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驱动电路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朱长纯 吴春瑜 +2 位作者 王颖 刘兴辉 尹常永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44-847,共4页
根据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驱动电路基本逻辑功能的要求,提出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实现高可靠性、单片化、灵活设计的方案,设计出一种采用了硬驱动和集成门极技术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 根据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驱动电路基本逻辑功能的要求,提出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芯片实现高可靠性、单片化、灵活设计的方案,设计出一种采用了硬驱动和集成门极技术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门极驱动电路.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开关速度快,可靠性高,增加保护电路和测试电路方便等优点.电路仿真结果表明,开通时门极电流可在2μs内迅速达到200A左右,关断时电流门极电流可在4μs内抽取400A左右,符合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开通和关断时的特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驱动电路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二):高倍载模块化换向式换流器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彪 白睿航 +7 位作者 张雪垠 崔彬 屈鲁 吴锦鹏 宋强 余占清 魏晓光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5-678,I0022,共15页
针对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对高倍载、高经济性直流换流器的需求,提出一种高倍载模块化换向式换流器(high-overload modular commutated converter,MCC)。首先,对MCC的拓扑构造和运行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其器件软开关特性、桥臂能量脉动... 针对高韧性直流输电技术对高倍载、高经济性直流换流器的需求,提出一种高倍载模块化换向式换流器(high-overload modular commutated converter,MCC)。首先,对MCC的拓扑构造和运行原理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其器件软开关特性、桥臂能量脉动优化和高倍载潜力;针对MCC的宽范围电压变比调节、串联模块电压均衡控制、架空线应用中的直流故障自清除等关键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以±500 kV/2000 MW直流输电系统为例,分析MCC的元件用量、体积、效率、成本等技术特性,并与常规模块化多电平IGBT换流器进行综合对比;最后,研制基于IGCT-Plus器件的±15 kV/60 MVA MCC产品,开展综合性测试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MCC有望将现有换流器技术方案的体积、成本、损耗率分别减小达50%,在电能变换与传输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 交直功率变 集成门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率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关断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项小娟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李国栋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3-107,共5页
为深入研究IGCT的关断特性,该文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IGCT关断过程中,流过IGCT电流的波形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用微分方程研究电路中IGCT关断特性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建立的IGCT关断过程电流波形数学模型为基础。... 为深入研究IGCT的关断特性,该文基于实验结果,建立了IGCT关断过程中,流过IGCT电流的波形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而提出用微分方程研究电路中IGCT关断特性的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以建立的IGCT关断过程电流波形数学模型为基础。该文建立基于斩波电路的IGCT关断暂态特性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IGCT阻容吸收回路、线路杂散电感及限流电抗器对IGCT关断暂态过电压的影响。数值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IGCT关断过程中的暂态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斩波电路 阻容吸收 杂散电感 暂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的中压三电平逆变器的驱动脉冲优化设计及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 被引量:4
4
作者 崔志良 赵争鸣 +1 位作者 袁立强 易荣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7期51-56,共6页
基于IGCT的中压三电平逆变器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这些逆变器中,IGCT的PWM驱动脉冲信号在进入门极单元之前需要进行处理,以确保驱动脉冲的死区时间和最小脉宽等设置。该文以MVA三电平逆变器为实例,根据开关器件特性、电路参数... 基于IGCT的中压三电平逆变器正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领域。在这些逆变器中,IGCT的PWM驱动脉冲信号在进入门极单元之前需要进行处理,以确保驱动脉冲的死区时间和最小脉宽等设置。该文以MVA三电平逆变器为实例,根据开关器件特性、电路参数和控制要求,给出该逆变器驱动脉冲优化设计过程,包括关键参数计算和实现流程。该文采用双CPLD(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的方式给出驱动脉冲优化的实现流程,并为故障处理提供快速通道。文中给出了CPLD实现的仿真和实验结果,结果表明该驱动脉冲优化设计和实现是逆变器安全可靠工作的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 三电平逆变器 集成门极晶闸管 死区 最小脉宽 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新能源送出的新型直流换流技术
5
作者 曾嵘 屈鲁 +5 位作者 余占清 魏晓光 赵彪 袁志昌 王宗泽 杨天慧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194-4208,共15页
“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出,在送端面临低短路比弱电网等挑战,在受端面临换相失败风险,亟需提出支撑新能源送出的新型直流换流技术。为此,聚焦换相失败对新能源经高压直流输电送出系统的影响,首先分析大规模新能源... “沙戈荒”大规模新能源经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送出,在送端面临低短路比弱电网等挑战,在受端面临换相失败风险,亟需提出支撑新能源送出的新型直流换流技术。为此,聚焦换相失败对新能源经高压直流输电送出系统的影响,首先分析大规模新能源送出直流输电系统送端与受端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特性,指出送端交流系统故障会导致受端发生换相失败,受端换相失败又会增加新能源机组脱网风险。然后,从器件改良、拓扑改造、控制优化3方面综述换相失败抵御技术研究进展,指出现有方法难以根本消除换相失败风险。最后,结合基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的混合换相换流器(hybrid commutated converter,HCC)方案,提出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混合换相换流器的新型特高压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架构,该架构可支撑无常规电源支撑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远距离、高可靠送出,消除直流输电系统换相失败风险,同时具备容量大、成本低等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高压直输电 相失败 集成门极晶闸管 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电学模型的优化及参数提取
6
作者 曾思哲 黄连生 +2 位作者 陈晓娇 何诗英 陈涛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56-663,共8页
在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2T-3R-C电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模型关断电压出现与实测波形不符的振荡问题,建立了一种IGCT改进电学模型,并提出一套可用于改进电学模型的参数提取方法,给出改进电学模型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将模型的动态... 在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2T-3R-C电学模型的基础上,针对其模型关断电压出现与实测波形不符的振荡问题,建立了一种IGCT改进电学模型,并提出一套可用于改进电学模型的参数提取方法,给出改进电学模型电路结构和器件参数。将模型的动态特性仿真结果与4kA/4.5kV型号IGCT的4kA/4.5kV等级实验结果、3.5kA/4.5kV等级实验结果以及现有2T-3R-C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改进电学模型的准确性、适用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改进电学模型 CFETR 新型磁体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IGCT直流输电换流阀运行试验研究及其等效性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宗泽 余占清 +4 位作者 许超群 陈政宇 屈鲁 赵彪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112-4122,I0031,共12页
换相失败问题(commutation failure,CF)是电网换相换流高压直流输电技术(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面临的固有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从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等方面着手,鲜见抵御换相... 换相失败问题(commutation failure,CF)是电网换相换流高压直流输电技术(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 high voltage directcurrent,LCC-HVDC)面临的固有难题。为了解决该问题,已有文献主要从拓扑结构、控制策略等方面着手,鲜见抵御换相失败的新型换流阀研制及试验研究。该文开展基于大功率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的新型换流阀试验研究及试验等效性分析。首先,阐释新型换流阀抵御换相失败的原理,并针对新型换流阀不同的工作模式,提出对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需求。然后,利用现有的型式试验合成回路平台开展适用于传统晶闸管换流阀的运行试验,并分析试验结果,得出大部分试验项目等效性较好而小熄弧角试验和关断试验等效性较差的结论。最后,针对这两项特殊试验提出新的试验方法和试验电路,可为新型换流阀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 电网 合成试验回路 型式试验 相失败 逆阻型集成门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CT门阴极换流路径杂散阻抗在线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朱鸿凡 吴锦鹏 +4 位作者 王鹏 陈政宇 刘佳鹏 余占清 曾嵘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52-2160,共9页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换流路径杂散阻抗是评估其关断能力的重要参数,现有离线测量方法有诸多缺陷并且测试过程复杂,实时性差。该文主要针对IGCT换流路径杂散阻抗在线监测问题,结合IGCT关断过...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IGCT)换流路径杂散阻抗是评估其关断能力的重要参数,现有离线测量方法有诸多缺陷并且测试过程复杂,实时性差。该文主要针对IGCT换流路径杂散阻抗在线监测问题,结合IGCT关断过程,分析了换流路径杂散阻抗的构成;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irchhoff’s current law,KC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irchhoff’s voltage law,KVL)推导了换流路径电压、电流方程,进而提出基于阴极集成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式电流传感器的换流路径杂散参数在线监测方法;采用高速采集卡和LabVIEW软件,构建了测量系统;通过在高压、大电流加速老化测试平台上的实际测试,实现了mΩ级电阻与nH级电感的杂散阻抗准确提取,验证了在线监测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路径 杂散阻抗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阻型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电压稳定性评估
9
作者 张楠 张哲任 徐政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29-1338,共10页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 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易发生换相失败,且在弱交流系统中难以维持稳定运行。随着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reverse blocking 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RB-IGCT)技术的发展,RB-IGCT型换流器为解决换相失败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案。然而,现有研究尚未充分评估基于RB-IGCT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因此,该文首先基于准稳态模型,分析了RB-IGCT型换流器的功率稳定性和其受端交流系统的电压支撑能力。然后通过计算临界短路比,论证了RB-IGCT换流器在低短路比条件下的稳定运行能力。其次,对比研究了受端交流故障下电网换相换流器(line commutated converter,LCC)逆变站和RB-IGCT逆变站的暂态故障恢复特性。最后,通过PSCAD仿真验证可知,基于RB-IGCT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在弱交流系统下的小干扰电压稳定性和暂态电压稳定性均优于传统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进一步证明了RB-IGCT换流器在未来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临界短路比 暂态电压稳定 相失败 逆阻型集成门极晶闸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阻断特性的设计与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彩琳 高勇 张新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分析了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阻断特性的设计方法,并依此建立了非对称型GCT的结构模型;利用MEDICI软件对其正向IV特性和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穿通型耐压结构的击穿机理,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另外通过... 分析了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GCT)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提出了阻断特性的设计方法,并依此建立了非对称型GCT的结构模型;利用MEDICI软件对其正向IV特性和电场分布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穿通型耐压结构的击穿机理,证实了设计的合理性;另外通过对GCT结构参数的优化,指出当n缓冲层的浓度为5×1016cm-3时,可获得比较理想的阻断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半导体器件 门极晶闸管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穿通击穿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颖 赵春晖 +1 位作者 曹菲 邵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44-1047,共4页
根据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对600 A/3 000 V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得到了材料参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阴极采用条状同心环单元发射极排列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单元承受应力的能力,而且可使单元均匀性得... 根据半导体器件的设计特点和设计原则,对600 A/3 000 V非对称型门极换流晶闸管进行了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得到了材料参数与结构参数的关系.阴极采用条状同心环单元发射极排列结构,不仅可以提高单元承受应力的能力,而且可使单元均匀性得到改善.应用数值分析,使器件的透明阳极和缓冲层等关键结构的掺杂分布、区域宽度以及少子寿命得到优化,计算结果满足设计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半导体器件 优化设计 门极晶闸管 缓冲层 透明阳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透明阳极的数值模拟
12
作者 姚振华 朱长纯 +4 位作者 刘伟 吴春瑜 杨大江 白继彬 张昌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08-810,815,共4页
分析了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 (IGCT)的透明阳极相对于传统阳极的特点 ,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电子电流密度方程、空穴电流密度方程、载流子连续性方程和泊松方程的联立方程组 ,得到了透明阳极的发射效率随电子电流密度... 分析了集成门极换向型晶闸管 (IGCT)的透明阳极相对于传统阳极的特点 ,并进行了数值模拟 .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电子电流密度方程、空穴电流密度方程、载流子连续性方程和泊松方程的联立方程组 ,得到了透明阳极的发射效率随电子电流密度增大而增大的变化关系 .透明阳极的这种特点使得IGCT在大电流关断时能够迅速地排出过剩的载流子 ,保证了关断时的均匀性 ,简化甚至消除了吸收电路 ,使得IGCT在中电压、大功率场合具有广泛的用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向型晶闸管 透明阳极 功率半导体 数值模拟 ig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AD的门极换流晶闸管的研究
13
作者 苏陶 刘玉欣 何晓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5-286,302,共3页
文章基于ISE公司的半导体仿真软件TCAD系列软件对GCT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的GCT模型,研究了透明阳极结构和栅极数目对通态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透明阳极中的杂质总量是决定GCT的通态压降的关键因素,杂质总量越多,通态压降越低。研... 文章基于ISE公司的半导体仿真软件TCAD系列软件对GCT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的GCT模型,研究了透明阳极结构和栅极数目对通态特性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透明阳极中的杂质总量是决定GCT的通态压降的关键因素,杂质总量越多,通态压降越低。研究成果对GCT器件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极晶闸管(GCT) 透明阳极 通态特性 栅极数目 电力半导体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抑制换相失败的关键控制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凯 王永平 +3 位作者 王俊生 崔恒丰 施健 王松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60-168,共9页
针对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因以晶闸管作为换流器件而存在的换相失败问题,以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在中国某背靠背高压直流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首先介绍了IGCT型高压直流的拓扑及基本运行原理。接着,从兼... 针对基于电网换相换流器的高压直流(LCC-HVDC)输电系统因以晶闸管作为换流器件而存在的换相失败问题,以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在中国某背靠背高压直流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首先介绍了IGCT型高压直流的拓扑及基本运行原理。接着,从兼顾换相失败抵御效果和IGCT阀的关断应力角度,提出了适应IGCT阀的关断策略。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类型交流故障对故障电流峰值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故障扰动系数动态调整电流控制器参数的策略,实现故障电流抑制和故障期间直流功率的稳定输送。最后,通过实时数字仿真(RTDS)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输电 电网 集成门极晶闸管 关断策略 相失败 故障电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芯IGCT浪涌电流鲁棒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鲁一苇 姚德贵 +3 位作者 董曼玲 肖超 陈涛 杨武华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4-239,245,共7页
作为晶闸管类器件,双芯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Dual IGCT)必须具备的抗浪涌电流能力研究鲜见报道。基于多单元集成的器件仿真结构模型,揭示了Dual IGCT在浪涌电流下工作时,总电流在GCT-A部分和GCT-B部分间的分配比例会随晶格温度升高而减... 作为晶闸管类器件,双芯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Dual IGCT)必须具备的抗浪涌电流能力研究鲜见报道。基于多单元集成的器件仿真结构模型,揭示了Dual IGCT在浪涌电流下工作时,总电流在GCT-A部分和GCT-B部分间的分配比例会随晶格温度升高而减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寿命控制技术对Dual IGCT浪涌鲁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GCT-B的载流子寿命可以提高器件的浪涌鲁棒性,但同时会增大器件的功耗;而在对GCT-B进行载流子寿命控制时,引入具有较大寿命对温度依赖系数的复合中心,可以有效提高Dual IGCT浪涌电流鲁棒性,同时不影响器件的其他性能。最后,提出了一种工艺成本较低的阳极短路Dual IGCT新结构,其在浪涌电流下的晶格温升与传统的Dual IGCT相比大幅减小(约150 K),呈现出极高的抗浪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芯集成门极晶闸管(Dual igct) 浪涌电 寿命控制 复合中心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GCT串联的电流源型融冰装置 被引量:1
16
作者 曾华荣 翁幸 +4 位作者 杨旗 许逵 马晓红 周天吉 赵彪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24,共14页
针对冬季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IGCT)串联的电流源型直流融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融冰装置采用电流源型整流器拓扑,兼有直流侧融冰与交流侧无功补偿的功能。所提控... 针对冬季输电线路覆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commutated thyristor,IGCT)串联的电流源型直流融冰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融冰装置采用电流源型整流器拓扑,兼有直流侧融冰与交流侧无功补偿的功能。所提控制方法首先采用瞬时功率理论分解交流侧的瞬时有功、无功,根据融冰功率与交流侧无功补偿需求分别进行有功、无功双环解耦控制。为节约装置成本、减少传感器使用,提出一种不依赖电容电压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通过网侧电压、电流的差分计算得到LC滤波器的电容电压。为抑制高频谐波对控制系统的不良影响,引入虚拟电阻控制单元对LC滤波器的高频谐波进行前馈抑制。最后,考虑具体应用场景设计1台交流侧电压10 kV、最大融冰电流1000 A的融冰装置样机,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技术方案和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源型整 输电线路 融冰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直流断路器中的IGCT功能性模型仿真研究
17
作者 鞠鲁峰 何燕华 +3 位作者 王群京 陈忠 张倩 陈权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7-114,共8页
高压直流断路器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集成门级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IGCT)是保障高压断路器正常分断的关键器件之一。因此,研究IGCT开通和关断时的电压电流暂态特性模型,是高压断... 高压直流断路器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集成门级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IGCT)是保障高压断路器正常分断的关键器件之一。因此,研究IGCT开通和关断时的电压电流暂态特性模型,是高压断路器系统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PSCAD中的自带IGCT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建立一种IGCT开、断暂态的功能性模型。首先,采用电气等效、曲线拟合的方法,实现电路仿真中IGCT的不同运行状态。其次,在PSCAD中用所提出的模型搭建了仿真测试电路,并与器件手册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将该模型嵌入到组合式直流断路器中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IGCT功能性模型的有效性与正确性,为进一步研究高压断路器中半导体模块的应力分析打下了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和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断路器 集成门级晶闸管 功能性模型 暂态特性 应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换相换流系统换相失败抵御方法与RTDS验证
18
作者 王松 屈鲁 +10 位作者 訾振宁 崔康生 施健 崔健 刘凯 付红军 杜兴伟 姚孟 韩伟 刘超 肖超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59,共9页
换相失败是基于电网换相换流技术(LCC)的直流输电特有的故障形式,并且在弱交流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LCC换相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功率可控关断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替代晶闸管的混合换相换流技术(HCC)方案。接... 换相失败是基于电网换相换流技术(LCC)的直流输电特有的故障形式,并且在弱交流系统中表现尤为明显。本文首先分析了LCC换相失败的原因,提出了采用大功率可控关断的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GCT)替代晶闸管的混合换相换流技术(HCC)方案。接着结合IGCT特点,提出了适用于HCC的正常换流与换相失败抵御两种工况下的主动关断模式及其实现方法。然后参照实际高压直流控制保护框架,设计并搭建了实时数字仿真平台(RTDS)环境下的HCC系统的一次回路、直流控保以及阀控系统,在尽量沿用现有的已经成熟的控保技术的同时,仅增加了主动关断部分。最后通过系列试验验证了HCC系统抵御换相失败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技术 相失败抵御 集成门极晶闸管 主动关断 相增强 实时数字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层模型的可控电流源换流器损耗优化方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龙龙 高冲 +3 位作者 张胤禄 张升 王以璇 张闻闻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651-2659,共9页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是构建可控关断电流源型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的可行器件之一。在换流器运行过程中,损耗的产生使得器件芯片结温上升,从而限制了换流阀的运行能力,因此必须明确并优化CSC中器件结温情况。该文... 逆阻型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是构建可控关断电流源型换流器(current source converter,CSC)的可行器件之一。在换流器运行过程中,损耗的产生使得器件芯片结温上升,从而限制了换流阀的运行能力,因此必须明确并优化CSC中器件结温情况。该文提出了系统性的损耗特性、约束条件,建立了损耗抑制的双层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提出了缓冲电路和损耗分析的综合设计方法,对缓冲回路及杂散参数范围进行了研究,对比了优化后的CSC与传统直流和柔性直流换流阀的损耗。结果表明,基于该模型的计算参数,器件损耗为5.7kW,电阻损耗约为1.8kW,器件结温增量为38℃,CSC的损耗与系统占比为0.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阻型集成门极晶闸管 阀损耗 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MMC应用的大功率IGCT器件加速老化试验拓扑研究
20
作者 朱鸿凡 吴锦鹏 +5 位作者 王鹏 刘佳鹏 陈政宇 余占清 赵彪 曾嵘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6-276,I0022,共12页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 IGCT)具有阻断电压高、通流能力强等特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但其在高电压、大通流应力下的可靠性问题,成为限制应用的潜在因素,如何针对不同工况开展...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 IGCT)具有阻断电压高、通流能力强等特点,在柔性直流输电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但其在高电压、大通流应力下的可靠性问题,成为限制应用的潜在因素,如何针对不同工况开展加速老化等效测试成为开展可靠性研究的关键瓶颈。文中以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工况为代表,针对IGCT器件可靠性等效测试难题开展研究。首先分析MMC工况下IGCT器件的暂态电气应力和长期电热应力,分别采用TCAD仿真软件与平均值等效计算模型定量获得IGCT器件在实际工况下的应力大小;其次,基于应力分析结果,提出一种三半桥式两级电流应力加速老化试验拓扑,设计并搭建2 500 V/4 000 A/150 Hz参数的IGCT加速老化试验平台;最后,开展约100 h高压、大电流老化运行试验,验证平台具备长时运行的能力,且等效测试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所提出的等效拓扑及其构建方法,不仅解决了MMC工况下IGCT器件的加速老化测试问题,对其他交直流变换工况、其他类型功率半导体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门极晶闸管 可靠性 加速老化试验 电热应力 电力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