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文循环 被引量:46
1
作者 闫攀 车伍 +2 位作者 赵杨 李俊奇 王思思 《风景园林》 2013年第2期32-37,共6页
我国城镇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高污染、高碳排放、缺乏生态功能的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生态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与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保护生... 我国城镇化转型正进入关键时期,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高污染、高碳排放、缺乏生态功能的传统灰色雨水基础设施难以支撑城市生态建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恢复与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保护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强调雨水、水循环与城市发展关系的重要意义,以此为基础,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内涵、组成及基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的水文学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阐述,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可持续城市雨水系统,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景观 雨洪管理 水文循环 生态环境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天津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爽 邢国平 +1 位作者 刘洪海 季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通过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天津市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分析了该设施应用效果及控制参数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低影响开发 优化分析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雨水基础设施的景观化与造景系统 被引量:32
3
作者 蒙小英 张红卫 孟璠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1-34,共4页
雨水基础设施是承载雨水收集与排放的构件设施,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就被逐渐淡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道景观,和城市美学与文化取向的表征,雨水基础设施构件的艺术性和景观化需要被关注和提升。同时,在水资源缺... 雨水基础设施是承载雨水收集与排放的构件设施,其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自工业化生产以来就被逐渐淡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一道景观,和城市美学与文化取向的表征,雨水基础设施构件的艺术性和景观化需要被关注和提升。同时,在水资源缺乏下雨水收集和雨水利用的生产性功用已逐渐得到重视和普及,而雨水利用的非生产性功用,如雨水储留、改善环境景观和调节局部微气候等尚需更多地重视和关注。探讨了雨水口、雨水管和排水沟渠的景观化设计,以及通过雨水花园的造景系统实现雨水利用的非生产性功用和环境友好型的雨水造景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雨水基础设施 景观化 雨水花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创新的雨水景观 被引量:10
4
作者 孟永刚 王向阳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196,共5页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出现了城市内涝增多,水体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一些列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城市雨水、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 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负荷加重,出现了城市内涝增多,水体污染严重,淡水资源短缺等一些列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城市雨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管理城市雨水、构建城市良性水循环,以及保护生态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提出以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为基础,构建即能有效管理雨水又具有独特愉悦体验的雨水景观,结合国外优秀案例说明雨水花园、绿色屋顶、绿色街道这三种典型设施的设计应用,总结了创新性雨水景观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雨水管理 景观设计 雨水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 以美国费城为例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春晓 林广思 《风景园林》 2015年第5期25-30,共6页
生态雨水管理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已经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策略和实施进行阐述,指出费城以生态网络作为多样化的雨水基础设施载... 生态雨水管理与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相结合已经成为可持续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以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为例,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费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背景、策略和实施进行阐述,指出费城以生态网络作为多样化的雨水基础设施载体,将雨水基础设施与城市需求和功能相融合,使用"绿色英亩"作为量化的建设标准,基于建筑用地总面积及不透水区域的面积收取雨洪管理服务费。这些经验可以为我国建设"海绵城市"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雨水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 低影响开发 雨洪管理 景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场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水文效应评估--以同济大学校园为例 被引量:15
6
作者 刘颂 毛家怡 沈洁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期60-65,共6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等共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采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研究场地水文效应进行评估,模拟了不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单独布置和组合布局对削减场地暴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场地尺度上,...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和水资源匮乏等共性问题日益严重。本文采用暴雨管理模型SWMM对研究场地水文效应进行评估,模拟了不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单独布置和组合布局对削减场地暴雨径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场地尺度上,GSI对降低地表径流,缓解峰值流量均有一定的作用,但受到用地规模等因素的限制,GSI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控制雨水径流作用,但对径流量的削减能力随着设计降雨重现期的增大而减小,需要同雨水管网等灰色基础设施统筹协调。经过参数率定建立的场地SWMM模型可辅助进行不同GSI布局方案水文效应的评估比选,从而为场地空间的布局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SWMM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水文效应 评估 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3
7
作者 焦胜 戴妍娇 贺颖鑫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55,共7页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城市雨洪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载体,是控制地表径流的有效工具。文章在阐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特征及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原...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我国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城市雨洪问题。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载体,是控制地表径流的有效工具。文章在阐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特征及其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的基础上,明确了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提出了"目标设定—雨洪模拟—设施比选—初步方案—反馈调整—优化方案"的规划思路;初步构建了三种情景的雨洪模型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比选体系,形成了一套基于雨洪模拟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规划布局方法。最后,以实例说明如何通过具有地域适宜性的规划方法来实现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雨水径流的高效控制,以期为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洪模拟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设施比选 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构建创新的雨水景观
8
作者 田地 《花卉》 2018年第20期101-102,共2页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作用更加的显著, 当前形势下应当加强创新改进, 优化设计雨水景观, 已达到更佳的效果.本文就如何通过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来实现雨水景观的创新, 谈一下笔者的观点与认识, 以供参考.
关键词 雨水景观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应用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西雅图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实践与启示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茜 姜卫兵 《中国城市林业》 2019年第3期18-23,共6页
2015年,西雅图公用事业局发表了旨在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西雅图绿色基础设施2015-2020年实施战略”,文章以该战略草案为基础,结合西雅图政府网站提供的资料和其他文献,梳理并介绍了西雅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技术方法、... 2015年,西雅图公用事业局发表了旨在加快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西雅图绿色基础设施2015-2020年实施战略”,文章以该战略草案为基础,结合西雅图政府网站提供的资料和其他文献,梳理并介绍了西雅图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的背景、技术方法、部分实践项目、相关政策以及草案的基本内容等,并以西雅图在雨洪治理方面的成果和经验为借鉴,对我国城市水环境修复工作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西雅图 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城市双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雨洪管理目标下的城市公园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选用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政哲 冯娴慧 叶劲枫 《广东园林》 2020年第2期54-59,共6页
为研究在不同雨洪管理目标下城市公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的选用现状以及其偏好特征,搜集了伯明翰铁路公园等20个采用GSI建设的城市公园案例,按照公园的雨洪管理目标和GSI措施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在4种雨洪管理... 为研究在不同雨洪管理目标下城市公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的选用现状以及其偏好特征,搜集了伯明翰铁路公园等20个采用GSI建设的城市公园案例,按照公园的雨洪管理目标和GSI措施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城市公园在4种雨洪管理目标下的GSI措施选用差异并不明显,都倾向于选用蓄水池、生物滞留设施和雨水湿地3种GSI措施;同时,在雨水资源利用和雨水景观营造2种目标下,城市公园也倾向于增加对渗管/渠型GSI措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洪管理目标 城市公园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选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萍乡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植物选择与配置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丽娜 魏绪英 +2 位作者 陈莫源 李梓恒 蔡军火 《生物灾害科学》 2019年第4期317-321,共5页
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植物对雨水的滞留、渗透吸收、净化、生态修复及景观美化等功能,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是维持绿色雨水基础设施(LID)性能长期有效的关键。为有效筛选LID设施适用植物及其景观配置方式,项目组先后赴上海、杭州、嘉兴、... 海绵城市的建设离不开植物对雨水的滞留、渗透吸收、净化、生态修复及景观美化等功能,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是维持绿色雨水基础设施(LID)性能长期有效的关键。为有效筛选LID设施适用植物及其景观配置方式,项目组先后赴上海、杭州、嘉兴、武汉等地进行了绿色雨水设施的景观植物调研,并对萍乡市主城区的主要景观植物应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普查。在此基础上,结合萍乡市气候特征、乡土植物现状和海绵城市发展建设需求提出了萍乡市海绵城市建设中植物选择原则、主要雨水设施的植物推选名录(78科,65属,240种)及典型设施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为萍乡市建设具有江南特色的创新型绿色海绵城市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萍乡市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植物选择 植物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规划实现途径探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刘丽君 王思思 +1 位作者 张质明 董音 《风景园林》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具有重要的雨洪调蓄功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国内在构建多尺度GSI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GSI需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实现。阐述了多尺度GSI的构成和功能,及其与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的关系。从构成...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具有重要的雨洪调蓄功能,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总结国内在构建多尺度GSI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GSI需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来实现。阐述了多尺度GSI的构成和功能,及其与海绵城市雨水系统的关系。从构成要素、功能、布局等方面,论述了GSI与绿地系统规划的关系,提出了两者在规划目标和指标、布局等方面的结合要点,包括对现行绿地系统规划指标的保留、新型指标的增添等。提出了新、旧城区绿地系统应分别以目标和问题为导向,根据城区绿地系统特点进行规划建设。提出了各类绿地GSI需结合其功能进行建设的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景观基础设施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雨洪管理 海绵城市 城市绿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绿雨水基础设施协同规划——美国山地城市匹兹堡“绿色优先计划”之借鉴 被引量:5
13
作者 宫聪 吴竑 胡长涓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67,共6页
山地洪涝灾害制约城市发展与安全。近年来,美国多处城市采取小规模且分散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与传统管网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雨洪问题,发挥GSI的多种功能与效益。以美国山地城市匹兹堡的“绿色优先计划”为例,重点介绍了... 山地洪涝灾害制约城市发展与安全。近年来,美国多处城市采取小规模且分散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GSI)与传统管网系统相结合的方式来解决复杂的雨洪问题,发挥GSI的多种功能与效益。以美国山地城市匹兹堡的“绿色优先计划”为例,重点介绍了灰绿雨水基础设施在管理合流制溢流与洪涝等方面的效能评估方法,以及GSI融入排水分区城市设计框架的规划策略。以期在规划技术方法、多功能GSI、灰绿设施配置等方面为中国山地城市中灰绿雨水基础设施的协同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合流制溢流 城市洪涝 山地城市更新 匹兹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化探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袁媛 《安徽农学通报》 2018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各种雨洪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性,而且后期维护不易、成本高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恢复城市良性水循... 面对城市化进程中带来的各种雨洪问题,人们开始反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传统的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自然生态具有破坏性,而且后期维护不易、成本高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恢复城市良性水循环、构建景观美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种尺度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都能够以景观化的方式表达,并且国内外已有众多相关案例可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化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风景园林 雨洪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途径初探 被引量:14
15
作者 戴菲 王可 殷利华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22,46,共5页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 近些年快速城镇化导致我国很多城市旱内涝频发,与"速排"相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城市雨水资源化。随着"海绵城市"的推行,城市雨洪基础设施规划尤显重要,但目前我国相关研究仍较缺乏。从城市规划层面探讨了雨洪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方法途径,首先综合分析城市水文、地形、土地利用现状及其他专项规划,把控多层次"灰色"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耦合关系:其次依据不同层次需求归纳"雨水促渗截留型"、"雨水调蓄;争化型"、"综合功能型"三大类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应用途径,以期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城市规划 雨洪管理 雨水资源化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基础设施经济收益评估的综合成本收益分析法研究:以美国费城为例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善峰 董丽 黄初冬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16-121,共6页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具有经济、环境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主导的大环境下,定量化与货币化的综合价值对于城乡土地规划、建设与管理具有切实意义。首先对美国GI经济收益评估的8种方法进行概述。其... 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GI)具有经济、环境与社会三方面的综合价值。在当前市场经济主导的大环境下,定量化与货币化的综合价值对于城乡土地规划、建设与管理具有切实意义。首先对美国GI经济收益评估的8种方法进行概述。其次重点研究GI经济收益评估的综合成本收益分析法(Comprehensive Benefit-Cost Analysis,CBCA)的理论基础与测算方法。再次以美国费城解决合流制排水系统溢流(Combined Sewer Overflows,CSOs)问题的GI项目——绿色城市·清洁水体("Green City·Clean Waters",GCCW)为例,简明解读GCCW的规划缘由与方案,重点解析GCCW的CBCA评估。最后说明GCCW评估的结论及使用CBCA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合流制排水系统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雨水水量管理 经济评估 综合成本收益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海绵城市LID设施规划与布局——以萍乡市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瑶 陈莫源 +5 位作者 魏绪英 李梓恒 黄伟豪 游欣 黄婷 蔡军火 《生物灾害科学》 2021年第2期219-227,共9页
【目的】萍乡市是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大尺度范围的雨水设施格局规划或布控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旨在为萍乡市和其他南方多雨型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与案例借鉴。【方法】以萍乡市主城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海绵城... 【目的】萍乡市是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大尺度范围的雨水设施格局规划或布控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旨在为萍乡市和其他南方多雨型城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与案例借鉴。【方法】以萍乡市主城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借助GIS技术,利用排水管网、降雨量、用地现状等基础资料,建立研究区域的SWMM模型,再利用AHP法和容积法计算得出LID设施布设方案,并通过不同降雨事件模拟其径流控制效果。【结果】在该目标下绿色屋顶率、渗透铺装率和生物滞留设施率分别需要达到44.51%,22.80%和14.10%;该方案对重现期p=1a、p=2a、p=5a、p=10a、p=20a的降雨径流削减比例分别为47.25%,44.23%,42.51%,40.67%和37.76%。【结论】海绵城市LID设施布设后能够满足要求并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现象,但面对大雨、暴雨仍需要结合传统排水系统共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影响开发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SWMM雨洪模型 年径流总量 GI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地·城·水”的海绵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海顺 张青萍 +2 位作者 曹天鸣 郭苏明 王浩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共8页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进行生态雨洪管理与调控维护和提升城市自然水文生态过程。针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是运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进行生态雨洪管理与调控维护和提升城市自然水文生态过程。针对城市水文生态过程展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空间模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从城市水循环的降雨、产流、过程传输和汇流四个阶段以及对应的”天”、“地”、“城”、“水”四大水文生态过程的角度,论述了基于多目标的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分析的内容、方法、技术与路径,以期为后期各类型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定性、定位与定量规划设计提供科学指导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水循环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城市水文生态过程:空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某片区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中的碳排放核算研究 被引量:21
19
作者 李俊奇 张希 李惠民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3,共8页
为量化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北京某100 km^(2)片区为研究区,对其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径流总量控制率、压力流管网比例等控制指标与碳排... 为量化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分析碳排放的关键影响因素,以北京某100 km^(2)片区为研究区,对其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了估算,分析了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径流总量控制率、压力流管网比例等控制指标与碳排放量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海绵城市建设阶段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材料生产阶段,多数设施的材料隐含碳占建设阶段总碳排放量的80%以上,施工相关的碳排放相对较少;在相同雨水控制水平下,灰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碳排放高于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研究区在30 a全生命周期内建设阶段和运行阶段碳排放量(以CO_(2)计)分别为17.36万t和-16.71万t;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排水方式是影响海绵城市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碳排放的关键因素,海绵城市达标面积比例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每提高1%,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约分别减少0.19万t和0.25万t,压力流管网比例每减少1%,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平均减少约249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海绵城市 雨水基础设施 全生命周期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多样性的海绵城市景观途径探讨 被引量:26
20
作者 陈晓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4-199,共6页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等问题,目前国内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及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等认识还不足。文章立足于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特点,把海绵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从宏观到中微观划分为成...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由雨水引发的径流污染和城市洪涝等问题,目前国内对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的生态功能、景观效果及环境和社会综合效益等认识还不足。文章立足于风景园林空间的尺度特点,把海绵城市景观生态系统从宏观到中微观划分为成城市—区域、城市公园、城市微小绿地等三个层面,其侧重点不同,上下结合推进,发挥出各层次系统特定的作用,建立一个跨尺度的网络化绿色雨水基础设施,进而逐步取代部分灰色基础设施,增加城市生境斑块的多样性和生境空间结构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建优良的生态系统,让自然做工,形成可持续的景观,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生物多样性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生态系统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