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管理效率,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导出的原始雨水管网模型通常需要进行概化。然而,目前关于模型概化的研究较少,缺乏不同概化程度对管网水力模拟影响的认识,导致概化模型的工程应用不确...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管理效率,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导出的原始雨水管网模型通常需要进行概化。然而,目前关于模型概化的研究较少,缺乏不同概化程度对管网水力模拟影响的认识,导致概化模型的工程应用不确定性大、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基于广东省S镇雨水管网,从出口、监测节点、主要管道和内涝点等多个角度综合对比不同降雨条件下原始模型和概化模型的水力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概化会对模型水力模拟造成显著影响,不同管道和节点受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概化模型排口峰值流量误差最大超43%,主干管峰值流量和水深平均误差分别为25%和10%;当采用真实降雨时,概化模型的内涝节点数误差可达40%,但当采用百年一遇的设计降雨时,内涝节点模拟误差显著减少。展开更多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黄土高原城市区极端暴雨事件持续多发,引起诸多城市内涝等水灾害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选取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新建城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及地形等基础数据,构建黄土高原沟壑...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黄土高原城市区极端暴雨事件持续多发,引起诸多城市内涝等水灾害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选取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新建城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及地形等基础数据,构建黄土高原沟壑区城市暴雨洪水模拟模型(Se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研究不同设计频率的极端降雨事件发生后城市区洪水形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暴雨设计重现期超过2年时,部分道路即出现内涝情况,且随设计重现期增加内涝加重;受排水管网埋深、管径、雨水口数量、地形、地质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产流量较大,同时洪水溢流时间延长和积水深度增加;研究认为该地区城市区暴雨强度大、下渗量小、集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是造成黄土高原城市区内涝的主要原因。城市雨洪管理需综合考虑管网排水现状与模拟计算的积水点分布状况,开展关键积水节点排水管网设计及施工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展开更多
文摘为了提高计算速度和管理效率,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导出的原始雨水管网模型通常需要进行概化。然而,目前关于模型概化的研究较少,缺乏不同概化程度对管网水力模拟影响的认识,导致概化模型的工程应用不确定性大、效果不佳。针对该问题,基于广东省S镇雨水管网,从出口、监测节点、主要管道和内涝点等多个角度综合对比不同降雨条件下原始模型和概化模型的水力模拟结果。结果表明:概化会对模型水力模拟造成显著影响,不同管道和节点受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概化模型排口峰值流量误差最大超43%,主干管峰值流量和水深平均误差分别为25%和10%;当采用真实降雨时,概化模型的内涝节点数误差可达40%,但当采用百年一遇的设计降雨时,内涝节点模拟误差显著减少。
文摘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影响,黄土高原城市区极端暴雨事件持续多发,引起诸多城市内涝等水灾害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选取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典型新建城市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实测降雨、径流数据及地形等基础数据,构建黄土高原沟壑区城市暴雨洪水模拟模型(Se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研究不同设计频率的极端降雨事件发生后城市区洪水形成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暴雨设计重现期超过2年时,部分道路即出现内涝情况,且随设计重现期增加内涝加重;受排水管网埋深、管径、雨水口数量、地形、地质等因素影响,部分区域产流量较大,同时洪水溢流时间延长和积水深度增加;研究认为该地区城市区暴雨强度大、下渗量小、集水能力不足等问题,是造成黄土高原城市区内涝的主要原因。城市雨洪管理需综合考虑管网排水现状与模拟计算的积水点分布状况,开展关键积水节点排水管网设计及施工改造工程,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防洪减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