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帽儿山林场集水区森林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魏婉秋
黄婷
周炎
陈铮
尹凌宇
-
机构
东北林业大学
-
出处
《林业科技情报》
2013年第4期26-28,共3页
-
文摘
本文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采用ArcGIS10.0空间分析模块划分该地区集水区的森林,并通过Fragstats3.3对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从斑块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软阔混交林是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是硬阔混交林,柞树林,白桦林等,景观资源丰富。该地区景观特征的研究为帽儿山集水区森林景观规划、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改善帽儿山集水区地区森林结构、更好地实现森林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帽儿山林场
DEM
集水区森林
景观格局
-
Keywords
Mao'er Mountain forest farm
DEM
Watershed forest
Landscape pattern
-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森林集水区水文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吴钦孝
刘向东
赵鸿雁
汪有科
韩冰
-
机构
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5-27,共3页
-
文摘
对油松山杨林集水区和经过抚育间伐后的集水区进行观测分析的结果表明:水文过程线主要取决于降雨过程,产流特点是径流系数小、洪水含沙量低。一方面两集水区的水文特征值均较小,充分体现了森林良好的水源涵养作用;另一方面,两集水区在洪水起伏量、水文响应、单位面积洪量方面差异不大,表明适量间伐对集水区水文状况的影响很小。同时,本文针对森林集水区沟道洪水径流量与降雨量、降雨强度、前期降雨量、土壤水分条件关系密切的特点,建立了产流经验模型。
-
关键词
水文效应
森林集水区
水土保持
降雨量
-
Keywords
hydrologic effect
forest catchment area
soil and water conservstion
-
分类号
S774
[农业科学—森林工程]
-
-
题名应用数值地形模型萃取上游森林集水区河川网路之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廖学诚
黄琼
漆升忠
-
机构
台湾林业试验所集水区经营系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3期2-8,共7页
-
文摘
应用数值地形模型萃取河川网路时 ,面积门槛值常会影响到河川网路萃取结果 ,改变河川网路密度。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的面积门槛值对上游陡坡森林集水区河川网路萃取之影响 ,以台湾南部中寮溪及扇平溪集水区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 ,河流级序、支数及长度均随面积门槛值增加而减少 ,河溪数目比、河溪长度比及河溪面积比与面积门槛值无明确趋势可循 ,变动范围较大。排水密度与河川频率则随面积门槛值增加而减少 ,成幂函数关系递减 ,其相关判定系数 (R2 )介于 0 .96~ 0 .99。经由现场调查与萃取出之河川网路相互比对后 ,建议以 12 .8hm2左右作为研究区域内丰水期时河川网路萃取之面积门槛值 ,但在枯水期时 ,则以 2 5.6hm2左右作为河川网路萃取之面积门槛值。
-
关键词
面积门槛值
河溪长度比
森林集水区
河川网路
-
Keywords
threshold area ratio of stream length ratio of stream are
-
分类号
S715.1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极端降雨对森林集水区之冲击与因应对策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陈朝圳
陈美光
-
机构
屏东科技大学森林系
-
出处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62-265,共4页
-
基金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林务局屏东林区管理处委托研究计划系列(99-06-5-03)
-
文摘
近年来由于全球暖化,极端气候日渐加剧,暴雨所带来的土砂灾害,将破坏森林集水区的地景结构与功能,如何减低或因应极端气候所带来的森林集水区冲击,已是未来集水区经营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该研究以高屏溪集水区为研究范围,以17a自动测站雨量资料,进行极端降雨趋势分析,并以2001年与2009年桃芝与莫拉克台风所带来的不同降雨量,以卫星影像探讨集水区内不同土地使用分区崩塌比及其变化,以及相对应之降雨量资料,探讨极端降雨与崩塌发生与土地使用分区之关系。研究结果显现2005年以后,高屏溪集水区发生极端气候之频、降雨量与降雨强度有升高趋势。两场不同台风之最大24h延时降雨量,莫拉克台风为桃芝台风的1.92倍。桃芝台风所造成之崩塌比,自然保护区由灾前的0.64%提升至灾后的0.86%,国土保安区由灾前的0.95%提升至灾后的1.15%,该场台风降雨以地形较为陡峻之自然保护区及国土保安区新增崩塌地比例相对较高,其冲击较为严重,而莫拉克台风则因属超大豪雨(单日累积降雨量达350mm以上),其降雨范围小且集中,所造成之新增的崩塌范围高出桃芝台风的11.81倍,对于地形相对较为平坦之经济林区,亦造成大量的新增崩塌地,显现超大豪雨级以上的极端降雨,造成林地脆弱,使诱发崩塌之地形条件门槛降低,完整的植生覆盖已无法抵挡极端降雨的冲击,未来林地使用分区经营必须要有新的思维。
-
关键词
森林集水区
森林经营
极端气候
-
Keywords
forest watershed
forest management
extreme rainfall
-
分类号
S715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森林集水区产流类型和产流临界降水量分析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吴钦孝
刘向东
赵鸿雁
汪有科
韩冰
-
机构
中科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水土保持》
1997年第4期26-27,共2页
-
文摘
流域作为产水产沙的基本单元,与坡面林地不同,因受多种因子的制约,其产水产沙过程远较单纯林分复杂.1990~1991年,我们在陕西省宜川森林水文生态站,对油松山杨林集水区和坡面油松林、山杨林内径流小区的产流状况进行了连续观测,发现它们在产流所需降水的临界值上不尽一致.观测结果如下:l 集水区和林分基本特征集水区位于黄龙山区宜川县所属铁龙湾林场的松峪沟内,由油松人工林和山杨次生林覆盖,总覆盖度90%以上,其中油松林占60%,山杨林占40%.集水区沟道特征见表1.
-
关键词
森林集水区
产流类型
产流临界降水量
-
分类号
S714.7
[农业科学—林学]
S715.3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柴河林业局森林集水区区划和管理概述
- 6
-
-
作者
崔先江
-
机构
黑龙江省第一森林调查规划设计院
-
出处
《林业勘查设计》
2014年第2期41-42,共2页
-
文摘
介绍了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森林集水区的区划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类型集水区的经营管理措施。
-
关键词
森林集水区
管理
柴河林业局
-
Keywords
forest
watershed management
-
分类号
S715.1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北亚热带3种森林群落对大气湿沉降重金属的调控
被引量:10
- 7
-
-
作者
康希睿
张涵丹
王小明
陈光才
-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07-2117,共11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修复与保护研究专项项目(2017YFC0505504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7151)
中国林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19GC001-4)。
-
文摘
森林群落截留消纳沉降重金属的能力影响着森林集水区溪水输出重金属的情况,决定着小流域的水质安全。为评价北亚热带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降水中主要重金属离子的截留能力和分配特征,以浙江庙山坞林场3种典型森林群落(毛竹林、杉木林、青冈阔叶林)和森林集水区-小溪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月—2019年6月监测了12次降水事件,分析、比较和讨论了大气降水、林内穿透雨、树干茎流、枯透水、地表径流和集水区溪水中7种重金属(铅(Pb)、锌(Zn)、镉(Cd)、铜(Cu)、砷(As)、镍(Ni)和锰(Mn))的质量浓度和通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大气降水中7种重金属,Pb、Cd、As、Cu、Zn、Mn和Ni的年均浓度分别为0.974、0.124、0.512、3.42、36.7、8.48和1.94μg/L,3种森林群落林冠层截留的干沉降重金属中Zn和Mn的比例最高,林冠层降水对重金属Mn和Zn的淋溶量极高,超过大气降水沉降量的2.78倍和54.2倍,同时截留了降水中的As和Ni;枯落物层对Mn、Cd和Zn表现出截留作用,对Cu和Ni有淋溶或释放的作用;3种森林群落的地表径流中Pb、Mn、Cd和Zn浓度明显降低,As和Ni的浓度略高于枯透水,但由于地表径流量非常小,土壤表层对降水中重金属均表现出极强的截留作用。3种森林群落对大气降水中的重金属均表现出极高的截留率,森林群落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其中青冈阔叶林的截留能力最强,杉木林较弱。而地表径流及土壤渗透水等汇集到森林集水区后,溪水中重金属Mn、Ni、Cd和Zn的浓度和通量均有大幅的增加,仅对重金属As和Cu呈现截留的作用,这可能与森林土壤重金属本底值偏高以及森林长期接收的重金属沉降在降水淋溶下从酸性土壤中大量溶出有关。
-
关键词
毛竹林
杉木林
青冈阔叶林
森林集水区
重金属
-
Keywords
Phyllostachys eduli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yclobalanopsis glauca broadleaf forest
forest catchment
heavy metals
-
分类号
S718.54
[农业科学—林学]
X5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