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新方法制造高强度钢零件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桂兰 符友恒 +1 位作者 梁立业 张海鸥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4-26,34,共4页
利用研究室自主研发的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系统,无模直接成形出熔铸成形性和可焊性极低的45钢大壁厚差高强度零件,并在自由熔积和微铸轧复合两种工艺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测试了45钢试样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熔... 利用研究室自主研发的电弧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系统,无模直接成形出熔铸成形性和可焊性极低的45钢大壁厚差高强度零件,并在自由熔积和微铸轧复合两种工艺条件下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测试了45钢试样的组织特征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熔积成形相比,微铸轧复合工艺将晶粒粒度由5.5级细化至12.0级,抗拉强度提高31.3%,屈服强度提高68.8%,平均硬度提高10.9%;与熔模铸造相比,微铸轧复合工艺将抗拉强度提高58.4%,屈服强度提高107.7%。因此,微铸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将为难成形加工材料高强韧金属零件的低成本优质短流程制造提供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积 微区轧制 复合增材成形 强度零件 组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纺精梳机分离罗拉连杆驱动机构动力学仿真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清国 巫鳌飞 +1 位作者 任家智 陈宇恒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7-204,共8页
为提高棉纺精梳机的使用寿命及生产运行可靠性,避免精梳机在长期高速运转条件下各零件的疲劳、磨损、断裂等造成的生产事故问题。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分别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出了不... 为提高棉纺精梳机的使用寿命及生产运行可靠性,避免精梳机在长期高速运转条件下各零件的疲劳、磨损、断裂等造成的生产事故问题。利用Solid works软件建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三维模型并导入Adams软件分别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仿真,得出了不同速度条件下分离罗拉驱动机构各零件铰接点在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受力分布曲线;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各零件赋予材料属性并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各零件在一个运动周期内不同速度下的最大应力。结果表明:当精梳机速度为500钳次/min及以下时,一个运动周期内的分离罗拉驱动机构各零件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400 MPa),材料强度满足生产条件;当精梳机速度依次提高到600和700钳次/min后,定时调节盘的最大应力(415.98 MPa)较500钳次/min时分别增大40.55%和79.1%,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400 MPa),该零件有疲劳、磨损、断裂的风险,易故障停车并造成生产事故。在JSFA588型精梳机上按照零件设计要求进行了制造、装配及生产试验,进一步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纺 精梳机 分离罗拉连杆驱动机构 铰接点受力 零件强度 动力学仿真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在共模故障的载荷均担共载冗余系统的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孔凡凡 孙有朝 王伟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287-1291,共5页
共模故障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使其失效概率大于预测值一、两个或者更高的数量级。笔者在分析了共模故障相关性及传统可靠性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以零件强度和环境载荷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背景,讨论了载荷均担共载冗余... 共模故障的存在极大地降低了冗余系统的可靠度,使其失效概率大于预测值一、两个或者更高的数量级。笔者在分析了共模故障相关性及传统可靠性模型局限性的基础上,以零件强度和环境载荷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为背景,讨论了载荷均担共载冗余系统的失效机理,建立了载荷随零件失效数增加而增大的载荷均担共载冗余系统的可靠性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系统零件之间的相关性,把零件失效看成独立失效和共模失效相互作用的结果,将系统可靠度定义为零件强度最大次序统计量大于载荷的概率。以四零件组成的载荷均担共载冗余系统为例,研究了系统可靠度随零件失效数的变化规律,并运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系统 载荷均担 共模故障 最大次序统计量 系统可靠性 零件强度 环境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