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江上游老旧码头布局功能优化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燕杰 贾建娜 +2 位作者 彭士涛 钟鸣 齐兆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4-1261,共8页
针对长江上游部分港口码头环保基础设施、技术、工艺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日益趋严的环保要求的问题,以重庆长寿港区为例,按照"关键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码头布局功能优化-生态风险分析"的思路,开展了长江上游老旧码头布局功能优化... 针对长江上游部分港口码头环保基础设施、技术、工艺较为落后,难以满足日益趋严的环保要求的问题,以重庆长寿港区为例,按照"关键生态环境问题识别-码头布局功能优化-生态风险分析"的思路,开展了长江上游老旧码头布局功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现状中存在的关键生态环境问题:煤炭砂石等高污染码头作业区分布散、规模小且同质化经营,导致岸线集约化利用程度低;铁水联运条件未充分利用,导致公路转运对城区环境压力凸显.②基于产业规模与泊位建设供需分析-泊位布置-作业区布置的技术路线,通过优化临港产业布局,关停并转作业区6个,恢复岸线483 m,规划生产性泊位由56个减至46个,规划利用岸线由9 565 m减至8 225 m,促进码头作业规模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岸线利用集约化.③根据铁路物流量测算,规划提升铁路运能,预测2035年铁路货运分担率将达13%、水运分担率将达29%、公路运输量将逐年下降.④布局功能优化后,港口码头与铁公水联运的生态环境相对风险值大幅降低,证实了岸线集约利用和提高铁水联用运输结构比例可降低交通运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风险压力.研究显示,面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总体布局与面向高效低污染的铁水联运优化,是长江上游老旧码头提升发展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上游老旧码头 生态环境保护 岸线集约利用 铁水联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