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 被引量:8
1
作者 梅方雄 李荣 +1 位作者 叶永红 高焱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11-112,共2页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B超引导经皮穿刺 38例,术中穿刺 5例。治疗后复查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者可重复治疗。 结果 43例 (肿瘤直径平均 7 3cm),行射频毁损术治疗62次,平均每次 6点...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原发性大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B超引导经皮穿刺 38例,术中穿刺 5例。治疗后复查发现肿瘤残存或复发者可重复治疗。 结果 43例 (肿瘤直径平均 7 3cm),行射频毁损术治疗62次,平均每次 6点。术前AFP>400μg/L者 56. 3% (18 /32)治疗后降至正常。术后CT检查 76. 7% (33 /43)肿瘤完全毁损。常见的并发症有发热、疼痛、肝功能受损,无严重并发症或与操作相关的死亡。1年存活 79. 3% (23 /29)。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毁损术治疗不能切除的大肝癌,可使大范围的肿瘤发生热坏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无法切除的大肝癌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后 不能切除 大肝癌 毁损术 集束电极射频 肿瘤 严重并发症 常见 复治 肝功能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电极射频对猪正常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正平 马庆久 +1 位作者 宇捷 杜锡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 (RF)对正常肝脏组织及全身的影响。方法 将 2 5头 1 5kg的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 ,分别对其RF作用前及作用后 1、3、5、7、1 4d的肝功能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改...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 (RF)对正常肝脏组织及全身的影响。方法 将 2 5头 1 5kg的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 ,分别对其RF作用前及作用后 1、3、5、7、1 4d的肝功能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改变 ,1周后恢复正常 ;作用后第 3~ 7天凝固坏死范围最大 ,7~ 1 4d凝固坏死区外的肝脏炎性改变恢复正常。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对肝毁损确切 ,肝功能及凝固区外的肝组织也将出现暂时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电极射频 治疗 肝脏组织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15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海东 郑进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 9例肝癌行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6例肝癌在术中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联合肝部分切除。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肿瘤血供等变化。 结果 术前 11例AFP升高者中 8例降...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近期疗效。 方法 对 9例肝癌行B超引导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6例肝癌在术中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联合肝部分切除。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甲胎蛋白、肿瘤血供等变化。 结果 术前 11例AFP升高者中 8例降低 1/ 2以上 ,螺旋CT及彩色超声显示肿瘤内无血供 ,6例术中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卫星病灶 17个 ,治疗术后病理活检发现癌细胞均坏死。 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有较确切的近期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切除术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近期疗效 B超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肝癌的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梁晓丽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10期609-610,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性放 护理 经皮肝穿集束电极射频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射频治疗后超声多普勒技术对肝脏及肿瘤内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卓德斌 陈萍 +3 位作者 张智坚 孙琳琳 王长霞 朱红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200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00例肝癌127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 目的利用彩色能量频谱多普勒显像技术对肝癌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后肿瘤的血供情况、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进行观察,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Logiq-200型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对100例肝癌127个肿块集束电极射频治疗术前,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肝脏及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观察。结果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后1周、1个月肝动脉血流速度较术前明显降低,门脉血流速度无明显变化,瘤体内动静脉双重血供明显减少,Ⅱ、Ⅲ级供血明显减少。45例3个月复查, 15例经彩色、能量多普勒检查有血供,频谱多普勒示动脉血供8例,门静脉血供3例,双重血供4例,经化疗栓塞、射频治疗后未发现血流。76例原发性肝癌中,术前15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8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术后1周98个肿块彩色多普勒检测无血流显示,更换能量多普勒后,其中16个肿块有点状或细条状血流信号,再次予射频治疗后,彩色及能量多普勒检测均未显示血流信号。结论彩色、能量多普勒观察肝癌射频治疗前后血流的变化,可以评价肝癌射频治疗效果,能量多普勒在判断肝癌组织的微小血供及射频治疗是否彻底方面优于彩色多普勒,可作为评价疗效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变化 超声多普勒技术 治疗后 彩色能量多普勒血流显像 肝脏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 彩色多普勒检测 肿瘤内 门静脉血流动力学 谱多普勒 动脉血流速度 门脉血流速度 血流信号 治疗效果 多普勒检查 原发性肝癌 血供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