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共存网蛱蝶幼期的生命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文华 王义飞 徐汝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56-663,共8页
在河北省赤城县大海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从2002年到2004年应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在同一网络斑块中共存的金堇蛱蝶Euphydryasaurinia和大网蛱蝶Melitaeaphoebe两个世代的幼期各阶段的死亡情况,目的是了解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它们的... 在河北省赤城县大海坨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从2002年到2004年应用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在同一网络斑块中共存的金堇蛱蝶Euphydryasaurinia和大网蛱蝶Melitaeaphoebe两个世代的幼期各阶段的死亡情况,目的是了解影响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它们的长期保育提供信息。结果表明,金堇蛱蝶幼期总累积死亡率都较小,两个世代分别为59%和72%;而大网蛱蝶总累积死亡率较高,两个世代分别为89%和80%。影响大网蛱蝶死亡的最重要因子是放牧,两个世代与放牧相关的k值分别为0.559和0.167;尤其是在越冬后大网蛱蝶幼虫组聚集取食阶段,导致两个世代分别有50%和25%的幼虫组死亡。寄生蜂在大网蛱蝶小种群下也分别使两个世代4%和9%的5~6龄期幼虫以及13%和24%的蛹死亡。金堇蛱蝶死亡主要发生在越冬期,与越冬死亡相关的k值两个世代分别为0.073和0.199,而寄主植物的质量影响越冬期幼虫组死亡;寄生蜂则对金堇蛱蝶种群的调控作用极小,只有在2003~2004世代有4.0%的越冬后幼虫被寄生和7%的蛹被寄生。影响两种蛱蝶种群动态的关键因子不同,采取的保护措施应有所不同。在春季减少源斑块内的放牧,对于以源汇集合种群形式存在的大网蛱蝶种群恢复和增长十分必要;而对以经典集合种群形式存在的金堇蛱蝶,通过适当植被管理提高繁殖区域内寄主植物质量,可以提高越冬期幼虫组存活率,有利于其长期持续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堇蛱蝶 大网蛱蝶 生命表 集合种群持续 保育 种群动态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