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城市下垫面和雨污排放口监测方法的内江市建成区城市面源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军霞 罗彬 +4 位作者 秦承华 解淑艳 唐桂刚 吴鸿霁 罗晓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9-23,共5页
分别用基于城市下垫面和雨污排放口监测方法对内江市建成区城市面源进行3次全过程降雨监测。结果表明:(1)屋面5种污染物3次降雨的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平均值均低于其他监测点位。雨污排放口氨氮、总氮的浓度总体高于其他监测... 分别用基于城市下垫面和雨污排放口监测方法对内江市建成区城市面源进行3次全过程降雨监测。结果表明:(1)屋面5种污染物3次降雨的次降雨径流平均浓度(EMC)平均值均低于其他监测点位。雨污排放口氨氮、总氮的浓度总体高于其他监测点位。交通道路,尤其是交通主干道,由于受人类活动影响大,各种污染物浓度都普遍较高。(2)交通主干道的降雨初始冲刷效应(FFE)最明显,其次为一般道路、庭院、屋面;雨污排放口的FFE很不明显。(3)两种监测方法相对误差最大的是9月6日总磷的估算结果,为14.75%;两种监测方法所得的COD相对误差最大,为9.10%~14.30%,相对误差最小的为氨氮。(4)比例推算法与基于城市下垫面监测方法的相对误差为1.3%~19.2%;排放强度法与基于城市下垫面监测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7%~2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面源 面源监测 城市下垫面 雨污排放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