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永安
王文圣
赵益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熵权秩次法,建立了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熵权秩次法,建立了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到一定规模,但仍具有开发潜力。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计算的权重更客观,评价结果科学合理,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
改进的
集
对分析
-
可变
模糊集
耦合
模型
组合熵权秩次法
联系度
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彩丹
闫晓明
+1 位作者
张洁
何成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16-2120,共5页
通过对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调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确定权重,对合肥市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总体来说得到改善,但是形...
通过对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调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确定权重,对合肥市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总体来说得到改善,但是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处于"临界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
评价
集
对分析
模型
可变
模糊集
模型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SPA—VFS评价模型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富强
韩宇平
+1 位作者
汪党献
赵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225,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湖北漳河灌区实例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湖北漳河灌区实例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预测结果与灌区现状的开发利用程度、缺水量相符,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
对分析
可变
模糊集
SPA—VFS
评价
模型
水资源短缺
风险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信息熵和集对理论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价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亚莲
胡建平
周翠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98,73,共4页
针对堤防工程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熵与模糊集对分析理论相耦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分析安全评价模型,以广东省北江大堤为例,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熵权,并集对分析了样本各指标的同一、差异、对立,根据计算的联系度按集...
针对堤防工程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熵与模糊集对分析理论相耦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分析安全评价模型,以广东省北江大堤为例,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熵权,并集对分析了样本各指标的同一、差异、对立,根据计算的联系度按集对分析评价原则安全评价了各样本,为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集对
理论
堤防工程
安全
评价
模型
Set
Pair
Analysis
Information
Entropy
Based
模糊集
对分析
集
对分析
理论
评价
指标
样本
熵权
评价
原则
计算
防洪体系
北江大堤
新途径
联系度
广东省
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余灏哲
韩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性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
CRITIC法
因子
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被引量:
11
1
作者
刘永安
王文圣
赵益平
机构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2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9155)
文摘
水资源承载力是水资源与人口、环境和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的一个关键指标,对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综合考虑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组合熵权秩次法,建立了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对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等级为2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到一定规模,但仍具有开发潜力。改进的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计算的权重更客观,评价结果科学合理,为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评价
改进的
集
对分析
-
可变
模糊集
耦合
模型
组合熵权秩次法
联系度
指标权重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odified set pair analysis
-
variable fuzzy set coupling model
combined entropy rank order method
connection degree
index weight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评价
被引量:
1
2
作者
李彩丹
闫晓明
张洁
何成芳
机构
合肥学院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2017年第12期2116-2120,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3)
合肥学院研究生创新研究项目(2017CX04)
文摘
通过对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数据进行调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评价模型,确定权重,对合肥市生态环境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合肥市2010—2015年的生态环境总体来说得到改善,但是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处于"临界状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关键词
城市生态环境
环境
评价
集
对分析
模型
可变
模糊集
模型
熵权法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SPA—VFS评价模型
被引量:
15
3
作者
王富强
韩宇平
汪党献
赵若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学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1-33,225,共4页
基金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6BAD20B06)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专项经费基金资助项目(200801015)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文摘
基于集对分析原理,选取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程度的风险率、脆弱性、可恢复性、重现期和风险度为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模型。湖北漳河灌区实例结果表明,灌区水资源短缺风险均处于较低风险水平,预测结果与灌区现状的开发利用程度、缺水量相符,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并为区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集
对分析
可变
模糊集
SPA—VFS
评价
模型
水资源短缺
风险
分析
Keywords
set pair analysis
variable fuzzy set
SPA
-
VFS evaluation model
water resources shortage
risk analysis
分类号
TV213.4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信息熵和集对理论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价
被引量:
7
4
作者
刘亚莲
胡建平
周翠英
机构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工学院
中山大学岩土工程与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98,73,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7006119)
文摘
针对堤防工程为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信息熵与模糊集对分析理论相耦合,构建了基于熵权的模糊集对分析安全评价模型,以广东省北江大堤为例,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熵权,并集对分析了样本各指标的同一、差异、对立,根据计算的联系度按集对分析评价原则安全评价了各样本,为堤防工程安全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关键词
信息熵
集对
理论
堤防工程
安全
评价
模型
Set
Pair
Analysis
Information
Entropy
Based
模糊集
对分析
集
对分析
理论
评价
指标
样本
熵权
评价
原则
计算
防洪体系
北江大堤
新途径
联系度
广东省
耦合
Keywords
entropy weight
set pair analysis
embankment project
safety evaluation
分类号
TK7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流体机械及工程]
TV7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余灏哲
韩美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出处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2-16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517)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3GSF11706)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SCX201627)
文摘
对黄河三角洲水资源自然、社会可再生过程进行可再生性评价,综合构建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集对分析理论,建立指标集对评价模型,利用CRITIC法确定指标权重,引进可变模糊集模型确定样本的模糊隶属度,通过样本的级别特征值来反映水资源可再生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法识别、归纳影响因素,从而实现水资源可再生性的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2007—2014年水资源可再生性评价综合得分波动式增加,表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趋于增强;但分值总体较低,水资源可再生能力形势不容乐观;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说明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关键词
水资源可再生性
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评价模型
CRITIC法
因子
分析
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water resources re newa bility
SPA
-
VFS model
CRITIC metho d
factor an alysis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TV213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改进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刘永安
王文圣
赵益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的合肥市生态环境评价
李彩丹
闫晓明
张洁
何成芳
《浙江农业科学》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的SPA—VFS评价模型
王富强
韩宇平
汪党献
赵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0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信息熵和集对理论的堤防工程安全评价
刘亚莲
胡建平
周翠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河三角洲水资源可再生性综合评价研究
余灏哲
韩美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