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
1
作者 肖丹 宋维国 +1 位作者 严志飞 李昌元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0-463,共14页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 湖南雪峰弧形构造带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之江南古陆(江南造山带)西段,是湖南乃至华南地区最重要的金矿成矿区带之一。本文基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通过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学、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来源、矿床共生组合等多方面研究,对区域金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机制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并探讨区内金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具有造山型金矿特征,主要赋矿于前寒武系中,受不同规模、序次脆性-韧性剪切带控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元古界,可能有深源物质加入,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成矿过程中有岩浆或深源流体叠加,后期大气降水加入。区内金矿形成与造山带的形成演化密切相关,成矿作用经历了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构造演化-富金地层形成,加里东陆内造山-金成矿第一次高峰期,印支晚期陆内造山运动第二次金成矿期。该研究成果对丰富区内金矿成矿理论、开展区内下一步金矿勘查评价、助力湖南万亿矿业产业集群发展,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金矿资源保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地质背景 成矿规律 矿床成因 成矿模式 雪峰弧形构造带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沅陵—桃江地区金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娄元林 曾昊 +4 位作者 廖驾 陈澍民 陈坤 汪斯毓 杨桃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04-106,共3页
沅陵—桃江地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属江南造山带西南段,该带金矿资源潜力巨大,约90%以上的金矿床成带状横贯湘中分布,被誉为湖南的“金腰带”。该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众多,迄今为止陆续发现了沃溪、沈家垭、符竹溪、... 沅陵—桃江地区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属江南造山带西南段,该带金矿资源潜力巨大,约90%以上的金矿床成带状横贯湘中分布,被誉为湖南的“金腰带”。该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床类型众多,迄今为止陆续发现了沃溪、沈家垭、符竹溪、王家冲、板溪、陈家村、天明等二十余处金锑矿床(黄建中等,2020;柏道远等,20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成矿规律 找矿方向 沅陵—桃江地区 雪峰弧形构造带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典型金锑矿床成矿流体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周超 孙骥 +5 位作者 郭爱民 贾朋远 陆文 隗含涛 郭鼎 蔡毅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1-1259,共19页
古台山矿床和龙王江矿床是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颇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锑矿床。古台山金锑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而龙王江金锑矿床则距离白马山岩体较远。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入手,讨论了成矿流体的特征、来源... 古台山矿床和龙王江矿床是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颇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锑矿床。古台山金锑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而龙王江金锑矿床则距离白马山岩体较远。本文从流体包裹体和氢氧同位素研究入手,讨论了成矿流体的特征、来源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和显微测温表明,古台山矿床成矿期石英中包裹体以气液水两相包裹体和CO2-H2O三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在199~298℃,盐度集中在2.07%~11.46%NaCleqv;龙王江矿床成矿期石英中包裹体以气液水两相包裹体为主,均一温度集中在164~238℃,盐度集中在1.40%~8.41%NaCleqv。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古台山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主要为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流体;龙王江矿床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变质水。根据流体包裹体岩相学观察,结合显微测温,认为流体不混溶是导致古台山矿区矿质沉淀的主要机制;而龙王江矿区矿质沉淀很可能是温度和(或)压力的变化,或大气降水的加入(混合)所导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流体不混溶 古台山金锑矿床 龙王江金锑矿床 雪峰弧形构造带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弧形构造带变形特征及其与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胡能勇 权正钰 +1 位作者 潘莉 王甫仁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33-37,共5页
从宏观、微观构造入手,较详细地研究了雪峰弧形构造带(以下简称该带)的变形特征,认为它是一条发育于地壳相对较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进而总结了该带与金矿床(点)的关系,指出韧性剪切变形不仅形成了导矿通道和容矿空间,更主要的... 从宏观、微观构造入手,较详细地研究了雪峰弧形构造带(以下简称该带)的变形特征,认为它是一条发育于地壳相对较深层次的韧性剪切带。进而总结了该带与金矿床(点)的关系,指出韧性剪切变形不仅形成了导矿通道和容矿空间,更主要的是在它的成生演化过程中,促使了成矿物质的活化、迁移并在适当部位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弧形构造带 韧性剪切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观音堂锑矿床地质、地化异常特征及找矿远景分析
5
作者 章志明 陈澍民 +4 位作者 刘家军 黎长洲 韦少港 王明兴 吴金虹 《矿床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7-695,共19页
湖南观音堂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内,以往勘查工作均围绕NE走向的矿脉展开,而对近期发现的NWW走向矿脉研究尚属空白。文章旨在综合新地质事实基础上阐明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深化成矿规律认识,建立综合找矿模型,指导矿区深边部及外... 湖南观音堂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内,以往勘查工作均围绕NE走向的矿脉展开,而对近期发现的NWW走向矿脉研究尚属空白。文章旨在综合新地质事实基础上阐明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深化成矿规律认识,建立综合找矿模型,指导矿区深边部及外围锑矿勘探工作。文章针对区内地层、构造及矿体特征进行系统的野外调查,对成矿相关元素分析化验,综合分析其对成矿指示作用。调查研究显示,观音堂锑矿床赋矿地层主要为震旦系留茶坡组厚层硅质岩,金家洞组底部白云岩次之。矿石以辉锑矿为主,围岩蚀变类型包括褪色化、硅化、碳酸盐化、石墨化等。矿体分布严格受褶皱和断裂复合控制,轴向NE的宽缓背斜轴部及附近和NE、NWW向断裂为主要容矿空间。矿区内留茶坡组硅质岩Sb、Zn及金家洞组As、Sb、Pb、Zn元素存在明显富集特征;Sb与Cd、Zn元素具有良好亲缘性,共同构成最主要的指示元素,圈定出AS-1~AS-4共4个土壤元素组合异常。建立了硅质岩、白云岩赋矿,背斜轴部叠加NE/NWW断裂复合控矿,Sb高异常为指示的观音堂锑矿综合找矿模型。以上结果表明,观音堂锑矿为主要赋存于震旦系硅质岩中的典型裂隙充填型锑矿,褶皱和断裂叠加,尤其是与多期断裂叠加对锑矿勘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良好的虚脱空间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Sb、Cd、Zn致矿元素异常组合对寻找锑矿具有良好指示作用;矿区北东部溜溪坑以及南东部的赔机冲背斜具有良好找矿远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控矿 地化异常 找矿模型 找矿远景 雪峰弧形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通道地区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来自流体包裹体、H-O-S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5
6
作者 谢玉华 高华 +10 位作者 张哲 杨亮 柯新星 刘晓敏 罗建镖 刘琦 许坤林 刘继顺 王智琳 孔华 刘飚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1期74-89,共16页
通道地区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金锑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茶溪、金坑和黄垢3个中小型金矿床,矿脉发育在前寒武系浅变质地层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及H、O、S同位素分... 通道地区金矿床位于雪峰弧形金锑矿带西南段,主要包括茶溪、金坑和黄垢3个中小型金矿床,矿脉发育在前寒武系浅变质地层中,受断裂控制明显,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与蚀变岩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显微鉴定、流体包裹体测试及H、O、S同位素分析,对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物质来源进行约束。分析结果表明:成矿过程主要划分为2个阶段,一是石英+黄铁矿+毒砂+绢云母+金阶段;二是石英+绢云母+少量金阶段;其中茶溪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55~297℃,峰值为210~220℃,盐度[w(NaCl)]为4.9%~11.7%,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5~233℃,峰值为160~170℃,盐度为3.3%~9.7%;金坑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02~261℃,峰值为210~220℃,盐度为5.6%~10.1%,第二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4~203℃,峰值为150~160℃,盐度为3.8%~8.8%;黄垢矿区第一阶段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76~319℃,峰值为220~240℃,盐度为5.1%~11.7%;3个矿床中成矿流体的H-O同位素组成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一阶段δ^(18)O_(fluid)变化较小,分布在+4.95‰~+6.95‰之间,第二阶段δ^(18)O_(fluid)分布在+1.08‰~+1.38‰之间,而δD值变化较大,分布在-83‰~-33‰之间,因此第一阶段成矿流体为中温中低盐度的流体,来源以变质流体为主,可能有岩浆热液的叠加,第二阶段成矿流体为低温低盐度的流体,指示有大气水的混入。另外,黄垢矿区黄铁矿中的δ^(34)S值分布范围较广,为-15.79‰~+3.88‰;金坑矿区硫化物δ^(34)S值较为集中,为-5.02‰~+0.74‰。结合区域地层中S同位素组成与黄铁矿电子探针分析,认为载金硫化物硫源(δ^(34)S值接近零值)主要为深部岩浆,而不含金或含微量金的硫化物(δ^(34)S值为负值)来源于围岩地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弧形构造带 金矿床 石英流体包裹体 H-O-S同位素 流体特征 通道地区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古台山金锑矿床成矿流体He-Ar、Sr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深部找矿意义 被引量:15
7
作者 孙骥 周超 +5 位作者 陆文 郭爱民 肖荣 隗含涛 谭仕敏 贾朋远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9,共13页
古台山矿床是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颇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锑矿床。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赋存于南华系长安组和板溪群五强溪组。本文对古台山矿床载金矿物毒砂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和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铷、锶同位素... 古台山矿床是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颇具代表性的石英脉型金锑矿床。矿床位于白马山复式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赋存于南华系长安组和板溪群五强溪组。本文对古台山矿床载金矿物毒砂流体包裹体氦、氩同位素和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铷、锶同位素进行了分析。He-Ar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的3He/4He为0.011~0.038 Ra,40Ar/36Ar值为414.4~732.6,表明成矿流体主要为地壳流体,同时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Sr同位素分析显示,含矿石英流体包裹体87Rb/86Sr变化于0.013~0.956,87Sr/86Sr变化于0.72529~0.73245;利用前人获得的成矿年龄(223.6 Ma)进行了初始锶同位素组成的返算,获得其ISr-223.6变化于0.72360~0.73167,平均0.72744。通过与印支期白马山岩体、板溪群等相关地质体锶同位素组成对比,认为古台山矿床成矿流体不可能单独来源于岩浆,而是岩浆流体运移过程中与来自基底具有高锶同位素比值的碎屑岩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He-Ar同位素揭示矿区深部及周缘地区板溪群具有更好的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找矿 HE-AR同位素 SR同位素 成矿流体来源 古台山金锑矿床 雪峰弧形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找矿预测模型在湖南岳溪锑矿田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秦耀祖 吴伟成 +2 位作者 谢丽凤 欧鹏辉 黄小岚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28-40,共13页
分析各类地质找矿因子与矿体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合理高效的找矿预测模型,是优选找矿勘查靶区的关键。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之金锑钨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岳溪矿田,找矿前景良好。以岳溪断裂(F1)南部缓冲区、从Landsat8-OLI影像数据中提取... 分析各类地质找矿因子与矿体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合理高效的找矿预测模型,是优选找矿勘查靶区的关键。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中段之金锑钨多金属成矿带上的岳溪矿田,找矿前景良好。以岳溪断裂(F1)南部缓冲区、从Landsat8-OLI影像数据中提取的铁染及羟基蚀变信息及从地球化学勘探获取的Sb等10种元素含量作为地质找矿因子,分别构建了基于随机森林和支持向量机的分类预测模型。通过分析认为,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更为优异的预测功能,故选取该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成矿潜力制图。研究结果表明F1以南的缓冲区和地表的As、Sb含量,对矿体定位有较高的贡献;划分的成矿高潜力区,占研究区的7.69%,包含着98.60%的含矿单元,可优选为后续找矿勘查工作的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找矿因子 Landsat8-OLI影像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雪峰弧形构造带 岳溪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