机干扰信... 本文根据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调制及双光束干涉测量的特点,介绍了一种采用相位调制器(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利用Bessel函数进行傅里叶分解实现对相位调制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理论分析表明,该方案能有效地抑止随机干扰信号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干涉仪 相位调制 零差检测 相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abVIEW的连续变量相位检测系统 被引量:3
5
作者 周武林 黄春晖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5-788,共4页
构造了一种连续变量相位检测平台.发射端采用相位调制器产生连续的相移,接收端使用零差探测器测量光场的正则相位,选用NI的高性能数据采集卡PCI6111E控制整个系统.使用LabVIEW虚拟仪器模块化编程技术,包括PID控制、DAQmx数据采集和三角... 构造了一种连续变量相位检测平台.发射端采用相位调制器产生连续的相移,接收端使用零差探测器测量光场的正则相位,选用NI的高性能数据采集卡PCI6111E控制整个系统.使用LabVIEW虚拟仪器模块化编程技术,包括PID控制、DAQmx数据采集和三角拟合,缩短系统开发时间,提高编程效率.通过琼斯矩阵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了连续变量相位检测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零差探测器输出电压与相位调制器输入电压成余弦关系,为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量 零差检测 相位检测 LAB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空间碎片的天基激光雷达探测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春波 赵少博 韩香娥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4-1248,共5页
小尺度危险空间碎片(厘米量级)是空间碎片监测的难点之一。针对厘米级空间碎片的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基激光雷达的主动探测新方案。该方案对激光强度进行宽带射频调制,并采用光学相干零差检测方式,通过chirp强度调制信号来获取空... 小尺度危险空间碎片(厘米量级)是空间碎片监测的难点之一。针对厘米级空间碎片的探测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天基激光雷达的主动探测新方案。该方案对激光强度进行宽带射频调制,并采用光学相干零差检测方式,通过chirp强度调制信号来获取空间碎片的距离和速度信息,在提高接收信噪比的同时简化了系统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该激光雷达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分析研究了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探测性能,并与传统直接检测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进行了对比。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探测方案是可行和有效的,对空间碎片的有效探测距离可达50 k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碎片 激光雷达 零差检测 强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调制解调方案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沈梁 叶险峰 李志能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13,共6页
本文概述了 Mach-Zehnder干涉型光纤水听器两种不同的调制解调技术 ,着重分析了用 3× 3耦合器组成的干涉型光纤水听器的解调原理 ,并比较分析了这两种方案的特点 ,指出采用 3×
关键词 光纤水听器 PGC零差检测 耦合器 调制解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SK调制的相干光通信传输性能探讨
8
作者 张慧颖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3-26,共4页
针对光通信中强度调制直接探测(IM/DD)的接收灵敏度低等缺点,设计基于光学相位调制的BPSK相干光通信系统,并完成对零差探测和外差探测的理论分析。采用Optisystem软件平台搭建自由空间光通信模拟仿真系统,实现通信速率为2.5Gb/s光信号... 针对光通信中强度调制直接探测(IM/DD)的接收灵敏度低等缺点,设计基于光学相位调制的BPSK相干光通信系统,并完成对零差探测和外差探测的理论分析。采用Optisystem软件平台搭建自由空间光通信模拟仿真系统,实现通信速率为2.5Gb/s光信号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BPSK 相干通信 零差检测 检测 OPTI syst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载波调制及解调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唐晓琪 唐继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根据Mach Zehnder光纤干涉仪相位调制与双光束干涉测量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采用相位调制器 (PZT)实现相位载波调制 ,利用贝塞耳函数进行傅里叶分解实现相位调制信号解调的检测方案。理论分析表明 。
关键词 Mach-Zehnder光纤干涉仪 相位调制 零差检测 双光束干涉测 相位载波调制 解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探测器阵列的空间光通信大气湍流补偿技术(特邀)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旭 张文睿 +1 位作者 曹长庆 冯喆珺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2-309,共8页
星地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为了补偿大气湍流随机扰动造成的信号光波前畸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阵列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波前相干补偿技术。以区域光强度比作为光束评价标准,搭建了信号光波前补偿与解调一体的光通信仿真系统,并利... 星地相干光通信系统中,为了补偿大气湍流随机扰动造成的信号光波前畸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探测器阵列和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的波前相干补偿技术。以区域光强度比作为光束评价标准,搭建了信号光波前补偿与解调一体的光通信仿真系统,并利用65阶Zernike多项式模拟大气湍流波前畸变。仿真系统采用正交相移键控调制方式,数据传输速率为10 Gbps。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为10-9时,通信系统所要求的每比特光子数降低为原来的65.6%,当每比特光子数为14时,误码率降低为原来的2.6%。基于双探测器阵列的波前补偿技术可以补偿信号光波前畸变,降低光通信系统的误码率,为星地光通信链路的信号传输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工程 波前补偿 自适应算法 光通信 零差检测 相移键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光接收系统架构:应用于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 被引量:1
11
作者 计红林 李雪阳 +2 位作者 贺志学 胡卫生 William Shieh 《电信科学》 2022年第7期43-56,共14页
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新兴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急需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系统。传统的直调直检系统拥有简单的接收机结构,但只能检测信号的强度信息,这限制了其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扩展。经典的相干传输系统能够调制解调高阶信号进而实现... 大规模数据中心等新兴网络基础设施的部署急需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系统。传统的直调直检系统拥有简单的接收机结构,但只能检测信号的强度信息,这限制了其系统容量的进一步扩展。经典的相干传输系统能够调制解调高阶信号进而实现大容量传输,但收/发端都需要昂贵的窄线宽激光器和高复杂度的数字信号处理,这阻碍了其在短距光互连中的广泛应用。新型的直接检测光接收系统旨在结合直接检测和相干检测两者的优点,弥补二者之间的研究空白。因此,新型的光接收系统架构主要基于自相干检测。介绍了新型单偏振、双偏振、少模光接收系统架构。该类新型的光接收系统不需要本振激光器且能通过直接检测恢复光场信号,实现超大容量低成本的短距光互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距光互连 直接检测 自相干检测 相干检测 模分复用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