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1
篇文章
<
1
2
…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KANO模型的成都主城区公园雕塑创作思路研究
1
作者
钟家奎
唐波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逐渐受到重视。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公园空间的美感,还能向人们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价值。在公园雕塑创作多元化的当下,基于KANO模型创作成都市主城区公园雕塑作品的...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逐渐受到重视。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公园空间的美感,还能向人们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价值。在公园雕塑创作多元化的当下,基于KANO模型创作成都市主城区公园雕塑作品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雕塑
作品
公共空间
城市居民休闲
思路研究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
多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硕赜
《天工》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当代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应当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让其继续发扬和传承,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雕塑
马踏飞燕
雕塑创作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拟现实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书魁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4期79-81,共3页
该文介绍了雕塑创作与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延伸数字雕塑创作、拓展创作形式、增强雕塑创作沉浸感、强化雕塑创作的便携性与情感观念的传递效果、强化光的雕塑材料作用方面的影响,并围绕关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雕塑生态发...
该文介绍了雕塑创作与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延伸数字雕塑创作、拓展创作形式、增强雕塑创作沉浸感、强化雕塑创作的便携性与情感观念的传递效果、强化光的雕塑材料作用方面的影响,并围绕关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雕塑生态发展、规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雕塑创作流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雕塑创作与展示的一体化发展、突破雕塑创作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难点等维度,探讨相应的应用策略与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综合材料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宣纸为例
4
作者
张豪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宣纸以其独特的质感、纹理和文化内涵,成为当代雕塑创作中备受重视的材料。文章分析了当代雕塑创作中的综合材料,并以宣纸为例,分析了宣纸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历史与文化内涵,提出了宣纸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为推动当代雕塑的艺...
宣纸以其独特的质感、纹理和文化内涵,成为当代雕塑创作中备受重视的材料。文章分析了当代雕塑创作中的综合材料,并以宣纸为例,分析了宣纸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历史与文化内涵,提出了宣纸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为推动当代雕塑的艺术发展,并深化宣纸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建设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综合材料
宣纸
艺术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与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76-79,共4页
天然大漆作为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媒材,一方面蕴含了传统造物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传统漆艺的运用应被赋予创新创造性,通过...
天然大漆作为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媒材,一方面蕴含了传统造物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传统漆艺的运用应被赋予创新创造性,通过合理借鉴其自身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向更具有综合性和当代性的方向发展,与当代文化融合,将传统工艺研究的视角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能为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文化融合
传统漆艺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创新性运用
运用与探索
建设文化强国
审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I技术背景下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路径的数字化发展
6
作者
虎妍
《艺术家》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如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初期。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和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雕塑创作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工具,改变了其创作流程,丰富了其创作形式和展示方式。一、中国当代雕塑...
如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初期。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和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雕塑创作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工具,改变了其创作流程,丰富了其创作形式和展示方式。一、中国当代雕塑数字创作工具(一)早期数字创作工具雕塑创作早期数字工具有主创工具和辅助工具两大类。主创工具是可以创作三维空间的建模软件和渲染效果图的渲染软件;辅助工具则可以完成雕塑前期与后期,如草图绘制、展示图制作。由于这些软件不是以雕塑创作为初衷开发的,因此在精度、细节表达、交互性、学习曲线等方面限制了雕塑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形式。尽管如此,它们仍有着实体雕塑所不具备的能力,如参数化建模,这不仅能够增强创作者雕塑创作的效率,还可以助力其创作出更具想象力的抽象雕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创作
工具
人工智能
辅助工具
主创
数字化转型
展示方式
草图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美术教育中的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以贵州省为例
7
作者
李聃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该文探讨美术教育中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贵州省为例,深入分析当地雕塑创作的特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首先梳理贵州省雕塑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阐述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点;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探究雕塑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该文探讨美术教育中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贵州省为例,深入分析当地雕塑创作的特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首先梳理贵州省雕塑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阐述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点;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探究雕塑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传承在雕塑创作中的体现;最后提出贵州省在美术教育中推动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策略和建议,以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术教育
雕塑创作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8
作者
田龙洁
《艺术家》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审美理念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应用于当代雕塑创作,不仅能够丰富雕塑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形式,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艺术创作上的传承与发扬。鉴于此,文章围...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审美理念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应用于当代雕塑创作,不仅能够丰富雕塑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形式,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艺术创作上的传承与发扬。鉴于此,文章围绕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
作品
传统文化资源
艺术
创作
表现形式
当代
雕塑创作
传承与发扬
审美理念
文化底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色彩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楠
都伟
《美术大观》
2013年第4期65-65,共1页
在自然界中,物体除了具备形体之外,还具有丰富美丽的色彩。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同样,雕塑的形体和色彩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浏览一下当代的各种艺术展览,就会发现各种艺术...
在自然界中,物体除了具备形体之外,还具有丰富美丽的色彩。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同样,雕塑的形体和色彩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浏览一下当代的各种艺术展览,就会发现各种艺术思潮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雕塑表达的主题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雕塑色彩的运用也逐渐被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中国当代
色彩
应用
人类认识
视觉体验
艺术展览
艺术思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雕塑创作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海岸
刘心平
《美术大观》
2015年第6期142-143,共2页
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分寸的把握、实践性的真正意义、对媒介材料的驾驭。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敢于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欲望、塑造的能力以及表达途径的重要性。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社会的身体寓言——关于张峰的雕塑创作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振华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3,共8页
张峰,1965年生于辽宁沈阳,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纽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个展:2000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2003年红磨坊画廊,佛蒙特。2004年CorkStreet画廊,伦敦;Dekei画廊,纽茵。2005年...
张峰,1965年生于辽宁沈阳,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纽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个展:2000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2003年红磨坊画廊,佛蒙特。2004年CorkStreet画廊,伦敦;Dekei画廊,纽茵。2005年世纪翰墨画廊,北京;2007年索美画廊,上海。201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北京爱慕美术馆,北京;“张峰雕塑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张峰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寓言
身体
社会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浅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罗燕
《戏剧之家》
2016年第7期231-231,共1页
高校雕塑创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雕塑创作课教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雕塑专业课程可从宽泛的角度分成基础课和创作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作品风格无法凸显个人...
高校雕塑创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雕塑创作课教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雕塑专业课程可从宽泛的角度分成基础课和创作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作品风格无法凸显个人特色,基于此,本文浅谈一下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从创作性的技法语言形式与创作性的素描草图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雕塑创作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诸宁
《艺术科技》
2013年第7期88-88,共1页
本文在对现阶段城市雕塑作品创作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设计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城市雕塑设计者在城市雕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不断提高当代各大城市的城...
本文在对现阶段城市雕塑作品创作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设计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城市雕塑设计者在城市雕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不断提高当代各大城市的城市雕塑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
雕塑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白银市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苏云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9期41-45,共5页
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市雕塑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笔者以地域文化为着眼点,在分析城市雕塑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并针对白银市的地域文化特点,提出了"五彩白银"的特色文化定位...
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市雕塑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笔者以地域文化为着眼点,在分析城市雕塑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并针对白银市的地域文化特点,提出了"五彩白银"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创作了一组与此定位对应的城市街道小品雕塑,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地域文化建设和创造城市特色雕塑提供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
雕塑
雕塑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借镜求新——建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15
作者
温洋
邓威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0期183-,共1页
雕塑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都是同建筑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而在艺术概念被重新审视的这个时代,艺术观念和形式也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演义,雕塑艺术也正以多元化的姿态去进行创造和发展.同时,作为空间艺术的雕塑和建筑在形式...
雕塑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都是同建筑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而在艺术概念被重新审视的这个时代,艺术观念和形式也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演义,雕塑艺术也正以多元化的姿态去进行创造和发展.同时,作为空间艺术的雕塑和建筑在形式、风格、空间、环境、文化等方面互为影响,互相渗透,反映出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征.作为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线条、色调、材料等因素的立体作品来说,雕塑与建筑一样,都以其可视性的形体直接诉诸视觉,适应着视觉活动的一般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现代
雕塑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越自然的想象——谈雕塑创作中的意象生成
16
作者
刘海岸
郑淼
《美术大观》
2015年第5期84-85,共2页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从绵延起伏的山峦,到奔腾不息的河水;从碧波荡漾的湖面,到湛蓝深邃的天空,这些客观的景象就像是一个奇妙的宝藏与情感来源,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生成意象,进而升华为艺术创作。雕塑创作是雕塑家以艺术化处理后...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从绵延起伏的山峦,到奔腾不息的河水;从碧波荡漾的湖面,到湛蓝深邃的天空,这些客观的景象就像是一个奇妙的宝藏与情感来源,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生成意象,进而升华为艺术创作。雕塑创作是雕塑家以艺术化处理后的立体空间造型将自我的思想感情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体是创作理念物化后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意象化
艺术
创作
空间造型
奔腾不息
绵延起伏
布德尔
审美意象
立体造型
吴为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当代黑龙江雕塑创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于猛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0期64-64,共1页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雕塑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蕴含浓郁的地域文...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雕塑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蕴含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以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基于此,笔者以黑龙江雕塑为例,立足于黑龙江地域文化背景,探求黑龙江雕塑创作独特的文化气息与精神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精神文化
文化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万物为师——袁晓岑先生的雕塑创作
18
作者
张仲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45-150,共6页
2015年是著名雕塑家、画家袁晓岑先生100周年诞辰。《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其创作于50年代初的雕塑《母女学文化》足以代表新中国雕塑创作水平。袁晓岑先生一生以"万物为师",虚怀若谷,德艺双...
2015年是著名雕塑家、画家袁晓岑先生100周年诞辰。《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其创作于50年代初的雕塑《母女学文化》足以代表新中国雕塑创作水平。袁晓岑先生一生以"万物为师",虚怀若谷,德艺双馨,作"大地之子",塑绘相承,相得益彰。在长期艺术探索中谨遵徐悲鸿先生教诲,继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理精髓,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循"六法"造型,吸收西方泥塑技法,将二者有机融合,为完成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化问题做出卓越贡献,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晓岑
万物为师
感物美学
雕塑创作
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形式探究--以作品《苏中高凤英》《国富民强》等为例
19
作者
朱智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182,共6页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对国家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灵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作者近几年对主题创作的实践与研究,体验到恰到好处的形式探索,对表现雕塑作品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对推动主题雕塑与社会审美与时代精神产生强烈共鸣有着...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对国家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灵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作者近几年对主题创作的实践与研究,体验到恰到好处的形式探索,对表现雕塑作品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对推动主题雕塑与社会审美与时代精神产生强烈共鸣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性
雕塑创作
形式
探究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
20
作者
尹智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6-I0007,共2页
当今多元化语境使得雕塑创作异彩纷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创作倾向:或延续传统,或追求前卫,或热衷于对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意象思维,它造就了中国艺术发展中独...
当今多元化语境使得雕塑创作异彩纷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创作倾向:或延续传统,或追求前卫,或热衷于对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意象思维,它造就了中国艺术发展中独有的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化语境
雕塑创作
意象思维
创作
倾向
意象表达
现代艺术观念
审美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KANO模型的成都主城区公园雕塑创作思路研究
1
作者
钟家奎
唐波
机构
四川传媒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艺术家》
2024年第3期105-107,共3页
基金
2022年度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般资助项目“成都市建设公园城市背景下主城区公园雕塑调查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22CS068)
四川传媒学院重点项目“成都本土文化在公共空间的当代表达研究”研究成果
文摘
在城市化进程中,公园作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空间逐渐受到重视。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公园空间的美感,还能向人们传达特定的情感和价值。在公园雕塑创作多元化的当下,基于KANO模型创作成都市主城区公园雕塑作品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成都作为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
关键词
雕塑创作
雕塑
作品
公共空间
城市居民休闲
思路研究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西南地区
多元化
分类号
J313.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被引量:
1
2
作者
丁硕赜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出处
《天工》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基金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年度工艺美术科研课题(实践类一般项目)“广西三江侗族传统纹样的现代设计运用——以‘又几’品牌为例”(课题编号:CNACS2023-Ⅱ-10)。
文摘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作品有其独特性,以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表达,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传递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汉代雕塑艺术对后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今雕塑创作具有研究和实践价值。其中“马踏飞燕”雕塑是集艺术、科学于一体的经典之作,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当代雕塑创作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发。人们应当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工艺,让其继续发扬和传承,为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
汉代
雕塑
马踏飞燕
雕塑创作
传承
创新
分类号
J3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宋书魁
机构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4期79-81,共3页
基金
2022年辽宁省教育厅基本科研项目“虚拟现实视域下交互式公共艺术产品创作与展示研究”(项目编号:LJKMZ20222016)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该文介绍了雕塑创作与虚拟现实技术,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延伸数字雕塑创作、拓展创作形式、增强雕塑创作沉浸感、强化雕塑创作的便携性与情感观念的传递效果、强化光的雕塑材料作用方面的影响,并围绕关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雕塑生态发展、规范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雕塑创作流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实现雕塑创作与展示的一体化发展、突破雕塑创作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难点等维度,探讨相应的应用策略与要点。
关键词
雕塑创作
虚拟现实技术
沉浸感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TP391.9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综合材料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宣纸为例
4
作者
张豪
机构
广西艺术学院
出处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年第10期145-147,共3页
文摘
宣纸以其独特的质感、纹理和文化内涵,成为当代雕塑创作中备受重视的材料。文章分析了当代雕塑创作中的综合材料,并以宣纸为例,分析了宣纸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历史与文化内涵,提出了宣纸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策略,为推动当代雕塑的艺术发展,并深化宣纸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价值提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综合材料
宣纸
艺术
创作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与探索
被引量:
1
5
作者
徐端
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雕塑院
出处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0期76-79,共4页
文摘
天然大漆作为在世界艺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东方媒材,一方面蕴含了传统造物的科学精神,另一方面体现了东方文化的审美特性。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传统漆艺的运用应被赋予创新创造性,通过合理借鉴其自身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结合当代时代特点,向更具有综合性和当代性的方向发展,与当代文化融合,将传统工艺研究的视角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可以实现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能为传统工艺的当代活化、振兴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文化融合
传统漆艺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创新性运用
运用与探索
建设文化强国
审美特性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I技术背景下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路径的数字化发展
6
作者
虎妍
机构
江西科技学院
出处
《艺术家》
2024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文摘
如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正处于向数字化转型的发展初期。人工智能(以下简称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和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为雕塑创作数字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创作工具,改变了其创作流程,丰富了其创作形式和展示方式。一、中国当代雕塑数字创作工具(一)早期数字创作工具雕塑创作早期数字工具有主创工具和辅助工具两大类。主创工具是可以创作三维空间的建模软件和渲染效果图的渲染软件;辅助工具则可以完成雕塑前期与后期,如草图绘制、展示图制作。由于这些软件不是以雕塑创作为初衷开发的,因此在精度、细节表达、交互性、学习曲线等方面限制了雕塑创作者的创作思路和创作形式。尽管如此,它们仍有着实体雕塑所不具备的能力,如参数化建模,这不仅能够增强创作者雕塑创作的效率,还可以助力其创作出更具想象力的抽象雕塑。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创作
工具
人工智能
辅助工具
主创
数字化转型
展示方式
草图绘制
分类号
TP18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J3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美术教育中的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以贵州省为例
7
作者
李聃铭
机构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文摘
该文探讨美术教育中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关系,以贵州省为例,深入分析当地雕塑创作的特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首先梳理贵州省雕塑创作的历史与现状,阐述其独特的地域性和民族文化特点;其次通过实证研究,探究雕塑创作在美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文化传承在雕塑创作中的体现;最后提出贵州省在美术教育中推动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的策略和建议,以为地方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美术教育
雕塑创作
文化传承
分类号
J304-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8
作者
田龙洁
机构
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出处
《艺术家》
2024年第7期31-33,共3页
文摘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道德规范、审美理念以及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应用于当代雕塑创作,不仅能够丰富雕塑作品的文化底蕴和表现形式,还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艺术创作上的传承与发扬。鉴于此,文章围绕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展开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雕塑
作品
传统文化资源
艺术
创作
表现形式
当代
雕塑创作
传承与发扬
审美理念
文化底蕴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色彩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被引量:
7
9
作者
张楠
都伟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艺术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13年第4期65-65,共1页
文摘
在自然界中,物体除了具备形体之外,还具有丰富美丽的色彩。在人类的视觉体验和感受中,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是人类认识自然的第一步。同样,雕塑的形体和色彩也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密不可分的。浏览一下当代的各种艺术展览,就会发现各种艺术思潮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运用带来了雕塑表达的主题以及表现形式的多元化;雕塑色彩的运用也逐渐被重视,
关键词
雕塑创作
中国当代
色彩
应用
人类认识
视觉体验
艺术展览
艺术思潮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雕塑创作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
被引量:
4
10
作者
刘海岸
刘心平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15年第6期142-143,共2页
文摘
关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分寸的把握、实践性的真正意义、对媒介材料的驾驭。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应注意敢于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欲望、塑造的能力以及表达途径的重要性。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教学
实践能力
创新思维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社会的身体寓言——关于张峰的雕塑创作
被引量:
1
11
作者
孙振华
机构
中国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6-23,共8页
文摘
张峰,1965年生于辽宁沈阳,获得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纽约艺术学院硕士学位,现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副教授。个展:2000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2003年红磨坊画廊,佛蒙特。2004年CorkStreet画廊,伦敦;Dekei画廊,纽茵。2005年世纪翰墨画廊,北京;2007年索美画廊,上海。2012年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沈阳;北京爱慕美术馆,北京;“张峰雕塑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
关键词
雕塑创作
张峰
鲁迅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寓言
身体
社会
当代
分类号
K825.72 [历史地理—历史学]
J314.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浅析
被引量:
2
12
作者
罗燕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
出处
《戏剧之家》
2016年第7期231-231,共1页
文摘
高校雕塑创作课是一门重要的课程,雕塑创作课教学的课题研究逐渐受到重视。许多高校开设的雕塑专业课程可从宽泛的角度分成基础课和创作课。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作品风格无法凸显个人特色,基于此,本文浅谈一下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从创作性的技法语言形式与创作性的素描草图两个层面进行论述,以期为相关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
高校
雕塑创作
教学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被引量:
1
13
作者
诸宁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3年第7期88-88,共1页
文摘
本文在对现阶段城市雕塑作品创作中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地域文化与城市雕塑设计之间的关系,说明地域文化在城市雕塑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城市雕塑设计者在城市雕塑设计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不断提高当代各大城市的城市雕塑质量。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
雕塑创作
分类号
TU986.48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白银市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被引量:
3
14
作者
苏云
机构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9期41-45,共5页
基金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对外宣传方式方法创新研究(12008XW)"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随着城市更新和改造步伐的加快,城市雕塑得到了城市管理者和广大市民的普遍关注。笔者以地域文化为着眼点,在分析城市雕塑的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思考与研究,并针对白银市的地域文化特点,提出了"五彩白银"的特色文化定位,设计创作了一组与此定位对应的城市街道小品雕塑,从而为更好地开展地域文化建设和创造城市特色雕塑提供一条有效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城市
雕塑
雕塑创作
分类号
J313.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借镜求新——建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15
作者
温洋
邓威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艺术系
出处
《美术大观》
2007年第10期183-,共1页
文摘
雕塑艺术的发展自古以来都是同建筑艺术的发展紧密相联系的,而在艺术概念被重新审视的这个时代,艺术观念和形式也正进行着前所未有的释放和演义,雕塑艺术也正以多元化的姿态去进行创造和发展.同时,作为空间艺术的雕塑和建筑在形式、风格、空间、环境、文化等方面互为影响,互相渗透,反映出一系列相关联的特征.作为三度空间中存在的,具有体积、线条、色调、材料等因素的立体作品来说,雕塑与建筑一样,都以其可视性的形体直接诉诸视觉,适应着视觉活动的一般规律. ……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现代
雕塑
建筑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越自然的想象——谈雕塑创作中的意象生成
16
作者
刘海岸
郑淼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出处
《美术大观》
2015年第5期84-85,共2页
文摘
自然界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象,从绵延起伏的山峦,到奔腾不息的河水;从碧波荡漾的湖面,到湛蓝深邃的天空,这些客观的景象就像是一个奇妙的宝藏与情感来源,激发着艺术家的灵感,生成意象,进而升华为艺术创作。雕塑创作是雕塑家以艺术化处理后的立体空间造型将自我的思想感情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体是创作理念物化后的载体。
关键词
雕塑创作
意象化
艺术
创作
空间造型
奔腾不息
绵延起伏
布德尔
审美意象
立体造型
吴为山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当代黑龙江雕塑创作
被引量:
1
17
作者
于猛
机构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0期64-64,共1页
基金
名称:<龙江雕塑艺术地域文化特征研究>
立项编号:12B062
审批单位: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
文摘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繁荣,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代,雕塑作为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之一,表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同时蕴含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以良好的视觉效果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它是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必要元素之一。基于此,笔者以黑龙江雕塑为例,立足于黑龙江地域文化背景,探求黑龙江雕塑创作独特的文化气息与精神导向。
关键词
雕塑创作
精神文化
文化导向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万物为师——袁晓岑先生的雕塑创作
18
作者
张仲夏
机构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年第4期145-150,共6页
文摘
2015年是著名雕塑家、画家袁晓岑先生100周年诞辰。《万物为师——袁晓岑诞辰百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其创作于50年代初的雕塑《母女学文化》足以代表新中国雕塑创作水平。袁晓岑先生一生以"万物为师",虚怀若谷,德艺双馨,作"大地之子",塑绘相承,相得益彰。在长期艺术探索中谨遵徐悲鸿先生教诲,继承"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理精髓,在艺术创作实践中循"六法"造型,吸收西方泥塑技法,将二者有机融合,为完成中国雕塑艺术的民族化问题做出卓越贡献,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关键词
袁晓岑
万物为师
感物美学
雕塑创作
民族化
Keywords
YUAN Xiao - cen
learn from all
senses of aesthetics
sculpture creation
nationalization
分类号
J303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形式探究--以作品《苏中高凤英》《国富民强》等为例
19
作者
朱智伟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7-182,共6页
文摘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对国家文化、时代精神、民族灵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作者近几年对主题创作的实践与研究,体验到恰到好处的形式探索,对表现雕塑作品的核心内容与精神,对推动主题雕塑与社会审美与时代精神产生强烈共鸣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主题性
雕塑创作
形式
探究
创新
分类号
J30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
20
作者
尹智欣
机构
鲁迅美术学院雕塑艺术学院
出处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6-I0007,共2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2022年度高校基本科研项目“辽宁省高校红色文创普及与创新传播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LJKMR20221654。
文摘
当今多元化语境使得雕塑创作异彩纷呈,表现出迥然不同的创作倾向:或延续传统,或追求前卫,或热衷于对西方现代艺术观念的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潜移默化过程中形成了-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意象思维,它造就了中国艺术发展中独有的审美意识。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多元化语境
雕塑创作
意象思维
创作
倾向
意象表达
现代艺术观念
审美意识
分类号
J30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KANO模型的成都主城区公园雕塑创作思路研究
钟家奎
唐波
《艺术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汉代“马踏飞燕”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启示
丁硕赜
《天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虚拟现实技术在雕塑创作中的应用探究
宋书魁
《美术教育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综合材料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研究——以宣纸为例
张豪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传统漆艺在雕塑创作中的创新性运用与探索
徐端
《文学艺术周刊》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AI技术背景下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路径的数字化发展
虎妍
《艺术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美术教育中的雕塑创作与文化传承——以贵州省为例
李聃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
田龙洁
《艺术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色彩在中国当代雕塑创作中的应用与发展
张楠
都伟
《美术大观》
201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雕塑创作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
刘海岸
刘心平
《美术大观》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当代社会的身体寓言——关于张峰的雕塑创作
孙振华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高校雕塑创作课教学浅析
罗燕
《戏剧之家》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当代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诸宁
《艺术科技》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白银市城市雕塑创作研究
苏云
《美术教育研究》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借镜求新——建筑对雕塑创作的影响
温洋
邓威
《美术大观》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超越自然的想象——谈雕塑创作中的意象生成
刘海岸
郑淼
《美术大观》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浅论当代黑龙江雕塑创作
于猛
《美术教育研究》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万物为师——袁晓岑先生的雕塑创作
张仲夏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当代主题性雕塑创作的形式探究--以作品《苏中高凤英》《国富民强》等为例
朱智伟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当代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
尹智欣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7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