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熵权-集对分析方法在抢修效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九林 魏兆磊 潘洪平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5期10-12,24,共4页
针对战场抢修的特殊性,以某5种装备的抢修效能评估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熵权-集对分析方法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抢修效能评估。通过对装备抢修的特点和抢修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其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权-集对分析方法构建抢修效能评估模型,... 针对战场抢修的特殊性,以某5种装备的抢修效能评估为例,探讨如何利用熵权-集对分析方法来科学合理的进行抢修效能评估。通过对装备抢修的特点和抢修效能影响因素的分析,建立其评估指标体系;利用熵权-集对分析方法构建抢修效能评估模型,采用该方法计算熵权,确定评估指标权重,形成评估矩阵;接着通过比较相对同一度大小,按照抢修效能优劣顺序对该5种待评估装备进行排序。通过实例计算,验证了集对分析方法对抢修效能评估的有效性,为装备的优选及改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修效能 集对分析方法 熵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粗糙集模型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富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2,共4页
目前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主要有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等方法。集对分析方法是研究集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新理论,它在处理个体之间确定性联系和不确定性联系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集对分析方法... 目前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主要有基于容差关系、基于相似关系和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等方法。集对分析方法是研究集合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新理论,它在处理个体之间确定性联系和不确定性联系方面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先分析了现有的扩充粗糙集模型所存在的局限性,然后通过引入个体之间的集对联系度概念,提出了两个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扩充粗糙集模型。它们既保留了限制容差关系扩充模型的优点.又丢弃了现有的扩充模型的局限性。最后,通过实例说明这两个基于集对分析方法的扩充模型对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处理更加合理、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容差关系 相似关系 限制容差关系 集对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创新极创新态势测度方法研究——对北京的集对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子彪 张静 李林琼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11-117,共7页
将区域中满足特定条件的创新型产业定义为创新极,从演化角度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从而提出创新极创新态势即创新极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态势是推动区域创新的引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结合创新极的特征,引... 将区域中满足特定条件的创新型产业定义为创新极,从演化角度将区域创新系统定义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从而提出创新极创新态势即创新极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态势是推动区域创新的引擎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驱动力。结合创新极的特征,引入集对分析方法思想,构建区域创新极创新态势测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实例进行了方法验证,实证发现:在北京15个创新极中共存在4种创新态势情况,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发展最优。实证结果有效检验了测度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极 创新态势 测度方法 集对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天然次生林伐后10年的效益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巫志龙 周新年 +3 位作者 邓盛梅 蔡瑞添 罗积长 江建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7-101,共5页
在定量计算天然次生林经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18.6%、中度28.2%、强度45.5%、极强度75.5%、皆伐100%)10 a后的经济效益指标,定位测定伐后10 a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土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定量计算天然次生林不同强度伐... 在定量计算天然次生林经5种不同强度采伐(弱度18.6%、中度28.2%、强度45.5%、极强度75.5%、皆伐100%)10 a后的经济效益指标,定位测定伐后10 a林地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土指标变化量的基础上,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定量计算天然次生林不同强度伐后10 a的综合效益,从而确定最优采伐强度。结果表明,仅考虑经济效益,皆伐最优,极强度择伐次之,弱度择伐最差,其评价值依次为0.566、0.553和0.430;仅考虑生态效益,弱度择伐最优,中度择伐次之,皆伐最差,其评价值依次为0.754、0.651和0.472;综合考虑经济和生态效益,中度择伐最优,其余从大到小依次为弱度择伐、强度择伐、极强度择伐和皆伐,其评价值依次为0.601、0.589、0.535、0.509和0.508。研究表明,"中度择伐"是闽北天然次生林伐区作业的最优采伐强度,适合类似本试验自然条件的林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工程 综合效益评价 采伐强度选优 集对分析方法 天然次生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邵金花 刘贤赵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7-19,23,共4页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 基于集对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汉中盆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汉中盆地水资源利用处于中、低级阶段,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通过与模糊模式识别、模糊综合评判、属性识别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集对分析模型不仅理论严谨、方法简便,而且评价结果精确可靠,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集对分析理论为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综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对分析方法 联系度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综合评价 汉中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变精度粗糙集模型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富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4-76,222,共4页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在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等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目前也有多种扩充方法,如基于容差关系的扩充、基于相似关系的扩充等等。该文是在集对粗糙集模型的基... 粗糙集理论是一种新的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数学工具,在人工智能及数据挖掘等众多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不完备信息系统目前也有多种扩充方法,如基于容差关系的扩充、基于相似关系的扩充等等。该文是在集对粗糙集模型的基础上,引入相对分类错误率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变精度粗糙集模型。然后用集对分析的方法得到了变精度的上、下近似的性质,将经典粗糙集理论和集对粗糙集理论进行了推广。最后,通过一个不完备信息系统的具体例子,说明了这种基于集对分析的变精度粗糙集模型对不完备信息系统中处理模糊和不确定性知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相对分类错误率 集对分析方法 变精度粗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黑龙江省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凌 王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在国家鼓励技术创新的环境下,黑龙江省政府陆续出台和实施了一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针对这些政策构建了技术创新政策效果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集对分析方法对其进行效果评价和省际间的效果排序。
关键词 技术创新政策 集对分析方法 政策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集对联系度的扩充粗糙集模型及其属性约简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富春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85-187,共3页
鉴于现有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本文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引入个体之间的联系度的概念,定义一个具有自反和对称性的集对容差关系 SP_A(α.β),提出了一种变集对联系度的扩充模型。这种扩充模型是对 Kryszkiewi... 鉴于现有的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扩充方法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本文运用集对分析方法,引入个体之间的联系度的概念,定义一个具有自反和对称性的集对容差关系 SP_A(α.β),提出了一种变集对联系度的扩充模型。这种扩充模型是对 Kryszkiewicz 的基于容差关系的扩充模型和王国胤的基于限制容差关系的扩充模型的改进和推广,既保留了这些模型的优点,克服了它们的局限性,又可以通过对同一度α和对立度β的调节和控制,在保证不完备信息系统中个体划分的准确性的同时,增加了其灵活性。然后,给出了相应于这种模型的属性约简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具体例子,说明这种模型对处理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备信息系统 集对分析方法 集对联系度 属性约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精度集对粗糙集模型中的属性约简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富春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10,18,共4页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论文是继续文献[8]的工作,在变精度集对粗糙集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变精度的重要性算子和变精度的近似约简等概念,并由此给出了一种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算法既能保证属性约简的准确性,又能增加... 属性约简是粗糙集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论文是继续文献[8]的工作,在变精度集对粗糙集模型的基础上,定义了变精度的重要性算子和变精度的近似约简等概念,并由此给出了一种属性约简的启发式算法。算法既能保证属性约简的准确性,又能增加其灵活性,它可以通过对相似度α和精度β的调节,按照广度优先搜索策略,从条件属性集中逐一删除重要性最小的属性,从而得到一个满足相似度和精度要求的近似约简。同时,它也是完备信息系统的属性约简算法的推广(当α=1,β=0时)。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分析说明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精度集对粗糙 属性约简 集对分析方法 重要性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