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程超 朱玉昌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3-86,共4页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 目的:研究零余子皂甙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及零余子皂甙的TEAC值。方法:分别采用DPPH、ABTS、Fe2+-H2O2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进行零余子皂甙的抗氧化作用。结论:零余子皂甙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中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随着皂甙浓度的增加而下降,对超氧自由基清除率达到50%的零余子皂甙浓度为60.34mg/L,其总体抗氧化值即TEAC值随着皂甙的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二者具有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皂甙 DPPH TEAC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余子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及测定方法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伟 程超 +1 位作者 莫开菊 汪兴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2-156,共5页
本研究主要采用析因试验对零余子多酚类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多酚类物质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采用FC法测定时,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3%,乙醇与盐酸比为98.3:1.7,提取温度为82.5℃... 本研究主要采用析因试验对零余子多酚类的最佳提取工艺进行了探讨,同时比较了多酚类物质的两种不同测定方法的差异。实验结果发现:采用FC法测定时,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5.3%,乙醇与盐酸比为98.3:1.7,提取温度为82.5℃,料液比1:30,此时多酚得率为11.1615mg/g。采用普鲁士蓝法检测时,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醇酸比为97.6:2.4,提取温度为96℃,料液比1:30,此时零余子多酚的最高得率为4.4503mg/g。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零余子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略有不同,而且最高得率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多酚 提取 析因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棍山药及其零余子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薛建平 祝红蕾 尧俊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8-269,共2页
对怀山药道地产区的铁棍山药及其零余子中淀粉、脂肪、氨基酸和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铁棍山药中淀粉和灰分含量高于零余子,而零余子中脂肪、总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山药。山药零余子营养成分丰富,值得进一... 对怀山药道地产区的铁棍山药及其零余子中淀粉、脂肪、氨基酸和灰分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铁棍山药中淀粉和灰分含量高于零余子,而零余子中脂肪、总氨基酸以及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高于山药。山药零余子营养成分丰富,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铁棍山药 零余子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盛玮 薛建平 谢笔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2-94,共3页
研究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评价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实验结... 研究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还原能力和对化学模拟体系中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及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评价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怀山药零余子提取物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零余子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效唑和矮壮素破除山药零余子休眠的效应 被引量:10
5
作者 龙雯虹 肖关丽 +2 位作者 王琼 沙本才 郭华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56-59,共4页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000mg·L-1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mg·L-1PP333水培采后60d的山药零余... 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矮壮素(CCC)水溶液处理不同休眠期的山药零余子,研究PP333和CCC打破休眠的效果。结果表明,0.1~1000mg·L-1PP333都不能打破刚收获的山药零余子的休眠。0.1~100mg·L-1PP333水培采后60d的山药零余子,第30天时发芽率(41.3%~61.8%)显著高于对照,第45天时1、10mg·L-1PP333两个处理的发芽率分别为92.5%和97.5%,显著高于0.1、100mg·L-1PP333处理和对照。10、100mg·L-1PP333浸泡采后60d的零余子24h后进行沙培,也能显著促进零余子发芽。0.1~1000mg·L-1CCC浸泡采后60d的零余子24h后进行沙培,不能促进发芽。0.1mg·L-1CCC水培采后90d的零余子,第30天时零余子的发芽率为60.0%,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说明,1~10mg·L-1PP333水培能显著打破采后60d的零余子休眠,PP333的处理效果优于C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矮壮素 山药 零余子 休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山药零余子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11
6
作者 滕井通 高翔 +3 位作者 薛建平 李紫薇 张爱民 盛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1期10817-10818,10877,共3页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其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对照品,浓度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液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7 nm处对怀山药及其零余子的皂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怀山药中薯蓣...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其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方法]以齐墩果酸为标准对照品,浓度5%香草醛-冰醋酸和高氯酸混合液为显色剂,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547 nm处对怀山药及其零余子的皂苷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怀山药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0.016 4%,怀山药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含量为0.021 3%,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46%,RSD为1.36%;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略高于怀山药。[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怀山药零余子中薯蓣皂苷元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零余子 皂苷 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余子粗多糖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 被引量:5
7
作者 任佳丽 黄仁贵 李忠海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153,共5页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零余子粗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超声功率与提取时间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提...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零余子粗多糖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液料比、超声功率与提取时间对粗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方法设计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获得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8∶1(mL/g)、超声功率760 W、提取时间23 min,粗多糖得率可达60.68%,与预测值相对误差为2.03%,结果表明预测值与试验值之间具有良好的拟合度,采用响应面法对零余子多糖超声波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合理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多糖 零余子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怀山药零余子尿囊素的含量 被引量:4
8
作者 滕井通 薛涛 +2 位作者 薛建平 张爱民 盛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7期2912-2912,2928,共2页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尿囊素为标准对照品,采用HPLC法在波长224 nm处对怀山药及零余子的尿囊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5%,RSD为1.29%;怀山药中尿囊素含量为0.533%,怀山药零余子... [目的]测定怀山药及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方法]以尿囊素为标准对照品,采用HPLC法在波长224 nm处对怀山药及零余子的尿囊素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8.35%,RSD为1.29%;怀山药中尿囊素含量为0.533%,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为0.848%;零余子中尿囊素含量略高于怀山药。[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用于怀山药零余子中尿囊素成分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怀山药 零余子 尿囊素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零余子EMS诱变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南怀林 王耀琴 +2 位作者 刘建平 王小兵 张峰 《农学学报》 2021年第9期7-10,共4页
旨在确定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晋山药1号’的零余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EMS溶液和浸泡时间对零余子进行诱变处理,对处理后的零余子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EMS溶液浓度小于0.5%,山药零余子... 旨在确定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和时间。以‘晋山药1号’的零余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EMS溶液和浸泡时间对零余子进行诱变处理,对处理后的零余子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EMS溶液浓度小于0.5%,山药零余子的浸泡时间小于18 h,出苗率、成苗率、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不变;浸泡时间大于18 h而小于36 h时,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而变异率的趋势不变。EMS溶液浓度大于0.5%小于0.9%,且浸泡时间小于24 h,出苗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趋势上升。EMS溶液浓度等于0.9%,浸泡时间等于24 h,出苗率约为50%。EMS溶液浓度大于0.9%,浸泡时间大于30 h,变异率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综上,EMS诱变山药零余子的最佳处理浓度为0.9%、浸泡时间24~30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山药1号零余子 甲基磺酸乙酯(EMS) 诱变 浸泡时间 出苗率 成苗率 变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Co-γ射线对山药零余子的辐射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艳芝 徐祥文 +1 位作者 王淑霞 马井玉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54-56,60,共4页
以4个山药品种的零余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并调查统计各处理的出苗率及地下小块茎的重量。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吸收剂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也逐渐增大,出苗率下降;出苗率与辐射吸收剂量呈一元一... 以4个山药品种的零余子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并调查统计各处理的出苗率及地下小块茎的重量。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吸收剂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也逐渐增大,出苗率下降;出苗率与辐射吸收剂量呈一元一次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为:Y=-a X+b(a>0,b>0);不同吸收剂量处理对山药M2代块茎的效应品种间表现不同:辐射可以增加嘉祥细毛长山药地下块茎的长度,增加横截面直径,提高单株重;辐射对米山药块茎长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18 000 rad处理的单株重明显增大;随辐射剂量增加牛腿山药地下块茎重量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辐射对铁棍山药地下块茎的影响无明显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零余子 60Co-γ射线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零余子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选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2期13975-13976,14051,共3页
研究了山药零余子愈伤组织的出愈方式、不同愈伤组织的细胞形态以及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零余子不同部位诱导出2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其细胞大小和形态差别较大;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出愈率和分... 研究了山药零余子愈伤组织的出愈方式、不同愈伤组织的细胞形态以及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零余子不同部位诱导出2种不同类型的愈伤组织,其细胞大小和形态差别较大;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愈伤组织出愈率和分化速度的影响是不同的,以6-BA 2 mg/L+NAA 2 mg/L处理的零余子出愈率最高,分化速度最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零余子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利川山药零余子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正茂 张振伟 阚玲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18年第9期71-76,共6页
湖北利川山药零余子含有丰富的皂苷,研究其皂苷的提取工艺对指导其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用薯蓣皂苷为标准对照... 湖北利川山药零余子含有丰富的皂苷,研究其皂苷的提取工艺对指导其开发利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浸提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浸提时间等四个因素对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用薯蓣皂苷为标准对照品,使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在544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度确定样品皂苷含量。结果表明:主要的四个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料液比>浸提时间。通过对正交试验结果的分析得到零余子皂苷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7h、浸提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9。验证试验表明,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得到的湖北利川山药零余子皂苷提取率最大,达到0.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利川山药 零余子 皂苷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零余子直接播种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南怀林 刘建平 +3 位作者 王耀琴 高钰锋 任海昕 王小兵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2期226-228,共3页
本文作者从零余子的选择、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用零余子直接播种达高产的栽培方法,为山药种植产业发展探索新的途径。
关键词 山药 零余子 直接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播种零余子当年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4
作者 郎德山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9-100,共2页
寿光农户栽培山药采用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不仅节约用种,当年即可获得高产,而且山药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幼嫩,商品性好,深受当地菜农青睐。山药的繁殖材料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零余子,在生产中常用前两者作为山药播种材料,零... 寿光农户栽培山药采用零余子作为播种材料,不仅节约用种,当年即可获得高产,而且山药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幼嫩,商品性好,深受当地菜农青睐。山药的繁殖材料有山药栽子、山药段子、零余子,在生产中常用前两者作为山药播种材料,零余子第1年作为繁殖材料,第2年用作播种材料。近几年来,山东寿光菜农直接播种零余子,节约了播种材料,且山药当年就可获得高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零余子生产的山药外表根毛少,肉质洁白幼嫩,商品性好,深受当地菜农青睐。目前1/4~1/3的山药种植户采用零余子和山药栽子轮流作为播种材料,播种零余子生产山药的效益与种植山药栽子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播种材料 零余子 山药 繁殖材料 经济效益 商品性 种植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的快速繁殖及零余子的离体诱导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晓琴 梁国鲁 《西南园艺》 2003年第2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薯蓣 快速繁殖 零余子 离体诱导 山药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的鉴别
16
作者 刘冰 吴方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期1377-1378,1389,共3页
[目的]对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和HPLC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4.6 mm×250 mm,5μm);以无水甲醇-浓度0.1%磷酸溶液(55∶45,V/V)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检测波... [目的]对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和HPLC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4.6 mm×250 mm,5μm);以无水甲醇-浓度0.1%磷酸溶液(55∶45,V/V)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粉末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0.082%,而黄独零余子未检出延胡索乙素成分,证明黄独零余子中不含延胡索乙素。[结论]市场上出售的黄独零余子不能替代延胡索作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CORYDALIS RHIZOMA) 黄独零余子(Dioscorea bulbifera L.) 延胡索乙素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零余子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0
17
作者 毛瑜 龙远春 +2 位作者 邓泽元 张兵 李红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173-179,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研究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零余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到微波提取零余子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微波提取的零余子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分别研究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对零余子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提取量的影响。通过响应曲面法,进一步优化得到微波提取零余子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对微波提取的零余子黄酮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0%,液料比30∶1 m L/g,微波功率320 W,微波时间37 s,得到黄酮提取量为6.95 mg QE/g DW,与软件得出预测值6.90 mg QE/g DW相差0.7%,说明采用响应曲面法得到的模型回归性良好拟合度高,可用于零余子黄酮提取量的预测。且此方法提取出的零余子黄酮表现出比VC相近甚至更强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 黄酮 微波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余子淀粉及其淀粉糊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晓尚 李伟 +2 位作者 向俊 但悠梦 程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6-169,182,共5页
对零余子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淀粉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山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零余子淀粉颗粒呈卵圆形,支链淀粉含量大于直链淀粉,X-射线衍射表明,零余子与山药淀粉均为C型晶体结构,结晶度分别为32.02%和34.32%。DTG曲线... 对零余子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淀粉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山药淀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零余子淀粉颗粒呈卵圆形,支链淀粉含量大于直链淀粉,X-射线衍射表明,零余子与山药淀粉均为C型晶体结构,结晶度分别为32.02%和34.32%。DTG曲线分析表明,零余子、山药淀粉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11.3℃和313.8℃。零余子和山药淀粉糊液为非牛顿流体,剪切使糊液变稀,淀粉糊的动态流变行为表现为低剪切速率对两种淀粉糊凝胶特性影响不大,当剪切速率大于80r·s-1时,升温会导致淀粉糊由凝胶向溶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余子淀粉 山药淀粉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热重分析 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及零余子酸、酶处理淀粉的理化性质 被引量:6
19
作者 许巍萍 李伟 +1 位作者 云杉杉 程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118-121,共4页
利用酸和淀粉酶、糖化酶分别处理山药及零余子淀粉,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变仪等测定不同处理组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山药和零余子原淀粉颗粒较为完整,没有裂缝,呈卵圆形,表面光滑;酶、酸处理均会导致淀粉降解,酸处理淀粉表... 利用酸和淀粉酶、糖化酶分别处理山药及零余子淀粉,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及流变仪等测定不同处理组淀粉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山药和零余子原淀粉颗粒较为完整,没有裂缝,呈卵圆形,表面光滑;酶、酸处理均会导致淀粉降解,酸处理淀粉表面破坏最为严重;零余子原淀粉、酸处理和酶处理的淀粉结晶度分别为32.02%、27.02%和31.13%,而山药原淀粉、酸处理和酶处理淀粉结晶度分别为34.32%、29.27%、33.55%。淀粉糊透光率、凝沉百分比表明零余子原淀粉最易老化,流变特性表明不同处理组的淀粉均具有弱凝胶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零余子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流变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P-MS法测定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19种无机元素含量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蕊 杨珂 +1 位作者 杨惠辛 陈随清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1-146,共6页
建立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方法,并对其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比较。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建立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无机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分析方法,并对其中无机元素进行分析比较。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法测定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山药、山药皮和零余子中含量较高的无机元素为K、P、Mg、Fe、Al、Zn;其中重金属元素Pb、Cd、As、Hg、Cu均符合限量标准;方差分析表明山药皮中大多数无机元素与山药和零余子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而山药与零余子之间是显著性差异。山药皮和零余子与山药一样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山药皮 零余子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 无机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