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9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空间分辨率的中部地区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规划策略研究——以湖北省59个县城为例
1
作者 刘合林 黄玉霖 +2 位作者 高俊阳 卢有朋 黄亚平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6-151,共6页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现有研究多基于行政边界或某一中心城区中宏观数据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估和测度,对于基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缺乏有效研究,进而削弱了...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现有研究多基于行政边界或某一中心城区中宏观数据开展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评估和测度,对于基于更高空间分辨率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测度及其空间异质性缺乏有效研究,进而削弱了规划策略配置的空间针对性。基于此,以湖北省59个县城建成区为研究范围,基于1km×1km的空间分辨率提出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测度方法和空间异质性分析方法,识别出有近三分之一数量的县城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偏低。基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空间异质性将此类低集约利用水平县城分为高集约利用水平集聚型、低集约利用水平集聚型和集约利用水平离散型,其对应的规划策略重点分别为老城优化型、成片联动型和单点再开发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省 县城建成区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高空间分辨率 分类施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策略与实践
2
作者 孙凡 马江林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8-39,共2页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愈发严峻,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制约。通过探讨黄河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策略与实践手段,深入剖析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 黄河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形势愈发严峻,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制约。通过探讨黄河下游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高效策略与实践手段,深入剖析黄河下游水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阐述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优化水资源配置以及推进重点领域节水的意义,详述了相关的具体操作方式以及所获取的显著成果,并提出了构建高效节水的产业体系、推动用水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双转变、培育全民节水意识等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与障碍因子研究
3
作者 陈媛 曾令武 +1 位作者 甘荣情 孙德智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7,共9页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根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要求,为推动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构建涉及水资源系统、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环境系统的15个指标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2018-2021年黄河流域上中游50个地级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识别影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由2018年的0.505增长到2021年的0.553;再生水利用率、农业用水比例和污水处理率是影响研究区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在此基础上,从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措施和非常规水资源利用措施2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熵权法 障碍因子 黄河上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R的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唐康棚 陈国建 +1 位作者 毛彦冰 苏岚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66-73,共8页
[目的]探究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以及可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 [目的]探究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时空演变格局及影响因素。[方法]综合考虑耕地集约利用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从投入强度、利用程度、产出效益以及可持续状况4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集约利用度,分析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使用GWR模型探究其影响因子。[结果]重庆市2014—2020年耕地集约利用整体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区域来看,主城新区、渝东北和渝东南均呈上升趋势,中心城区大部分波动变化,仅有沙坪坝区为下降趋势。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投入强度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影响最大,且空间差异明显,产出效益系数值略低于投入强度,其次为可持续状况,最后为利用程度。[结论]中心城区应合理规划城乡布局,整合可利用耕地。主城新区为重庆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增长极,具有联动主城,传递周边的作用,应助力科技农业发展,探索跨区域农业合作新模式,渝东北和渝东南应以绿色发展为生命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GWR 时空演变 重庆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性研究
5
作者 祝培甜 马永欢 +1 位作者 李蕾 雷涵博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0-185,共6页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两者的耦合协调性对于促进中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水平进行...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之间存在交互耦合关系,评价两者的耦合协调性对于促进中国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两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安全水平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分别对两者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格局及空间关联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11—2021年,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数和生态安全评价指数均呈上升趋势;(2)中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但始终处于初级协调阶段;(3)全局自相关表明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具有显著的正向相关性,局部自相关结果表明,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聚集特征,整体显著性较强,主要表现为“高—高”“低—低”“低—高”三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性 空间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困境与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探索——以安顺市为例
6
作者 李嘉雯 李晓华 杨伟 《南方农机》 2025年第8期30-33,共4页
【目的】开展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现状调研,找到未来持续建设的可行之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与科学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和调研访谈法,着眼于安顺现有土地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深入剖析了安顺市在... 【目的】开展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现状调研,找到未来持续建设的可行之路,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合理化与科学化。【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统计法和调研访谈法,着眼于安顺现有土地资源管理相关工作,深入剖析了安顺市在新时期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策略,挖掘其土地资源利用潜力。【结果】安顺市喀斯特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管理面临着土地规划不合理、管制体系不完善、耕地保护不到位等一系列问题,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实际,针对性提出了对土地资源进行适应性评价、建立健全土地资源管治体系、加强耕地保护、开展土地整治工作、推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等强化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可行路径。【结论】本研究可为区域土地资源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和有益借鉴,实现新时期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斯特山区 安顺市 土地资源利用管理 节约集约利用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山东省寿光市为例
7
作者 李倩倩 王艳波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5年第5期70-72,共3页
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是落实土地政策、突破要素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如何让闲置的土地资产重新“活”起来,让低效运作的项目高效“转”起来,变“存量”为“增量”,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城乡品质提升?为解决... 盘活低效闲置土地是落实土地政策、突破要素瓶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维护群众利益的重要举措。如何让闲置的土地资产重新“活”起来,让低效运作的项目高效“转”起来,变“存量”为“增量”,从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和城乡品质提升?为解决这一难题,寿光市不断优化土地要素供给,积极盘活低效闲置用地,唤醒“沉睡资本”,让闲置土地转变成抢手的“香饽饽”,推动土地存量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量。本文总结归纳了寿光市盘活低效闲置土地的主要经验做法及成效,以期为其他地区有效盘活低效闲置用地提供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效闲置土地 优化土地要素 集约利用 经验做法 山东省寿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叶艳妹 罗姮 +1 位作者 董玛力 邱滋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50,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 研究目的:探索构建系统化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国家治理视域下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是在现代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理念下,通过多主体共同参与,依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运用行政、经济、法制和技术等有效手段,在互动机制下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治理的综合系统。(2)实践中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面临治理理念与实践之间的错位、治理主体关系协调难、精细化治理制度供给不足、治理手段亟需创新转型等挑战。(3)建立健全科学化、协同化、精细化、智能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体系需要推动现代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理念的落地,优化多主体协同治理,完善精细化的治理制度体系,提升智能化治理能力。研究结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需要以现代治理思维深入推进,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治理体系,助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治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治理体系 国家治理 对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宁 孙冬敏 石磊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57-57,59,共2页
为探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策略,以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生态环境问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策... 为探讨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有效策略,以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和水生态环境问题,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综合运用文献综述和数据分析等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策略。研究表明:黄河流域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加剧、水生态环境压力大等;通过实施节水技术和措施、建立跨区域调水调配机制、强化水资源管理与监管、加强水文信息和技术支持等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保护水生态环境。因此,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 水资源利用效率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分类识别研究——基于江汉平原21个市县的熵权法评价研究
10
作者 林颖 张娴 +1 位作者 卢有朋 祝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128,142,共8页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作为重要的土地资源管理工具,对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促进经济、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尺度进行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的分类识别与横向比较研究,以江汉平原地区21个城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解析与地理信息数据分析方法批量识别城市建设用地,在此基础上,构建多层次多维度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以及K-means聚类分析方法对上述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分类,揭示市级城市、省直管城市、县级城市等不同行政级别管辖差异下中心城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分异情况,为城市因地制宜制定土地集约利用政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节约集约利用评价 熵权法 中心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11
作者 沈菊琴 武钰荣 +2 位作者 李淑琴 孙付华 刘国正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64,共8页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对固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例,从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两方面构建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信息熵改进TOPSIS模型研究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及其障碍因子诊断对固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太湖流域为例,从建设过程和建设结果两方面构建水环境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选择信息熵改进TOPSIS模型研究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并通过障碍度模型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综合利用水平整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呈平稳上升趋势,太湖治理工程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排序依次为新孟河工程(0.564 4)、新沟河工程(0.480 5)、走马塘工程(0.431 6),均处于适度利用等级(Ⅲ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影响太湖治理工程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障碍因子存在差异,障碍度变化各不相同,但总体呈现障碍因子集中、重要障碍因子具有较为明显共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障碍因子 水环境治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庆雯 刘艳芳 +2 位作者 赵金梅 安睿 刘耀林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61-871,共11页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宁夏开发区为例,评价分析2018—2021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开放环境、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5个维度选取影响因素,...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新时代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关系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宁夏开发区为例,评价分析2018—2021年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分布特征,从经济质量、创新驱动、开放环境、绿色转型和结构优化5个维度选取影响因素,应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探究其对集约用地的驱动机理。结果表明:(1)宁夏开发区土地集约水平呈现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区>南部山区的分布格局,研究时段内差异缩小。(2)GTWR模型可以有效捕捉驱动机制的时空差异,绿色转型、结构优化是土地集约利用的主导驱动因素,创新驱动、经济质量是次要因素。(3)各因子对集约用地的驱动作用呈现显著的时空分异性,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等对北部引黄灌区开发区的驱动作用更显著,工业企业总收入增长率等则是中南部开发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单位工业收入地耗对集约水平的影响小幅下降,其他因子逐渐增强。研究揭示了高质量发展目标下各开发区集约用地的动力机制,有助于为宁夏开发区土地利用的分区管控提供政策参考,也为西部黄河流域高质量园区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 驱动机理 GTWR模型 宁夏开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刘巧芹 连季婷 +2 位作者 黄艳梅 李子君 郭爱请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4,86,共5页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过快对土地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该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内涵界定和集约利用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 近年来,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增长过快对土地持续利用、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制约,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该文在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内涵界定和集约利用分区的基础上,构建了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模型。以县为评价单元,对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按综合评价分值高低将18个评价单元划分为集约利用潜力很大、较大、较小3个级别。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石家庄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用地 集约利用潜力 集约利用水平 集约利用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佳琳 刘艳芳 +4 位作者 赵金梅 安睿 胡艺川 孙文杰 辛格格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2-884,共13页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 当前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缓解城市快速扩张伴随的土地利用粗放问题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多单方面关注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或高质量发展状态,较少讨论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通过构建多维指标体系,测度2018年宁夏22个区县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和高质量发展状态,并采用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和影响协调力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2018年宁夏城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水平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态势,而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出“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两系统耦合协调度空间上呈现出“中部低、南北高”的分布格局,宁夏大部分区县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且两系统关系呈良性循环。(3)创新和安全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反向阻滞作用;绿色和协调子系统对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普遍起正向推动作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情境下促进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度 相对发展度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中秋 张裕凤 张翔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7-768,共12页
为探究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综合评价框架下,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构建评测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21年北部湾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指... 为探究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异质性及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本研究在综合评价框架下,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构建评测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Dagum基尼系数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2021年北部湾城市群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集约利用指数为0.334,基尼系数为0.183,以低度集约为主且存在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超变密度(50.33%)和省域内差异(45.60%)是空间非均衡的主要来源。气温(0.491)、农业播种面积占比(0.273)、高程(0.165)和城镇用地集约度(0.146)的地理加权回归系数相对较大且为正,降水(-0.440)、城镇化率(-0.207)和建设投入强度(-0.170)的回归系数相对较小且为负,各因素存在空间非平稳性。研究表明,北部湾城市群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异质性表现为格局的空间非均衡性和因素的空间非平稳性,多因素之间体现了耕地利用自然因素是基础本底、农用土地集约经营正向促进、非农用土地集约利用负向抑制的作用机理,提高城镇用地集约度、统筹农业播种规模、量化耕地报酬是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的关键抓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集约利用 空间异质性 北部湾城市群 基尼系数 地理加权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研究
16
作者 刘胜峰 赵双飞 +2 位作者 曾薇 冯达 阳胜男 《广西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4-1155,共12页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 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发展对促进区域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识别典型喀斯特地区漓江流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程度,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本研究利用产业结构优化测度方法、综合评价法和耦合协调模型,从区县角度探讨了2012-2021年间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以及它们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和空间关联特征。结果表明:①漓江流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渐提升,指数均值由0.409下降到0.019。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指数均值由2.279上升至2.808后下降至2.460,但整体水平仍有提高。②漓江流域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持续增加趋势,指数均值从0.276稳步上升到0.496,且5个市辖区土地集约利用度明显高于4个县域土地利用集约度。③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度均呈现上升趋势,且都表现出以5个市辖区为核心向周边县域辐射发展的空间格局。④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存在空间正相关性。研究结论认为漓江流域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各区县仍需采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聚集效应、盘活低效利用土地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实现全流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土地集约利用 协调性 喀斯特地区 漓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山东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研究
17
作者 赵建忠 刘璇 +2 位作者 于晓蕾 李岩 保万魁 《农学学报》 2024年第7期52-57,共6页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 为进一步推动沿黄地区农业水资源集约利用,笔者对山东沿黄9市25个县(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使用情况、农业灌溉模式等进行系统调研分析,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通过系统性、前瞻性和全局性视角,综合农业技术、设施管护、行政管理、科技创新、理念转变等多方因素,提出促进农业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认为,应以县域为单位做好水资源利用总体规划,将农业节水灌溉要求落实到县域规划和农业发展等各环节,通过科学调整乡村产业布局、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让有限的黄河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沿黄地区 农业水资源 集约利用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型城镇化与耕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18
作者 秦涛 邵战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7期259-263,共5页
以新疆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等方法,研究新疆2010-2020年两系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 以新疆14个地州为研究对象,构建新型城镇化和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发展模型等方法,研究新疆2010-2020年两系统间的综合发展水平及其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特征。结果表明,新疆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除乌鲁木齐市以外,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潜力仍然较强。全疆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虽然呈上升趋势,但整体效果不明显,除喀什地区和阿勒泰地区外,其他地区发展水平普遍偏低,此外,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主要集中在“濒临失调”和“中度协调”之间。因此,新疆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要因地制宜,在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同步提升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以便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耕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窦婷婷 邹秋雨 +1 位作者 孙建伟 韦沅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1期63-66,共4页
以贵州省8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熵值法及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东西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分布有较... 以贵州省88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利用熵值法及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分析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贵州省东西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效益区域差异明显,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趋势。贵州省县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分布有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热点区分布在贵阳市观山湖区、乌当区、白云区及遵义市汇川区、红花岗区、播州区、仁怀市和绥阳县;冷点区则主要在铜仁南部石阡、江口,黔东南州北部施秉、镇远等地集中连片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空间分布特征 县域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艺元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69-76,共8页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集约利用 经济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