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建筑室外雨水集用与景观工程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胜永 王丽 周馨艳 《山东林业科技》 2015年第6期94-96,共3页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相关内容和研究现状,对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对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的的必要性做了充分探讨。提出了在绿色建筑中应将雨水集用相关技术措施与建筑单元的其他要素有机结合、综合考虑,期望为山东地区...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相关内容和研究现状,对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的意义进行了论述,对绿色建筑雨水集用的的必要性做了充分探讨。提出了在绿色建筑中应将雨水集用相关技术措施与建筑单元的其他要素有机结合、综合考虑,期望为山东地区绿色建筑雨水集用提供设计依据和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建筑 雨水集用 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坝上地区集雨储水替代地下水灌溉大棚作物的供水系统选配
2
作者 孙萌萌 张继宗 +1 位作者 张立峰 李会彬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8-228,共11页
河北省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但该地区的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主要为地下水,尤其是塑料大棚作物完全依赖地下水灌溉,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并响应... 河北省坝上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但该地区的蔬菜、马铃薯等经济作物的灌溉用水主要为地下水,尤其是塑料大棚作物完全依赖地下水灌溉,导致了地下水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并响应国家关于“两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的需求,以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大棚芸豆生产为例,探讨了一种基于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的替代灌溉方案。采用了水量平衡原理并通过Python建模来评估不同类型的雨水集蓄利用系统(简易水库、镀锌板水库、玻璃钢水库)在不同地下水补灌量下的成本效益。结果表明:在80%保证率年份的分年度降水量情景下,以480 m^(2)普通大棚芸豆全额地下水灌溉的成本作为参照,则棚膜集雨水源下的简易水库、镀锌板水库和玻璃钢水库的经济库容分别为14.4、9.7、4.8 m^(3),地下水替代率分别为76.4%、67.5%、48.8%,均存在弃用水量。该地区建设棚膜集雨-储水灌溉系统不仅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而且还能大幅替代地下水灌溉,减轻当地水资源压力。同时,将棚膜和其他径流面收集到的雨水重新注入地下水中,有助于维持地下水水位的稳定,达到生态高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系统 库容成本 大棚生产 替代地下水 供水系统 河北省坝上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概述
3
作者 张晓静 王晓斌 +1 位作者 刘兴梅 陈媛媛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4期4-6,48,共4页
雨水集蓄利用可有效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文章总结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从适用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北方地区常见的各类集雨贮存设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其独... 雨水集蓄利用可有效缓解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紧缺形势。文章总结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发展历程,对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进行了概述,并从适用条件、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方面客观分析了北方地区常见的各类集雨贮存设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有其独特优势,有待在农业灌溉和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加强实施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 发展历程 雨贮存设施 雨水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集蓄利用的环境效应及研究展望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勇 王超 +1 位作者 朱亮 戴连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4期18-21,25,共5页
由于地表水污染和地下水超采问题的突现 ,越来越显示出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在研究当前国内外雨水利用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农业雨水集蓄和城市雨水集蓄产生的环境效应。同时根据雨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 环境效应 农业雨水 城市雨水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SCS-CN水文模型和GIS确定雨水集蓄工程的位置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红雷 王秀茹 +1 位作者 王希 姜丽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08-114,F0004,共8页
针对北京西部清水河上游山区生产生活用水日趋紧张的问题,该文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TM影像、土壤和质地图及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数据,结合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曲线数法计算径流量,根据雨水集蓄工程技术规范构建了... 针对北京西部清水河上游山区生产生活用水日趋紧张的问题,该文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TM影像、土壤和质地图及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数据,结合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曲线数法计算径流量,根据雨水集蓄工程技术规范构建了雨水集蓄工程位置选择约束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坡度、径流潜力及集水路径的空间及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和邻域分析,得到适宜的雨水集蓄工程位置。主要结果如下:适宜修建蓄水坑塘的面积4.24km2、蓄水池位置46处、拦水坝位置50处、大口井位置53处、适宜庭院集雨区的面积4.95km2。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及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模型 水文学 水资源 雨水蓄工程 SCS-CN模型 约束 适宜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玲 杨明金 +1 位作者 李庆东 陈建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0,24,共3页
在对雨水集蓄、雨水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雨水集蓄策略以及与雨水利用相适合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提出了一典型的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丘陵地区雨水利用效率,从... 在对雨水集蓄、雨水利用技术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丘陵地区的自然、地形和经济条件,确定了合理的雨水集蓄策略以及与雨水利用相适合的灌溉方式和灌溉制度,提出了一典型的雨水集蓄利用灌溉系统。该系统能够提高丘陵地区雨水利用效率,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雨水 综述 雨水利用 丘陵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雨水集蓄利用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爱侠 于法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7-49,共3页
雨水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活和生产的惟一水源,实现雨水的集蓄利用是该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开展“退耕还林(草)”的一个切入点。本文简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分析了该区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雨水... 雨水是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生活和生产的惟一水源,实现雨水的集蓄利用是该区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土地生产力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是开展“退耕还林(草)”的一个切入点。本文简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技术体系,分析了该区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并对雨水集蓄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干旱区 雨水 雨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西北部集雨水利用的投资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志山 魏兴琥 +2 位作者 李新荣 王新平 谢忠奎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13-818,共6页
以黄土高原西北部为研究区,通过中国科学院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2000-2001年雨水集流试验与春小麦、西瓜、西兰花和黄瓜的补灌试验,对各种集流场的年产流率和集流费用、蓄水窖(池)的贮水费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各作物集雨微... 以黄土高原西北部为研究区,通过中国科学院皋兰生态农业试验站2000-2001年雨水集流试验与春小麦、西瓜、西兰花和黄瓜的补灌试验,对各种集流场的年产流率和集流费用、蓄水窖(池)的贮水费用、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各作物集雨微灌的投资、产值与单方水产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集流面平均集流费用和各蓄水窖(池)的平均贮水费用都很高,分别为1 07元/m3和5 08元/m3,且贮水费用显著高于集流费用。净产值和单方水产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日光温室黄瓜、大田西兰花、砂田西瓜和大田小麦。如把人工计算在内,大田小麦不进行补灌,其净产值为负值,进而补灌导致了净产值的大幅度减小。集雨水用于微灌砂田西瓜、西兰花和日光温室黄瓜都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并提出了日光温室集水 贮水 高效用水的"一池一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雨水 流费用 贮存费用 作物利用 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雨水的集蓄及补灌与高效利用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新民 李怀恩 张岁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1期51-55,共5页
渭北旱塬水资源贫乏,但相对而言,降水量却比较丰富,年平均550mm,是地表水的13.1倍,且有天然集流条件,可就近拦蓄利用,也可用于农业节水微灌,其增产效益可达20%~50%,水分利用率可达到0.8kg/mm,故潜力... 渭北旱塬水资源贫乏,但相对而言,降水量却比较丰富,年平均550mm,是地表水的13.1倍,且有天然集流条件,可就近拦蓄利用,也可用于农业节水微灌,其增产效益可达20%~50%,水分利用率可达到0.8kg/mm,故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北旱塬 雨水 高效利用 补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理中雨水集蓄利用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兰华 王秀茹 +1 位作者 张丽 杨文姬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了土地整理及雨水集蓄利用的含义,阐述了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土地整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根据对其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 土地整理 雨水蓄利用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系统风险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录文 金彦兆 +2 位作者 唐小娟 王军德 王英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4-119,共6页
在全面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系统构成、作用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方位进行了风险要素识别、风险源辨析,确定了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种类及其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形成过程;构建了多层次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 在全面分析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系统构成、作用与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全方位进行了风险要素识别、风险源辨析,确定了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种类及其导致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形成过程;构建了多层次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风险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综合风险等级评定标准;以典型工程为例,计算了工程实施过程的风险度,对有效实施雨水集蓄利用农业补充灌溉工程过程风险管控,提高灌溉保证率,支撑雨养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和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补充灌溉 雨水蓄利用 风险辨析 风险评价模型 风险评定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雨水集蓄利用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7
12
作者 张敦强 龚孟建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6,共3页
为了推动雨水集蓄利用健康发展 ,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我国雨水集蓄利用发展现状和技术发展过程 ,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一些有关技术措施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雨水资源 雨水 农村饮水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初探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艳红 胡海军 陈雪英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7-40,共4页
从河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降水资源的特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经济投入等方面,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干旱地区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一项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干旱贫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 从河北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降水资源的特点,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和经济投入等方面,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阐述了干旱地区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是一项从根本上改变区域干旱贫穷,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战略性措施。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系统是由集流工程、蓄水工程和供水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应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模式,多种配套技术,由简到繁,逐步发展。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我省应用推广,在进一步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搞好规划,并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 干旱 人畜饮水 补充灌溉 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群 王玉萍 商崇菊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153-155,共3页
针对贵州省部分雨水集蓄利用工程的情况,分析总结了贵州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取得的成就、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根据多年的雨水集蓄工程建设实践经验,提出了贵州雨水集蓄工程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 工程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系统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焦有权 刘雁征 +2 位作者 高福栋 姜银光 李云开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75-78,共4页
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技术设计,一是膜面雨水集蓄回用装置:膜面雨水收集、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膜面与集水窖间集流槽、沉淀池、过滤池、集水窖等;二是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进行来用水平衡分析,确定灌溉水源水量;三是低压微灌系... 温棚膜面雨水集蓄回用滴灌技术设计,一是膜面雨水集蓄回用装置:膜面雨水收集、初期雨水弃流装置、膜面与集水窖间集流槽、沉淀池、过滤池、集水窖等;二是集雨量与作物需水量的耦合,进行来用水平衡分析,确定灌溉水源水量;三是低压微灌系统的选型,系统最优工作方式与系统关键部件的最佳结构设计参数的确定。通过典型设计案例分析,系统的阐述了温棚膜面雨水集蓄系统组成、结构优化和灌溉系统的配置,同时提出了该项综合技术函待急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棚膜面 雨水 滴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优化规划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玉升 徐建新 +2 位作者 陈卫宾 李彦彬 张群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98-600,共3页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 ,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 ,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 ,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 雨水的集蓄利用使区域生态经济系统发生了变化。将层次分析法应用到雨水集蓄利用区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划问题上 ,对设定的各种方案进行优劣性评价 ,为解决雨水集蓄利用区复杂的生态经济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实例证明 ,该优化方法有利于发挥当地自然优势、经济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 生态经济系统 优化规划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段喜明 刘晋联 +1 位作者 冯浩 吴普特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1-43,共3页
给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概念,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十分匮乏的水资源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提出了在该地区实施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一是雨水集蓄利用为农村生产、... 给出了雨水集蓄利用的概念,并针对黄土高原地区十分匮乏的水资源和严重的水土流失现状,提出了在该地区实施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介绍:一是雨水集蓄利用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了水源,二是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创造了条件,三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四是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指出了雨水集蓄利用存在的问题:一是在农村存在两种错误认识,二是技术研究开展的少或者研究深度不够,三是工程配套跟不上或不匹配,四是投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蓄利用 水资源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集蓄利用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永福 王冬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60-165,176,共7页
由于淡水分布不均,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耗水量巨大,尤其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城市雨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枯竭。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利用水源,很多国家已注意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 由于淡水分布不均,多数国家和地区水资源匮乏。城市耗水量巨大,尤其城市化的加快导致城市雨水大量流失,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枯竭。雨水是一种不可多得的可利用水源,很多国家已注意利用绿地收集利用雨水,我国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下凹式绿地是绿地雨水集蓄利用的改良措施,兼具景观、雨水利用、消减洪峰和控制雨水污染等功能。它比平式和凸式绿地具有更好的雨水集蓄利用功能。在分析雨水利用成为解决城市水源问题有效途径的基础上,着重综述了下凹式绿地雨水利用措施在我国的研究进程。探讨了目前该领域研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更好的利用雨水缓解城市缺水局面,促进城市水循环及服务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雨水蓄利用 下凹式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雨水集蓄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新燕 蔡焕杰 +1 位作者 王健 程冬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91-94,99,共5页
 在分析雨水集蓄系统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降水序列分析子系统、集水量分析计算子系统、蓄水设施优化设计子系统、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子系统和经济模型的农田灌溉雨水集蓄系统,并以陕西省礼泉县北部丘陵区为例,采...  在分析雨水集蓄系统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降水序列分析子系统、集水量分析计算子系统、蓄水设施优化设计子系统、灌溉水量优化分配模型子系统和经济模型的农田灌溉雨水集蓄系统,并以陕西省礼泉县北部丘陵区为例,采用该系统对大田作物(小麦、玉米)雨水集蓄灌溉利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证明该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雨水 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学的雨水集蓄环境效应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向杰 刘玉邦 +1 位作者 刘勇 王晓琴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82,88,共6页
作为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借鉴干扰生态学原理,将干扰度测算方法运用于雨水集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中,不仅可以弄清综合环境效应数值的大小,而且能初步判断环境效应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环境、社会环... 作为微型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势必会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借鉴干扰生态学原理,将干扰度测算方法运用于雨水集蓄综合环境效应评价中,不仅可以弄清综合环境效应数值的大小,而且能初步判断环境效应的性质和方向。从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突变模型方法,对资阳市1983—2009年雨水集蓄的综合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选指标和方法是适用的,雨水集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效应变化符合雨水集蓄利用实际;随着雨水集蓄利用程度的提高和规模的扩大,其环境效应和生态干扰度逐渐增大,应注意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生态学 雨水 环境效应 实证评价 资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