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员承包集体合同是完善承包制的有益尝试
1
作者 朱辛华 《商业研究》 CSSCI 1990年第9期10-11,共2页
从总体上看,前段实行承包经营的效果是好的:初步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企业有了较多的经营自主权,活力增强了;企业领导与职工在经营权、经济责任、经济利益上的一定结合,使企业领导与职工增强了责任心。
关键词 全员 集体合同 承包制 承包经营责任 企业体制 企业 企业管理 生产者 利益共同体 经营权 有益尝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R的供应链治理机制博弈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赵秀堃 李勇建 石丹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1-239,250,共10页
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背景下的供应链系统中主体决策影响因素和治理机制的融合问题,基于供应链治理和博弈的理论视角,构造了个体生产者责任(IPR)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集体生产者责任(CPR)模式下的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 研究了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制度背景下的供应链系统中主体决策影响因素和治理机制的融合问题,基于供应链治理和博弈的理论视角,构造了个体生产者责任(IPR)模式下的非合作博弈模型和集体生产者责任(CPR)模式下的合作博弈模型,分别得出了IPR和CPR模式下企业污染治理技术的最佳决策.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污染治理决策主要取决于企业之间生产技术的差距,以及相互依赖程度.强技术差距和强依赖性更容易导致CPR模式的产生;反之,IPR模式更容易出现在低依赖性和实力相当的企业当中.最后总结了EPR制度下供应链系统动态均衡治理的内部效率机制和外部合法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者责任延伸 供应链治理 博弈论 个体生产者责任(IPR) 集体生产者责任(c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各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历程和趋势
3
作者 刘隽杰 《财贸研究》 1985年第2期5-7,22,共4页
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特点,因而它们对列宁所提出的“将集体制原则逐渐灌输于农业”这一原则的运用,也各不相同。苏联的农业合作化是在农业机械化和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民比较容易转上社会主义... 由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存在着形形色色、千差万别的特点,因而它们对列宁所提出的“将集体制原则逐渐灌输于农业”这一原则的运用,也各不相同。苏联的农业合作化是在农业机械化和土地国有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农民比较容易转上社会主义轨道。因此它起初仅把农民作为农产品销售者联合起来,于是供销合作社就成为“农村中的社会主义发展大路”。然后才把农民作为农产品生产者联合起来,于是“集体农庄就成为发展‘大路’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经济发展 联合起来 农产品销售 农产品生产者 土地国有化 常年互助组 生产合作 个体农业 集体 家庭承包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包制是我国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4
作者 刘增恒 《财贸研究》 1987年第4期24-26,共3页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八年的历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开始增强,旧体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是当前的关键问题...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八年的历程,通过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两步利改税、完善企业经营机制,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开始增强,旧体制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但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仍然是当前的关键问题。这里涉及的问题很多,其中既有外部条件的制约和各项改革不配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活力 扩大企业自主权 企业经营机制 经济体制改革 承包经营责任 集体经营 商品生产者 经营形式 职工积极性 八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