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集总热容法的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王晓娜 于方舟 +2 位作者 杨遂军 祁漫宇 叶树亮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627-1631,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边界传热条件下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对薄膜热电偶瞬态测温过程建立零维传热模型。运用集总热容法分析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两种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传热过程,通过建立热结点表面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传感器动态特性理论参数。... 为了分析不同边界传热条件下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对薄膜热电偶瞬态测温过程建立零维传热模型。运用集总热容法分析对流换热、辐射换热两种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传热过程,通过建立热结点表面能量平衡关系得到传感器动态特性理论参数。采用水浴阶跃法、激光脉冲法对CO1-K型薄膜热电偶进行动态标定实验,通过对动态响应曲线进行Z-t变换得到薄膜热电偶动态特性实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集总热容法能够正确分析薄膜热电偶的动态特性,且计算不同边界条件下薄膜热电偶时间常数过程简单,时间常数理论值接近实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热电偶 动态特性 零维非稳态传热模型 集总热容法 动态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圆柱体钢锭加热时间计算的集总热容法应用
2
作者 高兴勇 陆蕴香 《冶金能源》 2011年第3期19-21,共3页
用集总热容法计算瞬态导热时,要求毕渥数(B i)小于0.1。利用集总热容法理论推导大型柱体钢锭在非稳态导热条件下的解析解,将解析解的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很好。该方法拓展了集总热容法用于毕渥数远大于1的物体热传导计... 用集总热容法计算瞬态导热时,要求毕渥数(B i)小于0.1。利用集总热容法理论推导大型柱体钢锭在非稳态导热条件下的解析解,将解析解的计算数据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吻合很好。该方法拓展了集总热容法用于毕渥数远大于1的物体热传导计算。经现场工艺实践验证,证明计算温度值是准确可靠的,对大型圆柱体钢锭加热工艺制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稳态导热 集总热容法 圆柱体钢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集热及用于提升低品位热能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姜海洋 程晓舫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5期393-397,共5页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运用集总热容法对太阳能集热以及太阳能在提升低品位热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得出了太阳能集热过程中集热器的集热度B与集热工质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于集热方式的选择。在太阳能热利... 基于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运用集总热容法对太阳能集热以及太阳能在提升低品位热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分析得出了太阳能集热过程中集热器的集热度B与集热工质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可用于集热方式的选择。在太阳能热利用中选择性涂层的设计影响着集热的效率,通过分析给出选择性涂层设计的截止波长应位于曲线交叉点处的波长。在提升低品位热能时发现存在集热时间缩短的问题,通过加热容积热容量ρc较小的新工质,形成温差对低品位热能间接加热,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总热容法 太阳能 低品位热能 选择性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Q-2型总日射表热滞后效应的理论分析
4
作者 聂宜如 邱国佺 +1 位作者 张梅 李申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95-400,共6页
总日射表自曝光至热稳定经历了从非稳态传热到稳态传热的过程。采用集总热容法建立了热端的换热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得到了在达到热稳定之前,总日射表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估算了热稳定时间的数量级,得到了热稳定时间与总日... 总日射表自曝光至热稳定经历了从非稳态传热到稳态传热的过程。采用集总热容法建立了热端的换热微分方程,通过求解得到了在达到热稳定之前,总日射表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估算了热稳定时间的数量级,得到了热稳定时间与总日射表的物性参数、工作条件之间的关系。与实验结果作了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射表 热滞后效应 集总热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铠装热电偶传递函数参数估计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文军 孙宏健 郑永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4-1049,共6页
为了评价铠装热电偶动态特性,针对铠装热电偶测量动态温度过程用集总热容法和复合集总热容法建立了铠装热电偶的传热模型。从所建立模型分析,铠装式热电偶传热过程是保护管、绝缘层和测量接点这3个小时间常数惯性环节的串联,且保护管与... 为了评价铠装热电偶动态特性,针对铠装热电偶测量动态温度过程用集总热容法和复合集总热容法建立了铠装热电偶的传热模型。从所建立模型分析,铠装式热电偶传热过程是保护管、绝缘层和测量接点这3个小时间常数惯性环节的串联,且保护管与绝缘层、绝缘层与测量接点存在接触热阻,产生了两个耦合作用。当保护管时间常数和绝缘层时间常数都比较小时,传递函数可近似为带时滞的惯性环节。建立了基于双槽法的正负温度阶跃实验系统,测量热电偶在正负温度阶跃激励下的输出响应。按照预估延迟时间和预估延迟时间加扰动两种情形,用输出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方法估计了传递函数的参数。结果表明,输出误差自回归滑动平均方法适用于铠装热电偶实验建模和模型的离线辨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铠装热电偶 集总热容法 传递函数 自回归滑动平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发电用高温混凝土储热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明 李明佳 +1 位作者 何雅玲 陶文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43,共6页
采用修正集总热容法对太阳能热发热中混凝土储热整体系统的热性能进行研究。修正的固液换热系数将计算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大Biot数的情况。发现放热时固体混凝土和流体沿着流程方向都存在一个温跃层区域,并且随着放热的进行,温跃层逐渐向... 采用修正集总热容法对太阳能热发热中混凝土储热整体系统的热性能进行研究。修正的固液换热系数将计算的适用范围扩展到大Biot数的情况。发现放热时固体混凝土和流体沿着流程方向都存在一个温跃层区域,并且随着放热的进行,温跃层逐渐向下游移动并且占据的长度也逐渐增加。分别讨论了混凝土导热系数、模块串联总长度以及储热单元当量外径与钢管内径比值对储热系统放热性能的影响。计算发现,提高混凝土导热系数可以有效提高储热系统的热性能,并且随着导热系数的增加,放热效率的增加会逐渐变慢;增加串联总长度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热性能,但是当串联总长度大于1km时,继续增加串联总长度对于特征固体温度分布的影响很小;当量直径比的增加会减小温跃层区沿流程方向的温度梯度,增大温跃层区占据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储热系统 修正集总热容法 温跃层 放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热发电站中固体储热模块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
7
作者 菅泳仿 白凤武 +1 位作者 王志峰 王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8-443,共6页
以修正集总热容方法建立固体储热单元的1D非稳态模型,并利用模型的解析解推导发电量与传热流体温度的关系式;提出以流体出口温度和发电量为约束条件及单位发电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文以混凝土和铸铁2种固体储热材料为例对... 以修正集总热容方法建立固体储热单元的1D非稳态模型,并利用模型的解析解推导发电量与传热流体温度的关系式;提出以流体出口温度和发电量为约束条件及单位发电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文以混凝土和铸铁2种固体储热材料为例对储热模块进行优化设计,并对比分析上述2种储热材料的储热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热发电 固体储热 优化设计 混凝土 修正集总热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