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点突变的PCR-SSCP检测 被引量:26
1
作者 姜运良 李宁 +1 位作者 习欠云 吴常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14-216,共3页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ESR)是控制猪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之一,具有明显的基因效应:BB型比AA型母猪胎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高出1 40~3 37和0 63~3 58头,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要基因之一。常规采用PCR -RFLPs方法区分该基因由点突变造成的3种不同的基因型。本研究建立1种基于PCR的SSCP(single-strand edconformationpolymorphism)方法对猪ESR该位置的点突变进行检测,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和不需要酶切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r基因 点突变 PCR-SSCP 雌激素受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研究进展
2
作者 魏学蕊 孙少华 苏保全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3年第5期28-29,共2页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基因之一,也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基因之一。本文对ESR基因的发现、定位及其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作以综述,并对ESR基因... 主基因是指能对数量性状产生巨大效应的单个基因或位点。猪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影响猪产仔数的主基因之一,也是目前商品猪育种和生产中重点检测的主基因之一。本文对ESR基因的发现、定位及其对产仔数性状的影响作以综述,并对ESR基因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受体基因 esr基因 数量性状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雌激素受体基因与产仔数和乳头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丁家桐 葛红山 +2 位作者 姜勋平 刘桂琼 张军强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9-81,共3页
用PCR RFLPs法检测了 90头姜曲海、梅山、二花脸母猪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的多态性 ,分析了该基因与产仔数和乳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ESR基因型间总产仔数 (TNB)和产活仔数 (NBA)差异极显著 (P <0 0 1)。BB基因型母猪头胎产仔数和... 用PCR RFLPs法检测了 90头姜曲海、梅山、二花脸母猪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的多态性 ,分析了该基因与产仔数和乳头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ESR基因型间总产仔数 (TNB)和产活仔数 (NBA)差异极显著 (P <0 0 1)。BB基因型母猪头胎产仔数和产活仔数分别比AA基因型多 3 0 3和 3 0 1头 ;经产胎次比AA基因型多 1 80和 1 82头。ESR基因型间乳头数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受体基因 产仔数 乳头数 多态性 产活仔数 e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雌激素受体(ESR)位点RFLPs的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肖璐 李宁 +3 位作者 陈永福 吴常信 张建生 孙仕铨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32-34,共3页
本文利用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的18kbcDNA为探针与PvuⅡ酶切的二花脸、梅山、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及大二猪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二花脸有25kb和37kb的特异带,大约克、长白、... 本文利用猪雌激素受体基因的18kbcDNA为探针与PvuⅡ酶切的二花脸、梅山、长白、杜洛克、大约克及大二猪的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二花脸有25kb和37kb的特异带,大约克、长白、杜洛克有43kb特异带。由此结果进一步将高产仔数的主效基因或与之紧密相连锁的遗传标记首次定位于25kb的特异片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esr) SOUTHERN杂交 RFLPS 产仔数 主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受体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老年人低骨量的关系 被引量:7
5
作者 顾洁梅 何进卫 +10 位作者 肖文金 胡伟伟 张浩 胡云秋 李淼 傅文贞 刘玉娟 汪纯 柯耀华 岳华 章振林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0年第3期171-177,共7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VDR)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SR1)多态性与老年男性、女性低骨量的关系。方法 378名老年男性[平均年龄(61.1±7.0)岁,其中260名健康男性、110例骨量减少和8例骨质疏松患者]和334名绝经后妇女[平均年龄(58.4±6.3)岁,其中148名健康女性、153例骨量减少和33例骨质疏松患者]共712人,均为居住在上海30年以上汉族人。用双能X线测量仪检测上述受试者左侧股骨颈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按照股骨颈BMD低于同性别正常峰值BMD的-1~-2.5和-2.5标准差为标准诊断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排除继发性低骨量。检测VDR基因FokⅠ、ApaⅠ、CDX 2位点ESR 1基因的PvuⅡ和XbaⅠ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结果 378名老年男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8.0%)、Ff(50.0%)和ff(22.0%),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9.5%)、Aa(43.4%)和aa(47.1%);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2%)、AG(45.8%)和GG(32.0%);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14.1%)、Pp(46.0%)和pp(39.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5.0%)、Xx(36.8%)和xx(58.2%)。334名老年女性中,FokⅠ的基因型频率为FF(25.7%)、Ff(55.1%)和ff(19.2%),Ap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AA(10.2%)、Aa(44.0%)和aa(45.8%);CDX 2的基因型频率为AA(22.8%)、AG(47.9%)和GG(29.3%);PvuⅡ的基因型频率为PP(9.9%)、Pp(45.2%)和pp(44.9%);XbaⅠ的基因型频率为XX(2.1%)、Xx(36.8%)和xx(61.1%)。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老年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和骨量正常组之间上述基因SNP频率分布未见差异(P均>0.05)。结论 VDR的FokⅠ、ApaⅠ及CDX 2位点和ESR 1的PvuⅡ及XbaⅠ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纳入本研究汉族老年男性和女性低骨量的风险因子,尚需更大样本量的实验予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受体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1 单核苷酸多态性 骨量减少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基因启动子使用情况的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晏泽辉 邓国宏 +3 位作者 谭文婷 刘国栋 但芸婕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2276-2280,共5页
目的鉴定人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SR1)基因启动子使用情况。方法常规培养和刺激HepG2和L02细胞,甲醛固定细胞,超声剪切染色质,采用利用PolⅡ CTD末端Ser5特异性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PolⅡ-ChIP),针对文献报道的... 目的鉴定人肝细胞中雌激素受体α(estrogen receptorα,ESR1)基因启动子使用情况。方法常规培养和刺激HepG2和L02细胞,甲醛固定细胞,超声剪切染色质,采用利用PolⅡ CTD末端Ser5特异性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沉淀(PolⅡ-ChIP),针对文献报道的8个可能启动子区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ESR1基因启动子的使用情况。结果β-雌二醇刺激不同肝细胞后进行PolⅡ-ChIP发现,HepG2肝癌细胞株中ESR1启动子E1、E2、F沉淀出有PolⅡ的结合的片段,而在L02细胞株中则仅启动子D有PolⅡ的结合的片段沉淀出来。结论不同肝细胞中ESR1的表达受不同的启动子的调控。HepG2肝癌细胞株中ESR1的表达受启动子E1、E2、F调控,而在L02细胞株中ESR1的表达受启动子D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α(esr1) 启动子 RNA多聚酶Ⅱ 染色质免疫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Pvu Ⅱ多态性与偏头痛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霍建新 王萍 +1 位作者 敖姝真 高学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偏头痛基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其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多态性与偏头痛基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偏头痛患者41例和健康对照者44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其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基因型频率在偏头痛患者中′PP′基因型频率为17.1%、′Pp′基因型频率为43.9%、′pp′基因型频率为39%,在健康对照组中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3.6%、38.6%、47.7%。偏头痛组与健康对照组基因型频率比较未发现显著性差异(χ2=0.676,P=0.713)。结论:ESR 1基因PvuⅡ多态性可能与偏头痛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雌激素受体基因1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二醇及雌激素受体抑制剂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及其PTEN、GSK3β、cyclinD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磊 石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32-936,共5页
目的:探讨雌二醇(E2)与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作用后,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上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E2及其受体抑制剂对SKOV3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普通培养液(对照组... 目的:探讨雌二醇(E2)与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作用后,对卵巢癌SKOV3细胞凋亡及磷脂酰肌醇/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上蛋白表达的影响,明确E2及其受体抑制剂对SKOV3细胞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普通培养液(对照组)、浓度为10-7mol/L的E2(E2组)和相同浓度E2与ICI182,780(E2+ICI182,780组)作用SKOV3细胞后不同时间段(24、48小时)SKOV3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E2与ICI182,780作用SKOV3细胞后不同时间段(0、1、2、6、12、24小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①E2组作用SKOV3细胞24、48小时后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E2+ICI182,780组作用SKOV3细胞24、48小时后SKOV3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E2上调SKOV3细胞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p-PTEN、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蛋白表达;ICI182,780在不同程度上拮抗以上的作用,但是二者对GSK3β蛋白表达均无影响。结论:E2激活SKOV3细胞内的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促使通路上蛋白磷酸化,最终抑制细胞凋亡;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780可抑制E2对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作用,从而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卵巢癌 雌激素受体抑制剂ICI182 780 细胞凋亡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 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细胞周期素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和长白猪繁殖性能相关研究
9
《养猪》 2007年第4期31-31,共1页
吴珍芳等通过检测612头长白母猪共2239窝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分析了不同ESR基因型和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群体中B等位基因的频率很低,但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群体的基因频率处于哈代-温伯格连锁平衡状态... 吴珍芳等通过检测612头长白母猪共2239窝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基因)的PvuⅡ酶切多态性,分析了不同ESR基因型和长白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性。群体中B等位基因的频率很低,但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群体的基因频率处于哈代-温伯格连锁平衡状态。第1胎BB基因型母猪的总产仔数(12.05头)显著高于AA型母猪(10.19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基因 繁殖性能 长白猪 esr基因 长白母猪 基因频率 通过检测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ESR1-PI3K信号通路抑制3T3-L1细胞脂滴形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倩 杨豹 +2 位作者 李银 蒋钦杨 黄艳娜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16-1924,共9页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与雌激素受体1(ESR1)对3T3-L1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RES抑制脂肪沉积潜在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T3-L1细胞为试验材料,设计并合成针对ESR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3T3-L1细胞培养基... 【目的】探究白藜芦醇(RES)与雌激素受体1(ESR1)对3T3-L1细胞脂滴形成的影响及调控机制,为RES抑制脂肪沉积潜在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3T3-L1细胞为试验材料,设计并合成针对ESR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在3T3-L1细胞培养基中添加RES,以添加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为对照,利用油红O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等分析RES与ESR1对3T3-L1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显著(P<0.05)减少3T3-L1细胞脂滴的生成,极显著(P<0.001)上调脂肪分解关键基因ATGL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调(P<0.001)脂肪合成关键基因CEBPα、PPARγ及FAS相对表达量。RES能极显著(P<0.001)增加ESR1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1)增加ESR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同时,RES能极显著(P<0.001)下调PI3K信号通路中PI3K和AKT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01)上调FOXO1基因相对表达量。干扰ESR1基因可极显著(P<0.01)增加3T3-L1细胞脂滴的生成,极显著(P<0.001)下调ATGL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01)上调CEBPα、PPARγ及FAS基因相对表达量;加入RES后,干扰ESR1基因的3T3-L1细胞脂滴与未加入RES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ATGL、CEBPα、PPARγ及FAS基因相对表达量也均无显著差异。干扰ESR1基因能极显著(P<0.001)上调PI3K信号通路中PI3K和AKT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P<0.001)下调FOXO1基因相对表达量;加入RES后,PI3K、AKT及FOXO1基因相对表达量与未加入RES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结论】RES能通过ESR1-PI3K信号通路,上调脂肪分解关键基因ATGL相对表达量,下调脂肪合成关键基因CEBPα、PPARγ及FAS相对表达量,从而抑制3T3-L1细胞脂滴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雌激素受体1(esr1) PI3K信号通路 脂滴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鹌鹑ESR1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能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恒 杨帅 +5 位作者 白俊艳 樊红灯 庞有志 付学言 卢小宁 时坤鹏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7-161,共5页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1(ESR1)的多态性对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法,对3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的ESR1基因外显子1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鹌鹑早期生长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 为了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1(ESR1)的多态性对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影响,采用PCR-RFLP法,对3个鹌鹑群体(中国黄羽鹌鹑、朝鲜鹌鹑、北京白羽鹌鹑)的ESR1基因外显子1进行多态性检测,并与鹌鹑早期生长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1在3个鹌鹑群体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分别为TT、CC、CT基因型,ESR1基因外显子1在中国黄羽鹌鹑、北京白羽鹌鹑、朝鲜鹌鹑中的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15、0.600、0.723,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88、0.014、0.015,C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97、0.386、0.262。关联分析表明,ESR1基因外显子1与朝鲜鹌鹑的胫长、胸骨长、体长、胫围有相关性(P<0.05),与中国黄羽鹌鹑的体质量、胫长、胸深、体长、胸骨长有相关性(P<0.05),与北京白羽鹌鹑的体质量有相关性(P<0.05)。以上结果提示,ESR1基因外显子1可作为候选基因应用于蛋用鹌鹑早期生长性能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鹌鹑 雌激素受体基因1(esr 1) 早期生长性能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品种间ESR基因PCR-RFLP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李凤娥 熊远著 +2 位作者 邓昌彦 郑嵘 屈彦纯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7-39,共3页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 ,检测了不同猪品种的ESR基因PvuⅡ RFLP。结果表明 :品种间基因频率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并试分析了PvuⅡ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雌激素受体(esr)基因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柳淑芳 杜立新 张志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在猪的高繁殖力特性研究中 ,证实促卵泡素 (FSH) β亚基和雌激素受体 (ESR)基因 ,是可影响产仔数 1~ 1 5头的主基因。本文从FSHβ亚基和ESR基因的生物学作用、基因结构特点以及与产仔数的关系等方面作一综述。
关键词 FSHΒ亚基 esr基因 促卵泡素 雌激素受体 生物学作用 遗传结构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秀楠 刘爱蕙 +1 位作者 唐欣 任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5-302,共8页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乳腺癌细胞中UCA1和miR-18a的...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乳腺癌细胞中UCA1和miR-18a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8a和UCA1 3'UTR区域结合。在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中过表达UCA1或敲减miR-18a,在他莫昔芬耐药的LCC9和BT474细胞中敲减UCA1或过表达miR-18a,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他莫昔芬耐药的LCC2、LCC9和BT474细胞中,UCA1表达量显著高于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MCF-7细胞在0.1μmol/L他莫昔芬处理后,UCA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UCA1过表达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而UCA1 siRNA则显著降低了LCC9和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质粒对照+他莫昔芬组,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9.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29.0%,G1期细胞比例减少7.3%,S期细胞增加6.7%。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siRNA对照+他莫昔芬组,si-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54.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42.0%,G1期细胞比例增加9.0%,S期细胞减少6.2%。UCA1有一个miR-18a结合位点,敲减miR-18a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过表达miR-18a则显著降低了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抑制+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5.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33.0%,G1期细胞比例减少8.8%,S期细胞增加5.3%。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过表达+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47.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25.0%,G1期细胞比例增加13.3%,S期细胞减少7.9%。结论:UCA1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雌激素 乳腺肿瘤 尿路上皮癌相关1基因 他莫昔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侯选基因ER、IL-6、COLIA1的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建民 朱汉民 +4 位作者 朱晓颖 戴蒙 江凌 许曼音 陈家伦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8-140,125,共4页
目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白介素 6 (IL 6 )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DEXA检测 2 0 5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用PCR RFLP方法... 目的 骨质疏松是一种多基因疾病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绝经后妇女的雌激素受体(ER)、白介素 6 (IL 6 )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与骨密度等指标的关系。方法 用DEXA检测 2 0 5例绝经后妇女的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 ,用PCR RFLP方法检测ER基因PvuII和XbaⅠ多态性和Ⅰ型胶原α1(COLIA1)基因多态性 ;PCR扩增IL 6基因 3’端非翻译区的多态性区域。结果 ER基因PP、Pp和pp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13 7%、5 1 2 %和 35 1% ,pp型的绝经后妇女股骨颈骨密度Z值明显高于Pp型。ER基因XX、Xx和xx基因型分别占 6 8%、2 5 9%和 6 7 3%。XX基因型的妇女虽然停经时间更长 ,但腰椎骨密度仍高于Xx和xx型。发现了D/D、D/E、C/D、C/C和E/E5种IL 6基因型 ,93%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属于D/D和D/E型。在绝经 10年以上的妇女中 ,D/E型的腰椎骨密度明显高于D/D型 ,且前者的体重指数更高。所有样本的COLIA1基因型检测结果都是无突变的纯合子SS。结论 ER基因型中的pp和XX型可能分别对股骨颈和腰椎有保护作用 ;IL 6基因多态性与停经时间较长的绝经后妇女腰椎骨密度有一定关系 ;COLIA1基因型可能不适于评估本地区绝经后妇女骨密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雌激素受体 白介素-6 COLIA1 基因多态性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LP1/MNAR:一种新的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麟 赵琳 +2 位作者 孙宏丽 金万宝 魏敏杰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roline-,glutamic acid-,leucine-rich protein 1/modulator of nongenomic activity of estrogen receptor,PELP1/MNAR)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具有...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雌激素受体非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proline-,glutamic acid-,leucine-rich protein 1/modulator of nongenomic activity of estrogen receptor,PELP1/MNAR)是一种新近发现的核受体辅助活化因子,具有较为复杂的分子结构,在多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与先前发现的核受体辅助调节因子不同的是:作为一种支架蛋白,PELP1/MNAR既参与核受体调控靶基因转录的基因组作用,又参与了核受体激活激酶信号系统的非基因组作用,并且可能在核受体信号与生长因子信号串话(cross talk)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研究表明,PELP1/MNAR在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前列腺癌等激素依赖性肿瘤中均有异常表达和分布,在激素依赖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耐药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可望成为内分泌依赖性肿瘤治疗的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谷氨酸-亮氨酸富集蛋白1 雌激素受体基因组活性辅助调节因子 受体辅助调节因子 激素依赖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乳腺癌细胞系MTΑ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孙亚楠 毛晓韵 +3 位作者 刘崇 陈浩 郭扬 金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06-710,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对其MT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ERα启动子去甲基化对MTΑ1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用去甲基化药物5-Αza-dC处理ERα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的MDΑ-MB-435s和低甲...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系中雌激素受体α(ER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对其MTΑ1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ERα启动子去甲基化对MTΑ1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用去甲基化药物5-Αza-dC处理ERα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的MDΑ-MB-435s和低甲基化状态的MDΑ-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为5-Αza-dC处理组,同时设2种细胞系的未处理组为对照组。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各组细胞ER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TΑ1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MTΑ1 mRNA表达水平。结果:5-Αza-dC逆转了MDΑ-MB-435s和MDΑ-MB-231细胞系ERα启动子甲基化状态;MDΑ-MB-435s乳腺癌细胞系中,与对照组比较,5-Αza-dC处理组MTΑ1 mRNΑ及蛋白表达水平均下调(P<0.05);MDΑ-MB-231乳腺癌细胞系中,与对照组比较,5-Αza-dC处理组MTΑ1mRNΑ及蛋白表达水平亦均下调(P<0.05)。结论:改变MDA-MB-435s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系ERα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后,MTA1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提示ERα启动子去甲基化后可以下调MTΑ1基因的表达,二者之间存在调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1 雌激素受体Α 甲基化 表观遗传 乳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R和FSH β基因对苏太猪断奶存活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宋成义 《猪业科学》 2006年第8期54-55,共2页
采用PCR-RFLP,PCR-DSCP技术分析了苏太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的基因型对断奶存活率(LW)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初产母猪中,LW在ESR基因BB基因型和AA、AB基因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BB基因型&g... 采用PCR-RFLP,PCR-DSCP技术分析了苏太猪雌激素受体基因(ESR)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SHβ)的基因型对断奶存活率(LW)的影响。结果表明:ESR基因在初产母猪中,LW在ESR基因BB基因型和AA、AB基因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且BB基因型>AB基因型>AA基因型。FSHβ各基因型,在初产母猪和经产母猪中对LW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合并基因型对初产和经产母猪LW的影响显著(P<0.05),在初产母猪中,BBBB、AABB、ABBB基因型为优秀的合并基因型,且合并基因型的遗传效应高于各个基因效应的简单加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SHΒ基因 esr基因 苏太猪 存活率 断奶 合并基因 PCR-RFLP 雌激素受体基因 初产母猪 经产母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ESR基因与产仔数的遗传联系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明洲 张凯 +1 位作者 帅素容 李学伟 《四川畜牧兽医》 2003年第9期27-28,30,共3页
在猪的高繁殖力特性研究中证实,雌激素受体(ESR)基因是可影响产仔数1~1.5头的主效基因。本文对ESR基因的结构、多态性与产仔数相关的研究进展以及在生产上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关键词 esr基因 产仔数 遗传 繁殖力 雌激素受体 esr 主效基因 结构特点 多态性 产仔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受体基因研究方向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萌萌 尹纪伟 高远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2-986,共5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是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论述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甲状旁腺素受体基因、雌激...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骨质疏松是多因素、多基因疾病,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笔者论述了降钙素受体基因、甲状旁腺素受体基因、雌激素受体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骨保护素基因、转化生长因子基因、维生素D受体基因、Ⅰ型胶原蛋白基因的生物学特征及其与骨密度、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联,为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预防治疗、新药开发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受体基因 甲状旁腺素受体基因 雌激素受体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 骨保护素基因 转化生长因子基因 维生素D受体基因 Ⅰ型胶原蛋白基因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