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遮热板的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中温性能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昕宇 由世俊 +5 位作者 葛洪川 高岩 徐伟 何涛 郑雪晶 邓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6-121,共6页
对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与不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辐射热损降低约22.7%。对两种集热器的中温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 对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与不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传热过程进行对比分析,计算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辐射热损降低约22.7%。对两种集热器的中温性能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带遮热板的真空管型集热器的中温热性能更加优越,在129℃高温工况时,其热效率为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管式真空管集热器 遮热板 辐射热损 集热器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量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路阳 刘建波 +2 位作者 王克振 赵静 熊文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64,共5页
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流量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集热器在流量为0.01、0.02、…、0.10kg/s的工况下集热器进出口温度,计算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同时根据实验值推导集热器热转移因子以... 对太阳能集热器热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流量对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的影响进行实验研究,通过测量集热器在流量为0.01、0.02、…、0.10kg/s的工况下集热器进出口温度,计算太阳能集热器集热效率,同时根据实验值推导集热器热转移因子以及总热损系数在不同流量下的值,观察集热器效率、热转移因子及总热损系数随流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热转移因子、总热损系数分别对流量进行拟合回归,建立关于流量的集热器效率方程式.结果表明,建立的集热器效率方程可以很好地反映出不同流量工况下集热器效率的变化趋势且能得到一定条件下集热器最佳性能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热器 测试方法 集热器热效率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煤互补发电系统集成方案研究与性能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江承潮 王培红 +3 位作者 郝勇生 赵明 李孟阳 梁俊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88-995,共8页
通过建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的计算模型,分析在考虑不同方案集热器热效率差异的基础上集成单个加热器互补系统的热力性能。以600 MW光煤互补发电系统为例,研究南京地区典型日变辐照强度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性能,探究最佳集成方案... 通过建立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效率的计算模型,分析在考虑不同方案集热器热效率差异的基础上集成单个加热器互补系统的热力性能。以600 MW光煤互补发电系统为例,研究南京地区典型日变辐照强度下光煤互补发电系统的性能,探究最佳集成方案。结果表明,虽然低辐照强度下集成1号高加方案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但由于1号高加给水的吸热量小,易出现集热器集热量供大于求的情况,导致高辐照强度下系统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在不考虑集热器集热量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集成2号高加方案光电效率十分接近集成1号高加,因此同时集成1号、2号高加不仅在辐照强度较低时拥有与集成1号高加几乎相同的光电转换效率,还具有由于给水吸热量大而不易出现集热量供大于求的优点。因而集成1~2号高加方案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煤互补发电 集热器热效率 最佳集成方案 光电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ing performance of flat plate solar collector using nanofluid water/zinc oxide 被引量:6
4
作者 SHOKRGOZAR ABBASI Ali KHAN Aghaiy Nase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1期3391-3403,共13页
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 of using water/zinc oxide nanofluid as a working fluid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lar collector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The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of nanoparticles is 0.4%,and the part... In this article,the effect of using water/zinc oxide nanofluid as a working fluid on the performance of solar collector is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The volumetric concentration of nanoparticles is 0.4%,and the particle size is 40 nm,and the mass flow rate of the fluid varies from 1 to 3 kg/min.For this experiment,a device has been prepared with appropriate measuring instruments whose energy source is solar radiation.The solar energy absorbed by the flat plate collector is absorbed by the nanofluid of water/zinc oxide.The nanofluid is pumped to the consumer,a heat exchanger,where it heats the water.The temperature,radiation level,flow rate,and pressur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device were measured.The pressure drop and the heat transferred are the most important results of this experimental work.The ASHRAE standard is used to calculate efficienc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water/zinc oxide nanofluid increases the collector performance compared to water.For 1 kg/min of mass flow rate,the nanofluids have a 16% increase in efficiency compared to water.From the result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choice of optimum mass flow rate in both water and nanofluid cases increases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ar collector SUSPENSION solar heating system collector efficiency water/zinc oxide nanoflu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