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1
1
作者 侯安丽 刘慧兰 周秀英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01-604,共4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IUA)分离术后COOK球囊联合雌孕激素对预防宫腔再次粘连的临床效果,并探讨COOK球囊留置的时间。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中重度IUA患者227例,随机分为4组:其中A组55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A组,7天后取出;B组68例放置COOK球囊作为观察组B组,3月后取出;C组64例放置“宫型”宫内节育器(IUD)为观察组C组,3个月后取出;D组40例仅行宫腔镜下IUA分离术,作为空白对照组D组。4组术后第2天开始均应用戊酸雌二醇片(2mg,每天3次,口服)联合地屈孕酮片(10mg,每天1次,口服)序贯治疗,连续用药3个周期。分别比较4组治疗前后子宫腔状态、月经情况、妊娠率、患者满意度及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治疗3个月后,B组IUA改善率、月经改善率、妊娠率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A组、C组、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植入物脱落率和嵌顿率明显低于C组(P<0.05);B组与C组细菌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内放置COOK球囊3个月联合雌孕激素序贯治疗预防宫腔镜下IUA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的方法在临床上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COOK球囊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助孕汤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亚校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3期630-631,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不孕症门诊1999年3月—2005年5月就诊的59例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患者(其中卵巢早衰组A2组29例,卵巢不敏感组B2组11例,卵巢功能衰退组C2组19例)进行中药配合雌孕激素... 目的:探讨中药在治疗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不孕症门诊1999年3月—2005年5月就诊的59例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患者(其中卵巢早衰组A2组29例,卵巢不敏感组B2组11例,卵巢功能衰退组C2组19例)进行中药配合雌孕激素序贯周期疗法+促排卵(CC/HMG/HCG)治疗,并与同期60例单纯进行雌孕激素序贯周期疗法+CC/HMG/HGG治疗患者(其中卵巢早衰组A1组30例,卵巢不敏感B1组11例,卵巢功能衰退组C1组19例)的卵泡刺激素(FSH)及妊娠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各组治疗后与基础FS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1与A2组、B1与B2组、C1与C2组间FSH基础值与治疗后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妊娠率为18.33%,治疗组的妊娠率为27.12%。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望进一步提高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促性腺激素性不孕症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自拟助孕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宫腔粘连宫腔镜术后的转归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朱一萍 刘蓓 +3 位作者 韩凌斐 赵栋 李昆明 孙静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1-554,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术后放置元宫环并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后的宫腔形态改变、复粘率、月经恢复情况及妊娠率。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宫腔粘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 目的评价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分解术,术后放置元宫环并联合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后的宫腔形态改变、复粘率、月经恢复情况及妊娠率。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宫腔粘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67例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术后予以炔雌醇及醋酸甲地孕酮序贯治疗,3个疗程后再次行宫腔镜检查了解宫腔形态。术前术后均采用美国生殖协会(AFS)标准对宫腔粘连程度进行评分,随访月经量改变,复粘率及妊娠率。结果术后随访5-16个月,67例中随访成功且有生育意愿者63例。63例患者依宫腔粘连程度分为:轻度粘连29例,中度粘连20例,重度粘连14例。通过宫腔镜二次探查发现轻度宫腔粘连者的复粘率为13.8%,中度宫腔粘连复粘率为40.0%,重度宫腔粘连复粘率为57.1%。86.2%轻度粘连者、90.0%中度粘连者、100.0%重度粘连者经量增多(包括恢复至正常)。术后随访妊娠18例,总妊娠率为28.6%(18/63),其中轻度粘连者术后妊娠率为37.9%(11/29),中重度粘连者妊娠率为20.5%(7/34)。妊娠患者中5例(27.8%)足月妊娠,3例(16.7%)稽留流产,9例(50.0%)继续妊娠中,1例(5.6%)异位妊娠。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解术后放置宫内节育器可有效避免宫腔再次粘连,术后使用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修复内膜,可增加子宫内膜容受性,从而增加妊娠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宫腔镜治疗 雌孕激素序贯治疗 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