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帮强
万海霞
+2 位作者
张国辉
王收良
吴林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2,共4页
研究了不同覆膜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土壤含水量、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是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产量WUE、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具体表现为M_(50)G_(20)〉M_(60...
研究了不同覆膜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土壤含水量、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是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产量WUE、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具体表现为M_(50)G_(20)〉M_(60)G_(10)〉M_(40)G_(30)〉CK,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是先增加,当集雨垄面宽度为50cm,垄沟宽度为20cm时影响最大,而后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初步推出M_(50)G_(20)这种模式集雨效果最好,能最大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垄面
垄
沟
宽度
马铃薯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
62
2
作者
赵凡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从选茬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规格起垄、覆膜播种。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陆海
安世才
张勇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集雨水叠加入渗、土壤水分覆盖抑蒸和太阳辐射增温三大技术原理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机械化配套技术跟不上,给技术的扩大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结合甘肃省近年来对该技...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集雨水叠加入渗、土壤水分覆盖抑蒸和太阳辐射增温三大技术原理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机械化配套技术跟不上,给技术的扩大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结合甘肃省近年来对该技术的研究实际,介绍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效应,配套机具开发及应用情况,并对技术推广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
垄
面
集雨
全膜覆盖
应用效果
前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
98
4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3 位作者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8,共11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0~4.0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49.5~51.3 mm,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33.9~39.6 mm,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0~26.9 mm,正是由于秋季全覆膜和顶凌全覆膜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0.1%,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5.93 kg/(mm.hm2),平均达到33.63 kg/(mm.hm2),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夏南部山区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官德山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59-59,共1页
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项目中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1)改变了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将半膜平铺覆盖方式改变为起垄全地膜覆盖,(2)作物在垄上种植变为垄沟内种植。该种植技术集膜面降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沟播种植技术为一...
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项目中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1)改变了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将半膜平铺覆盖方式改变为起垄全地膜覆盖,(2)作物在垄上种植变为垄沟内种植。该种植技术集膜面降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沟播种植技术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通过推广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一般较半膜平铺玉米增产30%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3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它是一项投资少,可操作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提升旱作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余帮强
万海霞
张国辉
王收良
吴林科
机构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12,共4页
基金
宁夏农林科学院先导资金项目"不同覆膜集雨节水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NKYQ-14-1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西北区马铃薯节水高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12BAD06B03)
文摘
研究了不同覆膜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土壤含水量、产量、商品薯率和产量WUE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对0~100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是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而增加;对产量WUE、产量和商品薯率的影响具体表现为M_(50)G_(20)〉M_(60)G_(10)〉M_(40)G_(30)〉CK,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是先增加,当集雨垄面宽度为50cm,垄沟宽度为20cm时影响最大,而后随着集雨垄面宽度的增加影响逐渐降低。综合分析,初步推出M_(50)G_(20)这种模式集雨效果最好,能最大程度增加经济效益。
关键词
集雨垄面
垄
沟
宽度
马铃薯
影响
Keywords
rainwater harvesting ridge
furrow
width
potatoes
effects
分类号
S535.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被引量:
62
2
作者
赵凡
机构
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4年第11期22-23,共2页
文摘
从选茬整地、科学施肥、选用良种、规格起垄、覆膜播种。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陆海
安世才
张勇
机构
甘肃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3-105,共3页
基金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0801GKDA049)
文摘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是一项集雨水叠加入渗、土壤水分覆盖抑蒸和太阳辐射增温三大技术原理为一体的旱作农业新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由于机械化配套技术跟不上,给技术的扩大实施带来了许多困难。本文结合甘肃省近年来对该技术的研究实际,介绍该技术的技术原理及效应,配套机具开发及应用情况,并对技术推广前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双
垄
面
集雨
全膜覆盖
应用效果
前景分析
Keywords
double-ridge rainwater harvesting
integrated membrane cover
application effect
popularizing prospect
分类号
S35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被引量:
98
4
作者
刘广才
杨祁峰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机构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甘肃省天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8,共11页
基金
甘肃省旱作农业项目“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甘农牧农[2007]64号)
文摘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不同覆膜模式的土壤水分效应。结果表明,玉米播前至拔节期,0~20 cm土壤含水量,秋季全覆膜较传统播前半膜平铺提高5.6~6.2个百分点,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3.9~5.2个百分点,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提高0~4.0个百分点;1 m土壤贮水量,秋季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49.5~51.3 mm,顶凌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33.9~39.6 mm,播前全覆膜较播前半膜平铺增加0~26.9 mm,正是由于秋季全覆膜和顶凌全覆膜前期较高的土壤含水量,从而有效解决了玉米4~5月份因春旱无法播种、出苗的瓶颈。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大幅度提高了农田降水利用率和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使降水利用率最高达到75.2%、平均降水利用率达到70.1%,使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达到35.93 kg/(mm.hm2),平均达到33.63 kg/(mm.hm2),在旱作农田降水高效利用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关键词
旱作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土壤水分
Keywords
dryland corn
whole plastic-film mulching
double ridges rainwater harvesting
planting in catchment furrows
soil water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夏南部山区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5
作者
官德山
机构
盐池县花马池镇农业服务中心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12年第7期59-59,共1页
文摘
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是旱作农业项目中具有突破性的创新技术,(1)改变了传统的地膜覆盖方式,将半膜平铺覆盖方式改变为起垄全地膜覆盖,(2)作物在垄上种植变为垄沟内种植。该种植技术集膜面降水、抑制土壤水分蒸发、沟播种植技术为一体。充分利用自然降水,通过推广实践证明,该项技术一般较半膜平铺玉米增产30%左右,水分利用率提高30%,25厘米深的土层中土壤含水量一般比露地高50%以上,它是一项投资少,可操作性强,增产增收效果显著,为中部干旱带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途径。对于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和提升旱作农业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旱地玉米
全膜覆盖
双
垄
面
集雨
沟播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集雨垄面和垄沟宽度对马铃薯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余帮强
万海霞
张国辉
王收良
吴林科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旱地玉米全膜覆盖双垄面集雨沟播栽培技术
赵凡
《甘肃农业科技》
2004
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分析
张陆海
安世才
张勇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刘广才
杨祁峰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
9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宁夏南部山区双垄沟全膜玉米栽培技术
官德山
《农业与技术》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