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朱玉 朱祯 徐鸿林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9年第9期36-41,共6页
从雪花莲(Galanthusnivails) 叶片中分离出了长度为484bp 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cDNA,包含了完整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编码序列。通过限制性酶切图谱及DNA序列分析, 从中筛选出5 种核苷酸且氨基酸序列均有... 从雪花莲(Galanthusnivails) 叶片中分离出了长度为484bp 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cDNA,包含了完整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编码序列。通过限制性酶切图谱及DNA序列分析, 从中筛选出5 种核苷酸且氨基酸序列均有差别的外源凝集素基因GNA11、GNA12、GNA13、GNA14和GNA15。将这5 个克隆与6个已报道的序列进行比较, 发现其中GNA14 与GNA15同源性最高,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80% 和962% , LECGNA1 与GNA11 同源性最低, 它们之间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73% 和65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 外源凝集 基因家族 RT-PCR 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在水稻保持系上的转化 被引量:4
2
作者 牛芝霞 朱祯 +5 位作者 李艳萍 吴茜 邹美智 牛景 孙海波 周维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2期1-4,共4页
通过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与潮霉素抗性基因(Hyg)构建到同一表达载体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导入粳稻保持系中,通过PCR方法和潮霉素抗性筛选,检测该基因的导入情况,发现部分克隆植株只具有单一潮霉素抗性... 通过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与潮霉素抗性基因(Hyg)构建到同一表达载体上,利用基因枪转化方法,把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导入粳稻保持系中,通过PCR方法和潮霉素抗性筛选,检测该基因的导入情况,发现部分克隆植株只具有单一潮霉素抗性,需要结合抗虫性测定来确定GNA基因的导入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外源凝集基因 水稻 保持系 遗传转化 潮霉抗性基因 基因 PCR方法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雪花莲凝集素酶基因枸杞对蚜虫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罗青 巫鹏举 +3 位作者 李晓莺 贝盏临 曲玲 曹有龙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5-67,共3页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导入枸杞叶片,获得了完整的转基因植株。对36个经PCR检测为阳性的转基因株系进行了两年抗蚜虫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蚜口密度抑制率在13.19%-95.4%,平均蚜口密度抑制率为78.59%。
关键词 枸杞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 转化 蚜虫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转化新疆甜瓜抗蚜虫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钟俐 李群 李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6-560,共5页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新疆甜瓜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对影响转化频率的不同因素,即:抗生素浓度、预培养有无及感染时菌液的不同处理、外植体与农杆菌的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导入四日龄甜瓜...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新疆甜瓜进行了遗传转化研究,对影响转化频率的不同因素,即:抗生素浓度、预培养有无及感染时菌液的不同处理、外植体与农杆菌的感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导入四日龄甜瓜子叶外植体,获得了卡那霉素的抗性植株。移栽成活并生长良好。卡那霉素抗性鉴定及转化株总DNA的PCR分析表明,GNA基因已整合到甜瓜的基因组中。初步抗蚜虫实验证明,转基因甜瓜有一定的抗棉蚜幼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雪花凝集基因 农杆菌介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烟草的遗传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柴红梅 姚春馨 +1 位作者 张绍松 黄兴奇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B05期66-68,共3页
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取代GUS基因正向插入到Ti质粒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之下,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NA,并将其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该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红花大金元,得到卡那霉素抗性植株159株,PCR检测表明其中102株为... 将雪花莲凝集素基因(GNA)取代GUS基因正向插入到Ti质粒载体pBI121的35S启动子之下,构建成植物表达载体pBI121/GNA,并将其导入农杆菌LBA4404中。通过该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红花大金元,得到卡那霉素抗性植株159株,PCR检测表明其中102株为阳性。对8株PCR阳性植株进行了抗蚜虫生物活性检测,抑制蚜虫密度为2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凝集 基因 GNA 植物 表达载体 蚜虫 生物活性 烟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凝集素在转基因蔬菜中的抗虫性
6
作者 孙志宏 邓振山 李延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41-1142,共2页
综述了雪花莲凝集素的结构、特性、杀虫机理以及在转基因蔬菜中抗虫性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雪花凝集 基因植物 蔬菜 抗虫性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槐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及抗蚜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英 甘敬 +2 位作者 尹伟伦 朱祯 王华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1-55,F0003,共6页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导入国槐叶片,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na基因已经整合进入国槐基因组中。凝血活性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表现出一定的凝血活性,对照未转...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gna)导入国槐叶片,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经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和Southern blot检测证实,gna基因已经整合进入国槐基因组中。凝血活性检测表明,大部分转基因植株表现出一定的凝血活性,对照未转化植株的凝血活性很低。室内离体叶片虫试试验进一步证明,转基因植株较非转基因植株有一定的抗蚜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 雪花凝集 槐蚜 根癌土壤农杆菌 基因转化 虫口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花莲凝集素抗虫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忠 叶恭银 胡萃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97-201,共5页
本文就雪花莲凝集素的杀虫机理、杀虫活性、及其对天敌昆虫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了着重介绍,并讨论了转雪花莲凝集素基因植物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前景。
关键词 雪花凝集 杀虫活性 基因作物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凝集素在作物转基因中的利用现状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员春 马维亮 +1 位作者 宋晓华 林志珊 《宁夏农林科技》 2010年第3期60-62,共3页
简述了几种代表性植物凝集素在作物转基因中的研究利用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植物凝集 基因 雪花凝集 半夏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抗虫基因优良籼型恢复系的获得及其外源基因的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马炳田 李平 +1 位作者 朱祯 周开达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用基因枪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gna )转移到优良籼型杂交稻恢复系蜀恢 5 2 7中 ,通过 PCR、PCR- South-ern blotting和 Southern blotting等分子方法检测证明 ,外源基因已稳定遗传到转基因第三代 (T2 )。转基因第一代植株 (T0 )在... 用基因枪法将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 (gna )转移到优良籼型杂交稻恢复系蜀恢 5 2 7中 ,通过 PCR、PCR- South-ern blotting和 Southern blotting等分子方法检测证明 ,外源基因已稳定遗传到转基因第三代 (T2 )。转基因第一代植株 (T0 )在株高和结实率上与相应的组培、种子实生苗植株相比 ,发生明显的不可遗传的变异。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 ,转基因植株恢复到与对照植株一致。还讨论了 DNA微量提取法在转基因后代筛选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抗虫基因优良籼型恢复系 外源基因 遗传稳定性 基因水稻 雪花外源凝集基因 DNA微量提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蚜虫转基因枸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罗青 曲玲 +1 位作者 曹有龙 许兴 《宁夏农林科技》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选用对蚜虫具有明显抗性的基因———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 ,用宁杞 1号的幼叶、幼茎、幼根与携带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 ,将其转移到含有 6-BA0 .5mg/L +NAA 1mg/L +60mg/L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 ,10~ 15d后将诱导产生的... 选用对蚜虫具有明显抗性的基因———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 ,用宁杞 1号的幼叶、幼茎、幼根与携带质粒的农杆菌共培养后 ,将其转移到含有 6-BA0 .5mg/L +NAA 1mg/L +60mg/L卡那霉素的MS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 ,10~ 15d后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 6-BA0 .5mg/L十NAA0 .0 1mg/L +60mg/L卡那霉素的MS分化培养基中 ,培养 2 0~ 30d ,在侵染外植体的愈伤组织上出现小芽 ,当芽长到 1.5~ 2cm时将其切下转入 6-BA0 .0 1mg/L +NAA0 .2mg/L +30mg/L卡那霉素的MS生根培养基中进一步筛选并使转化体生根 ,获得完整的抗蚜虫转基因枸杞。将获得的完整植株进行PCR分析检测 ,发现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枸杞植株染色体上 ,片段大约在 50 0Pb ,其转化率为 6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遗传转化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 蚜虫 抗性基因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枸杞研究中的问题探讨 被引量:6
12
作者 曲玲 吴博 +1 位作者 曹有龙 罗青 《宁夏农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25-27,共3页
应用农杆菌介导 ,将外源基因雪花莲凝集素酶基因导入枸杞细胞 ,获得新的抗蚜虫品种。
关键词 枸杞 基因转化 蚜虫 抗性品种 雪花莲外源凝集素酶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A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遗传转化甘蔗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晓娜 冯翠莲 张树珍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6期887-893,共7页
利用经人工改造的gna基因分别与Ubi、Rbcs启动子组合,构建抗虫植物表达载体pUNG和pRN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甘蔗愈伤组织,经PPT筛选和PCR检测,获得Ubi-gna转基因植株124株,Rbcs-gna转基因植株35株。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RT-PCR检测,初... 利用经人工改造的gna基因分别与Ubi、Rbcs启动子组合,构建抗虫植物表达载体pUNG和pRNG,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甘蔗愈伤组织,经PPT筛选和PCR检测,获得Ubi-gna转基因植株124株,Rbcs-gna转基因植株35株。对部分转基因植株进行RT-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经整合到甘蔗基因组中,并得到有效表达;对RT-PCR阳性植株进行GNA(植物外源凝集素)活性测验,结果表明,甘蔗叶片表达的凝集素可以使健康公鸡的红细胞凝集,初步证明表达的GNA具有正常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凝集 GNA基因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粳稻抗虫转基因保持系的研究
14
作者 李艳萍 牛芝霞 +5 位作者 邹美智 孙海波 周维 牛景 朱祯 徐鸿林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以优质粳稻保持系早花二B为受体,获得了含有GNA和Hyg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对T2产生的6个纯合株系进行多代潮霉素筛选、PCR分子检测及稻飞虱接种鉴定,表明标记基因在受体中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且一经纯合不再分离;而目... 利用基因枪转化法,以优质粳稻保持系早花二B为受体,获得了含有GNA和Hyg基因的转基因植株。对T2产生的6个纯合株系进行多代潮霉素筛选、PCR分子检测及稻飞虱接种鉴定,表明标记基因在受体中稳定遗传,并高效表达,且一经纯合不再分离;而目的基因表达效果不一样,只有T-10(克隆号A5-32)表达效果最好,其抗虫性达到中抗(MR)以上水平,比受体抗性(S)明显提高。将转基因保持系与不育系早花二A回交,获得的转基因不育系高抗潮霉素,且抗性也完全纯合,表明转基因保持系的抗性基因已转化到不育系中,并得到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基因保持系 雪花外源凝集基因 潮霉抗性基因 抗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转GNA基因后代对褐飞虱的抗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左示敏 张平 +4 位作者 祝树德 陈宗祥 田文忠 朱祯 潘学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5,共5页
利用改进的稻飞虱抗性鉴定技术和程序 ,对转GNA基因的水稻后代进行了连续世代 (T0 ~T3)的抗性鉴定 ,获得1 7份优良抗性纯合系 ,其抗性多数介于抗虫对照 (IR36 )与各自受体亲本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转基因材料R5 0 7、R81 8与各受... 利用改进的稻飞虱抗性鉴定技术和程序 ,对转GNA基因的水稻后代进行了连续世代 (T0 ~T3)的抗性鉴定 ,获得1 7份优良抗性纯合系 ,其抗性多数介于抗虫对照 (IR36 )与各自受体亲本之间。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转基因材料R5 0 7、R81 8与各受体亲本间在稻飞虱抗性水平上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它们与抗性对照IR36之间也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其中 3个R5 0 7的抗性纯系 (R5 0 7G 3 1、R5 0 7G 7 4、R5 0 7G 3 2 )与IR36间无显著差异 ,根据其受害级别 ,R5 0 7G 3 1被认为已达到抗的水平 ,其余 1 6份抗性纯系均属于中抗水平。对R5 0 7转基因后代而言 ,同一转化子内不同纯系间的抗性水平无显著差异 ,而R81 8的转基因后代中 ,同一转化子内不同纯系间的抗性出现了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R5 0 7的各个转化子间以及R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GNA基因 褐飞虱 基因 抗性鉴定 雪花凝集 抗虫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sGNA基因小麦农艺性状评价与抗蚜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陈建 买寅生 +5 位作者 付彦博 段晓亮 许兰杰 吕延华 尤明山 梁荣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3-510,共8页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遗传表达的稳定性、转基因小麦农艺性状和抗蚜效果,为转基因小麦商品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10年度在北京市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田间调查转基因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等各种农艺性状和田间的抗... 【目的】研究外源基因遗传表达的稳定性、转基因小麦农艺性状和抗蚜效果,为转基因小麦商品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于2009/10年度在北京市进行转基因安全评价中间试验,田间调查转基因小麦生长发育、形态特征等各种农艺性状和田间的抗蚜虫效果,并与室内抗蚜鉴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4代转s GNA基因小麦株系2-5、3-7、3-20和5-20均为纯合株系。在田间栽培条件下,个体生长发育正常,生长发育各个阶段所需的天数与对照基本一致,生长特性没有发生变化;但转基因小麦在株高、分蘖数、小穗数、不育小穗数等性状上与对照存在差异,千粒重和小穗数达到了显著水平。这4个株系都具有抑蚜效果,麦蚜虫口密度抑制率2.3%-48.3%。在转基因株系单分蘖上着生的蚜虫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结论】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表现正常,外源基因能够稳定遗传和表达,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株系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蚜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小麦 中间试验 人工合成雪花凝集(s GNA) 农艺性状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