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职业教育赋能零工劳动者职业发展的优势特征与具体路径
1
作者 张霞飞 何孟飞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39,共8页
零工劳动者作为现代劳动市场中的新兴群体,面临着职业发展受限、技能固化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职业教育能够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通过灵活化的培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零工劳动者提供多样化、... 零工劳动者作为现代劳动市场中的新兴群体,面临着职业发展受限、技能固化和社会保障不足等多重困境。职业教育能够突破传统学校教育的限制,通过灵活化的培训模式、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行业的深度融合,为零工劳动者提供多样化、实用化的教育服务。为进一步赋能零工劳动者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构建更加灵活的技能学习平台,提升零工劳动者的学习可达性;促进教育内容与行业动态的紧密对接,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零工劳动者;推动政企行校等多方共建,深度参与零工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认证与评价机制,保障零工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零工经济 零工劳动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台模式下零工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读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静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8,共9页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以平台为链接的零工劳动成为数字时代特殊的劳动方式。零工劳动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劳动价值生成方式和劳动者的组织方式遭到挑战。由于网络平台的外部性,零工劳动过程实现了从“工厂”向“社会”的蔓延,带来了资本对社... 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以平台为链接的零工劳动成为数字时代特殊的劳动方式。零工劳动的出现使得传统的劳动价值生成方式和劳动者的组织方式遭到挑战。由于网络平台的外部性,零工劳动过程实现了从“工厂”向“社会”的蔓延,带来了资本对社会的总体吸纳;数字平台模式下的算法技术通过对相关性的分析,实现了借助于“算法最优时间”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劳动价值的衡量。数字平台模式下的零工劳动将平台的中介化发展到主体化,带来了劳资权力的不对称,同时造成了数字平台的负外部性问题。平台经济所形成的嵌套层级构架需要新型的社会关系结构,因此平台模式下零工劳动的发展所形成的嵌套层级构架呼唤着对社会关系的重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劳动 平台 劳动组织形式 再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乐在其中还是权宜之计?——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意愿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文举 魏巍 刘贝妮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6-112,共17页
本文以327名数字零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在理性选择理论下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如何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意愿。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家庭支持是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意愿的重要因素;第二,胜... 本文以327名数字零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在理性选择理论下目的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如何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意愿。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家庭支持是影响数字零工劳动者工作意愿的重要因素;第二,胜任力感知和工作乐趣是主动型工作意愿的重要推动因素,并且有一定的替代作用;第三,数字劳动是面向未来的劳动形式。本文从组态视角出发,对数字零工劳动者主动型和被动型工作意愿不同前因要素的互动过程和组态效应进行梳理和分析,弥补了单一因素研究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数字零工劳动 数字劳动 数字平台 工作意愿 理性选择 组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近还是回避:无边界职业生涯对零工劳动者职业成功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魏巍 黄杜鹃 +1 位作者 韩志勇 丁晨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89,共15页
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工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庞大。无边界职业生涯在为零工劳动者带来高度工作自主性和丰富工作体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障碍和局限性。本文旨在全面揭示无边界职业生涯对零工劳动者职业成功的影响路径,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无边界... 数字经济背景下,零工劳动者数量越来越庞大。无边界职业生涯在为零工劳动者带来高度工作自主性和丰富工作体验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障碍和局限性。本文旨在全面揭示无边界职业生涯对零工劳动者职业成功的影响路径,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无边界职业生涯将促进零工劳动者职业成功表现,进而为管理策略的提出提供理论依据。实证结果表明:无边界职业生涯通过趋近导向工作重塑和回避导向工作重塑的中介作用分别对零工劳动者职业成功产生正向和负向影响,平台职业支持负向调节无边界职业生涯与回避导向工作重塑的关系。研究结果进一步拓展了无边界职业生涯对职业成功的影响研究,同时也对揭示零工劳动者职业发展的过程机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边界职业生涯 职业成功 趋近导向工作重塑 回避导向工作重塑 零工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平台零工劳动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3
5
作者 胡莹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62,共3页
平台零工劳动作为一种新兴就业方式,在创造工作岗位、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推动劳动者技能发展、促进非正规就业的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尽管我国平台零工劳动呈现出蓬勃生机,但其在发展过程中... 平台零工劳动作为一种新兴就业方式,在创造工作岗位、增加弱势群体就业机会、推动劳动者技能发展、促进非正规就业的规范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力促进了社会就业和经济发展。尽管我国平台零工劳动呈现出蓬勃生机,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从主体上来说,平台企业、劳动者、消费者三者矛盾和冲突凸显;从劳动保障上来说,劳动者付出与收入失衡、部分职业风险高、劳动权益难以保障;从职业发展上来说,低技能零工职业认同感较低、缺乏长远职业规划。我们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既保护好劳动者的权益,也积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良性运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平台零工劳动 劳动者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工群体劳动权益保护研究:域外实践及我国的应对 被引量:29
6
作者 涂永前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4-76,共13页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普及,以数字技术平台为媒介的新形态--零工经济--不断发展,与其深度关联的零工劳动群体不断扩大。数字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19年9月率先颁布了适用于互联网平台与劳动者法律关系认定问题...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终端设备的普及,以数字技术平台为媒介的新形态--零工经济--不断发展,与其深度关联的零工劳动群体不断扩大。数字经济最为发达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19年9月率先颁布了适用于互联网平台与劳动者法律关系认定问题的零工经济法案,该法案就判断劳动关系是否成立明确提出了ABC检验标准。加州零工经济法案是平台企业与零工劳动群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势必对零工经济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就业形态产生重大影响。随着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及平台企业在我国的不断兴起和发展,零工经济及灵活就业群体也在不断扩大,如何借鉴加州零工经济法案助推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对于我国零工职业群体广泛的城市自由职业者及农民工群体,保护零工劳动群体利益对扩大就业、增加其收入意义重大,深值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工经济 零工劳动群体 劳动关系 新就业形态 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算法吸纳视域下数字时代劳动新探 被引量:12
7
作者 吴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5,共8页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的形态和组织形式、资本的形态和吸纳形式都有了全新的构型。理论界在分析数字经济相关问题时,对“数字劳动”“零工劳动”“数字资本”等概念的使用具有模糊性。厘清这些概念,有利于准确理解数字经济... 数字时代平台经济的发展,使得劳动的形态和组织形式、资本的形态和吸纳形式都有了全新的构型。理论界在分析数字经济相关问题时,对“数字劳动”“零工劳动”“数字资本”等概念的使用具有模糊性。厘清这些概念,有利于准确理解数字经济中的社会构型。同时,平台模式的发展改变了劳动的结合力以及资本对其的吸纳形式。资本的吸纳更加多元地作用于社会领域,从而建构起对社会整体领域中的公共性和由生产社会化所造成的多层结构关系的总体吸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零工劳动 数字资本 总体吸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账户养老金”的实践问题与制度重构--基于零工经济适应性的视角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盈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6,共9页
全球养老金领域共有六大类养老金个人账户,分布于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领域,但对零工劳动者存在制度包容性不足和缺乏可携带性的问题。我国三支柱养老金均有个人账户,但该制度有五项严重“漏损”,难以对零工劳动者形成有效覆盖。近年... 全球养老金领域共有六大类养老金个人账户,分布于公共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领域,但对零工劳动者存在制度包容性不足和缺乏可携带性的问题。我国三支柱养老金均有个人账户,但该制度有五项严重“漏损”,难以对零工劳动者形成有效覆盖。近年来,为满足零工经济的劳动权益保障要求,一些国家对养老金个人账户进行改良和创新,形成不少有益实践。本文在这些实践基础上,提出“账户养老金”概念和“3+3”功能的思考,从制度原则、管理主体和账户属性重构养老金个人账户,提出“账户养老金”的实现路径,即覆盖无歧视、责任明晰化、缴费灵活化、功能综合化、福利可携带、管理公共化,以期在改进养老金个人账户对零工经济适应性方面,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账户养老金 零工劳动 个人账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研究:多学科多视角的文献评述 被引量:14
9
作者 刘苹 熊子悦 +1 位作者 张一 魏怡君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75,共17页
当前,基于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零工经济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对零工经济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当前,基于数字平台的零工经济带来了诸多机遇和挑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不同学科的研究者也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对零工经济进行了多样化的研究。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对零工经济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首先,在CNKI和WOS数据中以CSSCI、CSCD期刊和SSCI/SCI/JCR的Q2以上分区期刊为范围进行检索得到2009—2022年关于零工经济研究的中英文文献740篇,对其进行学术史梳理发现,国内关于零工经济的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缓慢增长和快速增长3个阶段,但明显滞后于国外研究;然后,基于零工经济的核心要素(数字平台、零工劳动者、用工企业)从行为主体角度提炼出政府、企业和劳动者3个研究视角,同时通过文献编码归纳出劳动法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和劳动经济学6个研究范畴,由此构建多学科多视角的零工经济文献分析框架。最后,利用该框架对零工经济研究文献进行评述和展望。应进一步拓展零工经济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畴,注重跨学科研究,融合多视角研究,改进和创新研究方法,加强实证研究,通过协同开展多学科、多视角、多路径的系统化研究促进零工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并为零工经济实践提供更具针对性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平台 零工经济 零工劳动 新就业形态 经济新业态 系统性文献回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