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及减排效果
1
作者
王瑜
雷秋良
+5 位作者
朱新萍
张怡雯晨
地力米热·木塔力甫
潘凯丽
华玲玲
刘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潜力最大,减排比例分别平均高达37.6%、43.4%,其次是新型缓控释肥替代和化肥减施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虽然对稻田氮径流流失减排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会增加稻田磷径流流失风险。此外,秸秆还田对径流氮、磷的削减范围在2%~26%、5%~12%之间,沟渠对径流氮、磷的削减比例分布在11.1%~66.0%、9.1%~75.0%。【结论】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沟渠均可减少氮、磷径流流失,有机肥替代技术可减少氮径流流失,且存在磷素的径流流失风险增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约化稻田
清洁生产
沿淮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减排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及减排效果
1
作者
王瑜
雷秋良
朱新萍
张怡雯晨
地力米热·木塔力甫
潘凯丽
华玲玲
刘云
机构
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
北京农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出处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基金
沿淮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开放课题研究(20230130)
北京农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计划(QJKC2022020)
+2 种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研计划项目(KM202310020011)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自由探索类基础研究)(246Z3607G)
都市农林学新兴交叉学科平台建设项目。
文摘
【目的】筛选出适宜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可推行的清洁生产技术。【方法】以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数据和文献数据调研,借助Meta分析等手段,研究典型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对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效果。【结果】节水灌溉技术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减排潜力最大,减排比例分别平均高达37.6%、43.4%,其次是新型缓控释肥替代和化肥减施技术,有机肥替代技术虽然对稻田氮径流流失减排有一定的作用,但也会增加稻田磷径流流失风险。此外,秸秆还田对径流氮、磷的削减范围在2%~26%、5%~12%之间,沟渠对径流氮、磷的削减比例分布在11.1%~66.0%、9.1%~75.0%。【结论】优化施肥、节水灌溉、秸秆还田和沟渠均可减少氮、磷径流流失,有机肥替代技术可减少氮径流流失,且存在磷素的径流流失风险增加的问题。
关键词
集约化稻田
清洁生产
沿淮流域
农业面源污染
减排效果
Keywords
intensive rice fields
cleaner production
alongHuai River basin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emission reduction effect
分类号
X5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沿淮流域集约化稻田清洁生产技术及减排效果
王瑜
雷秋良
朱新萍
张怡雯晨
地力米热·木塔力甫
潘凯丽
华玲玲
刘云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