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体问题解决中的认知表征、行为惯例和动态能力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王建安
张钢
-
机构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2-874,共13页
-
基金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国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7067109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70732001)
-
文摘
以王建安和张钢(2008)开发的三人TTT纸牌游戏(原游戏)及其变式(变式游戏)为实验任务,研究了集体问解决中认知表征和行为惯例对提高动态能力的作用。共有240名被试,分成80个三人小组,参加了前后两场各20盘游戏。80个小组按照是否被告知游戏的问题表征(即有无认知表征),以及是玩原游戏还是玩变式游戏,均分成4个区组来玩第一场游戏。在第二场游戏中,4个区组都玩变式游戏。以玩每盘游戏的平均步时和在问题表征中走过的路径为指标测量惯例,以玩第一场原游戏习得的能力向玩第二场变式游戏的迁移率来衡量动态能力。结果发现:一方面,适当的认知表征有助于提高集体问题解决的动态能力;另一方面,没有适当认知表征支持的行为惯例反而会阻碍动态能力的发展。概括地说,动态能力的决定因素是认知表征而不是行为惯例。
-
关键词
动态能力
认知表征
行为惯例
集体问题解决
三人TTT游戏
-
Keywords
dynamic capabilities
cognitive representations
behavioral routines
collective problem solving
three-player TTT game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集体问题解决中的知识、惯例和绩效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王建安
张钢
-
机构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62-872,共11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编号70671091)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国家创新基地资助项目
-
文摘
在Cohen和Bacdayan发明的两人TTT纸牌游戏的基础上开发了三人TTT游戏,并以此为实验任务,考察了三人集体问题解决活动能否形成惯例,比较了有问题图式组和无问题图式组之间在惯例和绩效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1)三人问题解决能够形成惯例;(2)有图式组的惯例化程度总体上低于无图式组,而其惯例化程度提高的速度则快于后者;(3)无图式组的绩效高于有图式组,但前期差异显著,后期不显著。这些结果将前人基于两人TTT游戏所做的惯例研究进一步拓展到三人情境,证实了三人互动中惯例的生成,为研究涉及更多人互动的真正意义上的组织惯例奠定了基础;阐明了知识,特别是前人在组织惯例研究中所忽视的陈述性知识,对于惯例形成和绩效提升的影响,并揭示了其在组织管理和决策活动中的实际意义。
-
关键词
集体问题解决
三人TTT游戏
知识
惯例
绩效
-
Keywords
collective problem solving, three - player TTT game, knowledge, routines, performance.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