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婷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5,共11页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超占宅基地退出能增强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通过超占宅基地退出可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行使的公平管理,通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制度完善能促进宅基地资格权保障的公平取得,进而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研究结论:一是加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建设,增强宅基地分配、规划和调整、收回等公平管理能力,营造乡村公平氛围,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自治组织,保障不同主体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基本权益,重塑乡村社会公平,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占宅基地退出
农村
集体行动能力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内生动力
公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重塑
被引量:
4
2
作者
刁峰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49,共4页
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表现有:无法有效应对无公德的“钉子户”、集体行动中“一事一议”成功率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能力欠缺。造成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土地用途的限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村...
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表现有:无法有效应对无公德的“钉子户”、集体行动中“一事一议”成功率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能力欠缺。造成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土地用途的限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利益关联机制的缺失。乡村振兴中重塑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应重构利益关联机制;强化农民组织的经济实力与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乡村社会资本,创新农村治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地位
集体行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农村集体地权界定的治理逻辑及其路径分化——基于珠三角地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比较案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郑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13,共18页
农村集体地权的界定和治理是当前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尝试在“产权的社会视角”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以阐明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地权界定实践的理论逻辑。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两个相邻制造业重镇推行村级工业园改造政...
农村集体地权的界定和治理是当前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尝试在“产权的社会视角”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以阐明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地权界定实践的理论逻辑。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两个相邻制造业重镇推行村级工业园改造政策过程中形成的“基层村庄主导的多元化产权形式”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单一化产权形式”两种地权界定结果差异的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认为,首先,地方政府与基层村庄围绕集体土地产权界定的博弈结果受到国家治理结构和村庄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地方分权的国家治理结构下,集体地权的界定结果取决于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并通过呼吁机制发挥作用。其次,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正式制度的调整形塑村庄治理结构,由此强化或削弱基层村庄的集体行动能力,最终对集体地权界定结果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应该更加尊重村集体和村民的土地权益,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合作开展土地开发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土地
产权界定
基层社会结构
集体行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数弱群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被引量:
1
4
作者
姚震宇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8-70,共3页
因为不同的群体存在集体行动能力的差异,在现代民主社会,利益集团民主政治容易导致少数特殊利益群体主导公共政策、形成少数剥削多数的局面,大群弱群化不仅是现代民主社会面对的经济伦理问题,而且攸关一个社会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无...
因为不同的群体存在集体行动能力的差异,在现代民主社会,利益集团民主政治容易导致少数特殊利益群体主导公共政策、形成少数剥削多数的局面,大群弱群化不仅是现代民主社会面对的经济伦理问题,而且攸关一个社会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无论出于"公正"还是"效率",政府都应该承担起援助弱群的集体行动能力的责任、保持对特殊利益群体的对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弱群化
利益集团民主政治
集体行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婷
陈美球
机构
江西农业大学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研究中心
出处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5-55,共11页
基金
基金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权配置视域下农村闲置宅基地价值实现路径及制度创新研究——以江西省4个国家试点县(区)为例”(72364017)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成本测算及效率改进的多情景制度动态模拟分析(72004084)”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西省农村宅基地改革实践及其效果评价”(JD22051)。
文摘
研究目的:借助社会生态系统(SES)框架,构建超占宅基地退出情境下的社会生态系统框架,利用该框架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何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探索超占宅基地退出的多元路径,以期为地方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有序Logit模型。研究结果:超占宅基地退出能增强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通过超占宅基地退出可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行使的公平管理,通过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的制度完善能促进宅基地资格权保障的公平取得,进而提升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研究结论:一是加强宅基地所有权行使主体建设,增强宅基地分配、规划和调整、收回等公平管理能力,营造乡村公平氛围,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二是建立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的自治组织,保障不同主体宅基地资格权和房屋财产权的基本权益,重塑乡村社会公平,激发村民主体内生动力。
关键词
超占宅基地退出
农村
集体行动能力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
内生动力
公平
Keywords
over-occupied rural residential land withdrawal
rural collective action capacity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framework
endogenous power
fair
分类号
F301.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重塑
被引量:
4
2
作者
刁峰虎
机构
中共河南周口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46-149,共4页
文摘
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表现有:无法有效应对无公德的“钉子户”、集体行动中“一事一议”成功率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有效利用外部资源能力欠缺。造成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缺失的原因主要是农村土地用途的限制、农村税费改革的影响、村委会与村民之间利益关联机制的缺失。乡村振兴中重塑农民集体行动能力应重构利益关联机制;强化农民组织的经济实力与服务能力;充分利用乡村社会资本,创新农村治理模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民
主体地位
集体行动能力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农村集体地权界定的治理逻辑及其路径分化——基于珠三角地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比较案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郑琰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113,共1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小农户融入现代经营体系的实践路径研究”(22CSH036)。
文摘
农村集体地权的界定和治理是当前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尝试在“产权的社会视角”基础上做进一步拓展,以阐明当代中国农村集体地权界定实践的理论逻辑。通过对珠三角地区两个相邻制造业重镇推行村级工业园改造政策过程中形成的“基层村庄主导的多元化产权形式”和“地方政府主导的单一化产权形式”两种地权界定结果差异的比较案例分析,本文认为,首先,地方政府与基层村庄围绕集体土地产权界定的博弈结果受到国家治理结构和村庄社会结构的影响。在地方分权的国家治理结构下,集体地权的界定结果取决于村庄社会结构的差异并通过呼吁机制发挥作用。其次,地方政府能够通过正式制度的调整形塑村庄治理结构,由此强化或削弱基层村庄的集体行动能力,最终对集体地权界定结果产生持续性的影响。最后,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东部发达地区应该更加尊重村集体和村民的土地权益,积极探索地方政府与村集体合作开展土地开发的新机制。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土地
产权界定
基层社会结构
集体行动能力
Keywords
Rural collective land
Definition of property rights
Grassroot social structure
The ability of collective action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数弱群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被引量:
1
4
作者
姚震宇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通大学商学院
出处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68-70,共3页
基金
南通大学博士基金课题"集体行动原理与中国的经济增长"一部分成果。
文摘
因为不同的群体存在集体行动能力的差异,在现代民主社会,利益集团民主政治容易导致少数特殊利益群体主导公共政策、形成少数剥削多数的局面,大群弱群化不仅是现代民主社会面对的经济伦理问题,而且攸关一个社会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无论出于"公正"还是"效率",政府都应该承担起援助弱群的集体行动能力的责任、保持对特殊利益群体的对抗性。
关键词
大数弱群化
利益集团民主政治
集体行动能力
分类号
D632.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下超占宅基地退出对农村集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基于江西省294份村庄数据的实证
张婷
陈美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集体行动能力的重塑
刁峰虎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农村集体地权界定的治理逻辑及其路径分化——基于珠三角地区村级工业园改造的比较案例研究
郑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大数弱群化”与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
姚震宇
《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
200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