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适用条件考辩 被引量:32
1
作者 胡健 董春诗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3年第1期27-31,共5页
针对目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选取中的"误用"及"滥用"现象,以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llison-Glaeser指数为例,对国内外主流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考察与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聚... 针对目前产业集聚测度方法选取中的"误用"及"滥用"现象,以行业集中度、赫芬达尔指数、空间基尼系数和Ellison-Glaeser指数为例,对国内外主流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考察与辨析,在此基础上,对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取原则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测度 集聚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张琳彦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3-118,共6页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已成为产业集聚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种类,同时也增加了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不同的方法假设条件和应用范围等各不相同,因此... 随着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研究已成为产业集聚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新方法的不断涌现不仅丰富了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种类,同时也增加了产业集聚测度方法的选择。但是由于不同的方法假设条件和应用范围等各不相同,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如何正确地选择合适的测度方法是研究测度方法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基于产业集聚理论,对产业集聚的测度方法区位熵、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M-S指数、K函数、D-O指数、M函数以及Moran's I指数进行了研究,将其归为三类:基于总体经济活动的集聚测度法、距离空间测度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并分别从原理、空间尺度、数据和实际应用等方面对三类测度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类测度方法各有优劣,都不具有普适的适用性,不可相互取代。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研究目标进行互补选择或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测度 空间测度 空间自相关 E-G指数 Moran's I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水平测度方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45
3
作者 关爱萍 陈锐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0-155,共6页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 产业集聚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对产业集聚水平测度的探索,因此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学术界在测度产业集聚水平上主要使用的几种方法,如行业集中度、空间基尼系数、E-G指数等,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各方法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其次在测度地区行业产业集聚水平时,对合理选择相应指标给出一定的建议,以期更为精确地测度我国及各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测度方法 产业集聚测度 E-G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4
4
作者 吉亚辉 甘丽娟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64-68,100,共6页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利用2006—2013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关联模型,构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框架,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指数,利用2006—2013年中国26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的垂直关联模型,构建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理论框架,从地区和行业层面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协同集聚现象;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影响因素的作用存在差异;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同集聚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协同集聚测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集聚的测度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肖岳峰 肖旦飞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9-120,共2页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指标,对广西、广东两省36个二位数工业门类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测度;同时,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两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作为西部... 本文利用区位商和产业集聚指数指标,对广西、广东两省36个二位数工业门类的产业集聚现状进行了测度;同时,根据产业集聚程度的不同将其划分为产业集聚强化、形成、退化和劣势四个部分,并对两地区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结果表明,作为西部地区的广西正在快速形成产业集聚,广东产业集聚速度有所放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测度 比较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经济学视角下的产业协同集聚: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18
6
作者 刘月 邹苗苗 陈建军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7-53,共7页
产业协同集聚是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组织现象,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空间经济学理论并指导区域与城市发展实践。文章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首次回顾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成... 产业协同集聚是现实世界中经济活动的重要空间组织现象,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空间经济学理论并指导区域与城市发展实践。文章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首次回顾并总结了目前国内外对产业协同集聚问题的研究成果及最新进展,包括产业协同集聚的理论基础、产业协同集聚机制与效应研究、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测度方法三个方面;此外,还分析了产业协同集聚的未来研究重点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协同集聚 空间外部性 机制与效应 产业协同集聚水平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粮食生产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视角 被引量:22
7
作者 吕火明 赵颖文 +1 位作者 刘宗敏 许钰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20-2228,共9页
【目的】研究粮食生产重点县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全面认识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粮食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四川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数平均... 【目的】研究粮食生产重点县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全面认识粮食安全问题以及制定区域差异化的粮食政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以四川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重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数平均迪数分解等方法,对2005—2020年四川省粮食生产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从粮食综合产能来看:四川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产量总体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度增速为1.24%,但不同区域粮食产量波动存在差异;(2)从不同粮食品种来看:对于四川省90个粮食生产重点县而言,粮食增产贡献最大的是玉米,其后依次是稻谷、薯类和豆类,小麦对粮食的增产贡献率为负;(3)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四川省90个粮食重点县的粮食生产重心整体向东向南迁移,东部地区粮食产能总体高于南部地区;与此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粮食生产的全局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川南经济区,低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成都平原经济区和攀西经济区;(4)从粮食增产影响要素来看:粮食单产水平的提升对粮食增产贡献显著,播种面积对粮食增产在不同区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通过严守耕地红线、强化科技支撑、完善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建立粮食生产重点县利益补偿机制等措施筑牢四川省粮食安全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时空演变 集聚测度 影响因素 四川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