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筑小区雨水径流控制设计取值问题的探讨
1
作者 冯间开 容晖 冯燕芳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1期108-112,117,共6页
建筑小区的雨水径流控制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上游工程,包含了源头减排的微排水系统和排水管渠的小排水系统,需要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等指标;需控制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容积法”和硬化指标匹配法计算出对应... 建筑小区的雨水径流控制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上游工程,包含了源头减排的微排水系统和排水管渠的小排水系统,需要控制径流总量和径流峰值等指标;需控制的雨水年径流总量根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采用“容积法”和硬化指标匹配法计算出对应的汇水面积及调蓄量;而雨水径流峰值在全国各地出现或算法各异或条件参数不详的情况,影响到海绵城市建设工程管控指标的合理性与可达性,故通过对比解读相关国标、地标,范例,探讨建筑小区雨水径流峰值的计算方法并提出建议,旨在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径流控制 径流总量控制 雨水径流峰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滞留池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俎海发 李金 +4 位作者 沈晓荣 卢雯霖 孙浩铭 冯晓楠 王宗平 《市政技术》 2023年第5期212-218,225,共8页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地区雨水径流水质条件,设计构建了不同填料配比和过滤填料层厚度的生物滞留池,研究分析了不同填料类型、降雨强度和污染物负荷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生物滞留池中填料优化配比以及适宜的过滤填料层厚度。... 基于浙江省杭州市某地区雨水径流水质条件,设计构建了不同填料配比和过滤填料层厚度的生物滞留池,研究分析了不同填料类型、降雨强度和污染物负荷对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探究了生物滞留池中填料优化配比以及适宜的过滤填料层厚度。结果表明,在中小降雨强度下,当沸石和蛭石的比例从10%增加到20%,过滤填料层厚度为800 mm时,生物滞留池峰值削减率可达到50%以上;径流污染物去除效果显著提高,TP和NH_(3)-N的总量削减率提高至70%以上,COD和TN的总量削减率提高至40%以上。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生物滞留池不同种类填料中门水平的优势菌群主要有10种,其相对丰度总和占群落的93.46%~98.48%;变形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中含有大量硝化细菌,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中含有大量反硝化细菌,它们对雨水径流中TN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池 雨水径流控制 影响因素 硝化 反硝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水水力负荷对植被浅沟雨水径流控制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炜 郝巍魏 +1 位作者 闫文博 李思敏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2-25,共4页
为揭示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通过实验室尺度模拟试验,分析不同进水水力负荷条件下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水力负荷为1~4 m3/h、进水时间为30min时,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分别为... 为揭示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果,通过实验室尺度模拟试验,分析不同进水水力负荷条件下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水力负荷为1~4 m3/h、进水时间为30min时,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的削减率分别为4.54%~13.49%、10.32%~35.38%,对应的削减量分别为0.14~0.18m3/h、0.18~0.21m3,径流峰现延后时间则介于9.40~20.37min;随进水水力负荷的减小,植被浅沟对雨水径流峰值和径流总量的控制效果呈上升趋势,径流峰现延后时间也随之增大;采取减小水力负荷(或增大浅沟断面尺寸)的方式,从削减量指标判断,对提升植被浅沟的雨水径流峰值控制和总量控制效果意义不大;因径流峰值延后时间的增大而产生的良好削峰和错峰效果,可有效缓解雨水排放系统的行洪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浅沟 进水水力负荷 雨水径流控制效果 径流峰值 径流峰现延后时间 径流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措施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应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国如 赵晓莺 麦叶鹏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9-36,共8页
为了解LID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应,选取广州市天河智慧城透水铺装和绿地开展现场监测,在透水铺装和绿地上分别选取20场次和11场次降雨径流资料分析径流削减情况,在透水铺装和绿地上均选取2场次降雨水质资料分析污染物去... 为了解LID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对雨水径流的控制效应,选取广州市天河智慧城透水铺装和绿地开展现场监测,在透水铺装和绿地上分别选取20场次和11场次降雨径流资料分析径流削减情况,在透水铺装和绿地上均选取2场次降雨水质资料分析污染物去除情况。结果表明:透水铺装和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均随着雨前干旱期增加而上升,随着降雨历时、降水量和最大雨强的增加而下降;在降水量较小时,绿地的径流量削减率比透水铺装的大,在降水量较大时反之。雨前干旱期越久,地表累积的污染物越多,冲刷到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越多,雨前干旱期越长的场次降雨的透水铺装和绿地雨水径流污染物质量浓度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水铺装 绿地 雨水径流控制效应 低影响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全地下调蓄池在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5
作者 王晓璐 《中国市政工程》 2023年第4期33-35,105,106,共5页
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的污染,解决上海中心城区分流制排水系统内河道黑臭问题,通过在排水系统末端新建调蓄池,降低泵站放江污染量。某调蓄池的服务面积为404 hm^(2),调蓄标准为5 mm,调蓄池容积为13000 m^(3)。调蓄池结合... 为经济有效地控制初期雨水和混接污水的污染,解决上海中心城区分流制排水系统内河道黑臭问题,通过在排水系统末端新建调蓄池,降低泵站放江污染量。某调蓄池的服务面积为404 hm^(2),调蓄标准为5 mm,调蓄池容积为13000 m^(3)。调蓄池结合现状雨水泵站及其周边绿地,采用全地下建设方式,在上海中心城区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边角料”用地建设。调蓄池在工程选址、工艺布置、运行模式等多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特色。通过对该调蓄池的介绍,为同类型雨水调蓄池的设计和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心城区 全地下调蓄池 初期雨水 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美术馆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要点分析
6
作者 林灿雄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4年第S02期93-95,共3页
对某美术馆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美术馆类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关键点。屋面采用外排水系统旨在保障展品安全与提升展示空间品质。通过精确计算,确定了屋面天沟尺寸,优化了雨水立管与自制大号雨水集水箱作为屋面雨水立管的... 对某美术馆的雨水排水系统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了美术馆类建筑排水系统的设计关键点。屋面采用外排水系统旨在保障展品安全与提升展示空间品质。通过精确计算,确定了屋面天沟尺寸,优化了雨水立管与自制大号雨水集水箱作为屋面雨水立管的收水设施,以满足大流量排水需求。室内采取设置防洪挡板、架空夹层和排水加强系统等防倒灌措施。室外采用双管网设计,按水质分别收集处理雨水。融入了雨水径流控制和海绵城市理念,通过新建雨水调蓄池和利用室外水景池实现雨水调蓄和资源化利用,展现了绿色建筑的先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水系统 自制雨水 雨水径流控制 雨水调蓄 雨水倒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模型的海绵城市措施效果模拟分析——以坡地小区为例
7
作者 翁时超 《净水技术》 2025年第2期166-173,共8页
【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当下大力推行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旨在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为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海绵城市措施的优势,探究不同类型海绵城市措施组合配置对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的影响成为迫切的需求。【... 【目的】海绵城市建设是我国当下大力推行的新型城市建设模式,旨在解决城市雨洪管理难题。为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不同类型海绵城市措施的优势,探究不同类型海绵城市措施组合配置对建设区域内雨水径流的影响成为迫切的需求。【方法】以杭州市某新建坡地小区为例,将小区按地形情况、雨水管网分布、场地坡向以及绿地等因素概化入SWMM模型,模拟不同模式海绵城市措施对不同重现期设计降雨下水文水质过程影响。【结果】模拟结果:在重现期为0.5年的设计降雨情况下,采用低影响开发(LID)措施模式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左右,同时年径流污染控制率可以达到80%左右;在重现期为10年的设计降雨情况下,LID措施模式对小区的雨水控制能力不足,但在LID模式基础上增加大容积蓄水池时,径流峰值能得到较大的削减和峰现时间较大的延迟。【结论】研究表明:小区范围内采用LID措施模式可以在常规降雨时,较好地控制雨水径流及雨水面源污染;但在极端降雨情况下,仅采用LID措施模式对雨水的控制能力有限,需增设蓄水池才能有效控制雨水。研究结果可为海绵城市设计及管理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MM 海绵城市 雨水径流控制 低影响开发(LID)措施 蓄水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翼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6年第9期158-160,共3页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中的实践,归纳总结了市政道路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的主要流程以及主要指标的核算方法,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雨量综合径流系数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银川市金凤区雨洪模拟及LID效果评估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明慧 侯精明 +6 位作者 王添 栾广学 银雅伦 杨露 李欣怡 樊超 沈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 针对城市内涝及非点源污染问题,从海绵城市建设的角度出发,以银川市金凤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SWMM建立雨洪模型,选取设计雨峰系数为0.4的5种降雨重现期和降雨重现期为0.5 a的4种雨峰系数共9场降雨,评估研究区在下凹式绿地、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及雨水花园组合透水铺装5种LID方案下对径流及4种污染物的控制效果。模拟结果表明:随着重现期的增大,5种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有所减小;下凹式绿地组合透水铺装方案的削减效果最为显著,重现期为0.5~5 a时,该方案径流控制率均大于65%,污染物负荷削减率均大于45%;重现期为10 a时,径流控制率及TSS、COD、TP与TN负荷削减率分别为61.38%、42.86%、58.23%、44.03%和55.95%;重现期为0.5 a时,随着雨峰系数的增大,5种LID方案的径流控制率及污染物负荷削减率的变化均不明显。LID方案对中小重现期降雨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但因组合方案各措施间受到相互作用及不透水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未达到“1+1>2”的叠加效应,最优方案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LID) SWMM 雨水径流控制 污染物削减 银川市金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建环能一项关键技术获评“国际先进水平”
10
《水工业市场》 2023年第3期58-58,共1页
近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召开了“城镇河湖排口雨水径流控制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科技成果由清华大学、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 近日,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组织召开了“城镇河湖排口雨水径流控制技术装备研发与工程应用”科技成果鉴定会,该项科技成果由清华大学、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镇供水 市政工程 科技成果 雨水径流控制 国际先进水平 清华大学 技术装备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场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研究
11
作者 牛媛媛 《市政技术》 2022年第4期178-181,共4页
由于机场范围内存在大面积硬化区域,同时受功能需求、场地荷载、地面材质等限制,机场海绵城市的建设较为困难。通过分析我国南方某机场现状条件和特点,结合国家及市政府相关政策要求、机场区域相关规划成果,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 由于机场范围内存在大面积硬化区域,同时受功能需求、场地荷载、地面材质等限制,机场海绵城市的建设较为困难。通过分析我国南方某机场现状条件和特点,结合国家及市政府相关政策要求、机场区域相关规划成果,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刚性控制指标,并将机场分为了11个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单元,对每个管控单元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指标和建设要求,满足了市行政区域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规定要求,同时为其他机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场 海绵城市 雨水径流总量控制 管控单元 控制性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