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鲁子瑜
关秀琦
+3 位作者
程积民
马志仁
刘克俭
郭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7,共9页
在黄土丘陵区两个不同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区,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整地方法,以及在采用不同集流整地规格时,植树穴附近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对该区几种常用造林树种的幼龄、成龄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得出适宜的集流整地规格和不同树种,用作不...
在黄土丘陵区两个不同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区,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整地方法,以及在采用不同集流整地规格时,植树穴附近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对该区几种常用造林树种的幼龄、成龄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得出适宜的集流整地规格和不同树种,用作不同目的时所需的集流面积,为该区抗旱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丘陵区
集流整地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果园蓄水保墒增产途径的研究(Ⅱ)——覆盖保墒增产技术和集流整地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小平
查多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91-97,共7页
该文运用旱地果园覆盖保墒技术和径流农业集流整地技术,研究了地膜、秸秆覆盖对旱地果园土壤水分、地温、苹果新梢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秸杆覆盖处理,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增产作用.与对...
该文运用旱地果园覆盖保墒技术和径流农业集流整地技术,研究了地膜、秸秆覆盖对旱地果园土壤水分、地温、苹果新梢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秸杆覆盖处理,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0.42%~1.2%(旱季),表层地温增加0.5℃~3.5℃,光合速率明显提高,新梢生长量增加了52.77%~70%,平均单果重增加11.37%~18.98%,投入产出比为1:5.64~12.38.果园波浪式集流整地工程具有明显集流保墒效应;在果树定植初期,生长季植树带的土壤含水量较集流坡顶部增加了1.2%~1.5%;在果树初果期,生长季植树带的土壤含水量较集流坡顶部增加0.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技术
覆盖保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振彪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漏斗式集水坑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德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82-182,184,共2页
对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带子田整地技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宁夏南部山区林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水平沟
集流整地
造林
半干旱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正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治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220-220,222,共2页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造林3年后幼树生长量(生物量)平均增加50%以上。各集流整地模式造林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造林效果
宁南黄土丘陵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3
7
作者
路宗智
梁全宝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6期58-58,75,共2页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漏斗式集流整地造林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小平
殷爱萍
+1 位作者
罗淑琳
刘德海
《北方果树》
2006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造林技术
集流整地
漏斗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年平均降水量
科技创新
水分利用率
宁夏南部
庭园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崖子沟集流整地效果研究
9
作者
徐树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33-33,共1页
为提高降雨径流利用效率,在红崖子沟进行集流整地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扇形集流整地效果显著,在4~10月树木生长期内,扇形整地集水坑内0~60cm土壤含水量比自然坡面提高4.0%,比水平阶提高2.6%;利用集流整地方式进行造林,可有效提高土壤...
为提高降雨径流利用效率,在红崖子沟进行集流整地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扇形集流整地效果显著,在4~10月树木生长期内,扇形整地集水坑内0~60cm土壤含水量比自然坡面提高4.0%,比水平阶提高2.6%;利用集流整地方式进行造林,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整地
含水量
成活率
青海红崖子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实施集流节水整地技术与提高造林质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杨拴海
吝辉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4期80-81,共2页
造林成活率、生长率(量)是衡量造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和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通过5年来预整地造林的实践经验和多点调查资料分析得知:影响植苗造林...
造林成活率、生长率(量)是衡量造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和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通过5年来预整地造林的实践经验和多点调查资料分析得知:影响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整地、土壤含水量、苗木质量、栽植技术以及造林时间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流
节水
整地
技术
造林质量
土壤性质
成活率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鲁子瑜
关秀琦
程积民
马志仁
刘克俭
郭鹏
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宁夏固原县科委
出处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9-17,共9页
文摘
在黄土丘陵区两个不同的半干旱气候类型区,研究了四种常用的整地方法,以及在采用不同集流整地规格时,植树穴附近土壤水分变化规律及对该区几种常用造林树种的幼龄、成龄林生长发育的影响。从而得出适宜的集流整地规格和不同树种,用作不同目的时所需的集流面积,为该区抗旱造林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黄土
丘陵区
集流整地
造林
Keywords
Loess hilly and gully region
drought--resisting aforestation
runoff collecting technique
分类号
S157.4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果园蓄水保墒增产途径的研究(Ⅱ)——覆盖保墒增产技术和集流整地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郭小平
查多禄
机构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出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S2期91-97,共7页
文摘
该文运用旱地果园覆盖保墒技术和径流农业集流整地技术,研究了地膜、秸秆覆盖对旱地果园土壤水分、地温、苹果新梢生长量、净光合速率和平均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秸杆覆盖处理,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增产作用.与对照相比,土壤含水量增加了0.42%~1.2%(旱季),表层地温增加0.5℃~3.5℃,光合速率明显提高,新梢生长量增加了52.77%~70%,平均单果重增加11.37%~18.98%,投入产出比为1:5.64~12.38.果园波浪式集流整地工程具有明显集流保墒效应;在果树定植初期,生长季植树带的土壤含水量较集流坡顶部增加了1.2%~1.5%;在果树初果期,生长季植树带的土壤含水量较集流坡顶部增加0.5%~0.7%.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技术
覆盖保墒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振彪
机构
海原县林业局
出处
《现代园艺》
2014年第2期16-17,共2页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漏斗式集水坑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4
作者
刘德海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三营镇林业工作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8期182-182,184,共2页
文摘
对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明显优于传统带子田整地技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对宁夏南部山区林业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关键词
水平沟
集流整地
造林
半干旱山区
分类号
S725.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正彪
机构
海原县贾塘林业工作站
出处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基金
国家退耕还林项目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0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27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治霞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林业工作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220-220,222,共2页
文摘
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偏小,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分别采用漏斗式集水坑、水平沟及鱼鳞坑等集流整地造林模式与无集流措施对比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集流整地造林相对无集流措施造林,成活率平均提高31个百分点,造林3年后幼树生长量(生物量)平均增加50%以上。各集流整地模式造林在同一立地条件下有较大差异。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造林效果
宁南黄土丘陵区
分类号
S727.2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被引量:
3
7
作者
路宗智
梁全宝
机构
宁夏西吉县林业与旅游局
出处
《宁夏农林科技》
2006年第6期58-58,75,共2页
文摘
探讨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采取科学合理的集流整地模式,以提高对天然降雨资源的高效利用。结果表明,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缓坡地整地适宜“88542”集流水平沟方式;斜坡地整地为“16542”、“16543”集流水平沟方式;陡坡地整地为1m×0.8m鱼鳞坑方式;梁峁、平掌台地和机修梯田整地为“4443”网格方式。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有效地提高了土壤含水量,而且苗木的生长量也大幅度提高,达到了最佳集流效果。
关键词
集流整地
模式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漏斗式集流整地造林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金小平
殷爱萍
罗淑琳
刘德海
机构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林业局
宁夏固原市园林局
宁夏原州区三营镇林业站
出处
《北方果树》
2006年第2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
造林技术
集流整地
漏斗式
半干旱黄土丘陵区
年平均降水量
科技创新
水分利用率
宁夏南部
庭园栽培
分类号
S7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崖子沟集流整地效果研究
9
作者
徐树林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水务局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33-33,共1页
文摘
为提高降雨径流利用效率,在红崖子沟进行集流整地试验。结果表明:采取扇形集流整地效果显著,在4~10月树木生长期内,扇形整地集水坑内0~60cm土壤含水量比自然坡面提高4.0%,比水平阶提高2.6%;利用集流整地方式进行造林,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
集流整地
含水量
成活率
青海红崖子沟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实施集流节水整地技术与提高造林质量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
4
10
作者
杨拴海
吝辉
机构
陕西省渭南市林业调查规划队
出处
《防护林科技》
2005年第4期80-81,共2页
文摘
造林成活率、生长率(量)是衡量造林质量和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植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苗木在新环境条件下生理机能的恢复和对新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通过5年来预整地造林的实践经验和多点调查资料分析得知:影响植苗造林成活率的因素主要有整地、土壤含水量、苗木质量、栽植技术以及造林时间等方面。
关键词
集流
节水
整地
技术
造林质量
土壤性质
成活率
生长
分类号
S723.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鲁子瑜
关秀琦
程积民
马志仁
刘克俭
郭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旱地果园蓄水保墒增产途径的研究(Ⅱ)——覆盖保墒增产技术和集流整地技术
郭小平
查多禄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王振彪
《现代园艺》
201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半干旱山区水平沟集流整地造林技术研究
刘德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王正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宁南黄土丘陵区集流整地造林效果研究
王治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集流整地模式
路宗智
梁全宝
《宁夏农林科技》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黄土丘陵半干旱区漏斗式集流整地造林技术
金小平
殷爱萍
罗淑琳
刘德海
《北方果树》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红崖子沟集流整地效果研究
徐树林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实施集流节水整地技术与提高造林质量关系的探讨
杨拴海
吝辉
《防护林科技》
200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