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千年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的变化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绍武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06年第3期117-121,F0003,共6页
提出一个把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划分为8类的方案:内蒙古、华北、黄河下游、淮河、长江、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华南。建立了1470-2005年8类雨带的档案。8类雨带又可归并为4类:华北、黄准、长江、江南、建立了1000 -1999年4类雨带的档案... 提出一个把中国东部夏季雨带位置划分为8类的方案:内蒙古、华北、黄河下游、淮河、长江、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华南。建立了1470-2005年8类雨带的档案。8类雨带又可归并为4类:华北、黄准、长江、江南、建立了1000 -1999年4类雨带的档案。这两份档案显示气候温暖时雨带在长江的频次高,而气候寒冷时雨带在黄淮的频次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千年 中国东部 雨带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地面气温异常对中国汛期雨带位置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永丽 曹杰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9-343,共5页
利用1980—1999年NECP/NCAR地面气温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汛期雨带类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亚洲地区地面气温与中国汛期雨带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地面气温与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关系最好的区域在青藏高原,该地区的地面气温... 利用1980—1999年NECP/NCAR地面气温资料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汛期雨带类型资料,计算并分析了亚洲地区地面气温与中国汛期雨带位置的关系。结果表明,亚洲地面气温与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关系最好的区域在青藏高原,该地区的地面气温与中国汛期雨带位置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具有较好的持续性,其中关系最密切的时间是5月份。对相应大气环流的合成分析发现,当5月青藏高原地面气温偏高时,热力作用使得高原地区上升气流加剧,并在115°E,25°N附近强迫出一支相对偏强的下沉气流,导致在110°~120°E,20°~25°N附近出现一个相对的反气旋性环流,该环流有利于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上,最终使得中国汛期雨带位置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气温 中国汛期雨带位置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青藏高原 热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西风急流对长江中下游暴雨影响的数值试验 被引量:24
3
作者 周兵 韩桂荣 何金海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5-604,共10页
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在控制试验(CTL)的基础上,研究高空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和雨带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试验对高低空急流位置、降水强度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模式敏感性试验中高空西风急流增强(SJet)/... 应用中尺度数值模式,在控制试验(CTL)的基础上,研究高空西风急流强度变化对长江中下游一次暴雨过程降水强度和雨带位置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试验对高低空急流位置、降水强度有很好的模拟能力;模式敏感性试验中高空西风急流增强(SJet)/减弱(WJet)的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SJet和WJet两者对低层环流和雨带及降水强度的影响过程不同,前者有利于加强低空急流,降水在CTL雨带的南侧会增强,在北侧会减弱,雨带位置南撤;后者则相反,雨带位置向北推进;SJet所引起的暴雨中心位置偏南,WJet所引起的暴雨中心位置偏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西风急流 长江中下游 暴雨 控制试验 中尺度数值模式 降水强度 雨带位置 大气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