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具有高适应性的光纤陀螺零偏非线性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卓超 杜建邦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79-1087,共9页
确定了光纤陀螺零偏温度误差模型的组成并设计温度试验验证了所选模型项的充分性。通过反解温箱传递函数实现了温箱的输入控制,并控制陀螺本体进行了恒定速率升降温,再结合不同高低温区间的温度循环操纵误差轨线完成了对于温度/温变速... 确定了光纤陀螺零偏温度误差模型的组成并设计温度试验验证了所选模型项的充分性。通过反解温箱传递函数实现了温箱的输入控制,并控制陀螺本体进行了恒定速率升降温,再结合不同高低温区间的温度循环操纵误差轨线完成了对于温度/温变速率平面的覆盖,揭示了平面覆盖性与环境适应性间的联系。借助非线性偏最小二乘估计对零偏非线性温度漂移模型进行了高精度辨识,获得了各温度因素的组成形式与影响权重。最后利用随机变温与惯导冷启动试验验证了本方法对于复杂温度环境的高适应性。经温度误差补偿后,全温范围陀螺零偏稳定性由0.02°/h水平降至优于0.005°/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零偏温度误差 温度试验设计 非线性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AdaBoost模型在光纤陀螺温度误差补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瑞 郑百东 +2 位作者 李飞 刘伟 戴洪德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3-68,共6页
针对光纤陀螺零偏与温度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引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模型补偿光纤陀螺的零偏温度误差;针对单个ELM在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及其对奇异样本敏感的问题,引入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A... 针对光纤陀螺零偏与温度之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引入极限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s,ELM)模型补偿光纤陀螺的零偏温度误差;针对单个ELM在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及其对奇异样本敏感的问题,引入自适应增强算法(adaptive boosting,AdaBoost)建立ELM-AdaBoost预测模型改善光纤陀螺性能,分析光纤陀螺的温度误差机理及模型参数对预测精度的影响,给出ELM算法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及AdaBoost算法迭代次数的确定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ELM-AdaBoost预测模型的补偿效果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单个ELM神经网络模型,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能和温度适用性,补偿后陀螺零偏均方根误差降低93%以上,显著改善了光纤陀螺零偏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陀螺 温度误差 ELM-AdaBoost预测模型 模型参数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BP神经网络的激光陀螺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文 王庭军 +1 位作者 王雷 陶陶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52-657,共6页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上电启动时,陀螺受温度影响其零偏会经历快速变化到逐渐稳定的过程,影响惯导系统应用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SO-BP)的激光陀螺温度补偿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权值与阈... 激光捷联惯导系统上电启动时,陀螺受温度影响其零偏会经历快速变化到逐渐稳定的过程,影响惯导系统应用精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反向传播神经网络(PSO-BP)的激光陀螺温度补偿方法,利用粒子群算法寻找神经网络模型的最优权值与阈值,以温度和温度梯度作为自变量,建立陀螺零偏输出的补偿模型。激光惯导系统工作温度范围内的温度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算法相比,所提出的PSO-BP神经网络模型的速度提高了4倍,模型拟合精度更高,且避免了反向传播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题。经过粒子群-反向传播算法补偿后,陀螺零偏稳定性相比温补前提高了60%,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陀螺仪 粒子群算法 神经网络算法 零偏温度误差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