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本位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峰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较低的生产水平、小生产的方式和集权政治消解了个体的独立、忽视了个体的“私”,过分夸大了集体的“公”,集体成为本位,个体的思想人格和权利被奴役和掠夺,“家天下”成为“公本位”,个体“克己灭欲”、“立公弃私”...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较低的生产水平、小生产的方式和集权政治消解了个体的独立、忽视了个体的“私”,过分夸大了集体的“公”,集体成为本位,个体的思想人格和权利被奴役和掠夺,“家天下”成为“公本位”,个体“克己灭欲”、“立公弃私”,完全成为服从客观精神的集体的附庸。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本位观,对繁荣中国先进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集体本位
观
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集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中美文化差异
被引量:
5
2
作者
石俊杰
《外国语文》
1998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本文简要对比论证了中国集体本位和美国个体本位两种文化观的产生发展及其体现,分析了各自的利弊长短,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吸其精华、剔除糟粕、择善而从。
关键词
集体本位
个体
本位
利弊
跨文化交际
择善而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移植与枯萎——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树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4-69,共6页
一、古老的盐碱地:没有“个人”的人群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是集体本位。它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家本位(西周、春秋)。其基本精神是“礼治”,即以宗法等级观念作为治国的根本和法律规范的直接渊源。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私...
一、古老的盐碱地:没有“个人”的人群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是集体本位。它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家本位(西周、春秋)。其基本精神是“礼治”,即以宗法等级观念作为治国的根本和法律规范的直接渊源。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私有制发展不充分,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无力啄破氏族的血缘外壳。当国家形成时,宗法血缘纽带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膨胀起来,获得更高的政治价值——划分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标准和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权利再分配的尺度。即使是在西周,与其说是按地域来划分居民,勿宁说是按血缘来确定阶级。这就决定了国家政权形式——宗法贵族政体。在这个政体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
本位
法律观
基本精神
集体本位
君主专制政体
家
本位
宗法家族制
中国传统
法观念
权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乡村振兴中的项目式集体经济:实践探索与发展定位
被引量:
27
4
作者
袁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8,共10页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集体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共同要求。不同于市场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推动脱贫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以产业项目的财政投入方式精准扶持,形成项目式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根据村集体的经...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集体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共同要求。不同于市场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推动脱贫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以产业项目的财政投入方式精准扶持,形成项目式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根据村集体的经营方式及利润来源,脱贫地区项目式集体经济模式可概括为自负盈亏型、财政兜底型和入股分红型3类,这3种类型分别面临着产业竞争力不强、政策不可持续和合作经营难度大的结构性困境。应尊重集体经济发展规律,分析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治理和社会属性,在集体经济发展和自上而下的资源下乡支撑下提升村社集体的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基层治理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经济
项目制
村庄经营
乡村振兴
集体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价值本位转换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书亮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价值本位,是价值观的主体前提和根本基础。改革开放以前,在价值导向上,群体价值观一直是我国倡导和宣扬的中心内容,群体价值本位理所应当地取得了合法性的统治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价值本位,是价值观的主体前提和根本基础。改革开放以前,在价值导向上,群体价值观一直是我国倡导和宣扬的中心内容,群体价值本位理所应当地取得了合法性的统治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间往来的日益频繁,个人价值本位日趋彰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确立一种新集体主义价值本位,这是实现个体利益、促进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本位
群体价值
本位
个人价值
本位
新
集体
主义价值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沉默权的道德考量
被引量:
4
6
作者
吕耀怀
黄晓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沉默权作为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利益的证据制度,以维护人性尊严为其道德基础。但是沉默权因其突出强调的个人本位,难以在以集体本位为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我国得到道德层面上的支持。我们应当在借鉴西方个人主义相关理论,对确立...
沉默权作为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利益的证据制度,以维护人性尊严为其道德基础。但是沉默权因其突出强调的个人本位,难以在以集体本位为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我国得到道德层面上的支持。我们应当在借鉴西方个人主义相关理论,对确立沉默权的道德合理性进行辩护,同时,也要从集体本位的视角,对沉默权限制的正当性做出解释。从而在伦理学的视域中理清行使沉默权行使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权
人性尊严
集体本位
个人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被引量:
14
7
作者
夏利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33-40,共8页
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特征 ,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度落后的特征。可资借鉴的经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互补”、“德法兼治” ;立足于社会总体利...
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特征 ,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度落后的特征。可资借鉴的经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互补”、“德法兼治” ;立足于社会总体利益的“集体本位”精神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混合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互补
德法兼治
集体本位
混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由主义中的价值冲突
被引量:
3
8
作者
林育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5,共5页
本文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考察,着重分析了存在于这种理论中的三种主要的价值冲突,即一元与多元的冲突、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冲突以及个人自由与道德的冲突,阐明了“自由主义”思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本身是一个困境,它的合理性有一...
本文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考察,着重分析了存在于这种理论中的三种主要的价值冲突,即一元与多元的冲突、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冲突以及个人自由与道德的冲突,阐明了“自由主义”思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本身是一个困境,它的合理性有一定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主义
价值冲突
一元价值
多元价值
个人
本位
集体本位
个人自由
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济伦理精神:呼唤与选择
9
作者
李维意
郑立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5期2-3,共2页
如果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革”可以称做是“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那么,很显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以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80年代,便可以称做是“经济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经济价值观的...
如果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革”可以称做是“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那么,很显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以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80年代,便可以称做是“经济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经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不仅取代了政治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很深蒂固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经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分离的趋向,不仅诱发了道德的滑坡,也使得人们的经济行为失范。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价值观
伦理精神
经济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规范
政治价值观
价值取向
集体本位
经济运行主体
行为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师要学会管理校长
10
作者
吴雨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5,共3页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管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和控制,从来就不可能有下级管理上级的事,在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管理教师,教师处于被管理状态是天经地义的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会管理
校长管理
教师
组织管理
社会
本位
价值理念
集体本位
班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国清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59,共3页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年社会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是青年成长的方向问题。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们将成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在世纪之交,其人生价值观上的选...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年社会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是青年成长的方向问题。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们将成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在世纪之交,其人生价值观上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及影响。那么,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应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以在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当代青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个人利益
个人价值
集体
主义
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转型
集体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走出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
12
作者
张问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61-165,共5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典范。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有:"张冠李戴"的误区,"农业文明过时论"的误区,"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与科学"的误区,"比优劣争高下"的误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典范。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有:"张冠李戴"的误区,"农业文明过时论"的误区,"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与科学"的误区,"比优劣争高下"的误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殊途同归"的原理原则,走出误区,参加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走向"个体—集体统一本位",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传统文化
误区
殊途同归
两个异化
个体一
集体
统一
本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本位观及其现实意义
被引量:
2
1
作者
潘峰
机构
黄冈师范学院
出处
《湖北社会科学》
2002年第6期26-28,共3页
文摘
在中国传统社会里,较低的生产水平、小生产的方式和集权政治消解了个体的独立、忽视了个体的“私”,过分夸大了集体的“公”,集体成为本位,个体的思想人格和权利被奴役和掠夺,“家天下”成为“公本位”,个体“克己灭欲”、“立公弃私”,完全成为服从客观精神的集体的附庸。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本位观,对繁荣中国先进文化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集体本位
观
现实意义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集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中美文化差异
被引量:
5
2
作者
石俊杰
出处
《外国语文》
1998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文摘
本文简要对比论证了中国集体本位和美国个体本位两种文化观的产生发展及其体现,分析了各自的利弊长短,指出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应吸其精华、剔除糟粕、择善而从。
关键词
集体本位
个体
本位
利弊
跨文化交际
择善而从
分类号
G115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移植与枯萎——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
被引量:
6
3
作者
武树臣
机构
北京大学法律系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64-69,共6页
文摘
一、古老的盐碱地:没有“个人”的人群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总体精神是集体本位。它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家本位(西周、春秋)。其基本精神是“礼治”,即以宗法等级观念作为治国的根本和法律规范的直接渊源。由于生产力水平较低,私有制发展不充分,氏族内部的贫富分化无力啄破氏族的血缘外壳。当国家形成时,宗法血缘纽带不仅没有被清除,反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膨胀起来,获得更高的政治价值——划分统治与被统治阶级的标准和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权利再分配的尺度。即使是在西周,与其说是按地域来划分居民,勿宁说是按血缘来确定阶级。这就决定了国家政权形式——宗法贵族政体。在这个政体下。
关键词
个人
本位
法律观
基本精神
集体本位
君主专制政体
家
本位
宗法家族制
中国传统
法观念
权利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乡村振兴中的项目式集体经济:实践探索与发展定位
被引量:
27
4
作者
袁梦
机构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78,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资本下乡与村庄共赢机制研究”(20CSH050)。
文摘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增强集体发展能力、巩固脱贫成果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共同要求。不同于市场化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推动脱贫地区集体经济发展,国家和政府以产业项目的财政投入方式精准扶持,形成项目式集体经济发展路径。根据村集体的经营方式及利润来源,脱贫地区项目式集体经济模式可概括为自负盈亏型、财政兜底型和入股分红型3类,这3种类型分别面临着产业竞争力不强、政策不可持续和合作经营难度大的结构性困境。应尊重集体经济发展规律,分析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治理和社会属性,在集体经济发展和自上而下的资源下乡支撑下提升村社集体的治理能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基层治理的基础。
关键词
农村
集体
经济
项目制
村庄经营
乡村振兴
集体本位
Keywords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Project Management Model
Village Management
Rural Revitalization
Collectives
分类号
C912.82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价值本位转换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书亮
机构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2004年第3期48-50,共3页
文摘
价值本位,是价值观的主体前提和根本基础。改革开放以前,在价值导向上,群体价值观一直是我国倡导和宣扬的中心内容,群体价值本位理所应当地取得了合法性的统治地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国际间往来的日益频繁,个人价值本位日趋彰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要确立一种新集体主义价值本位,这是实现个体利益、促进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必要前提。
关键词
价值
本位
群体价值
本位
个人价值
本位
新
集体
主义价值
本位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沉默权的道德考量
被引量:
4
6
作者
吕耀怀
黄晓权
机构
苏州科技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系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109,共7页
文摘
沉默权作为一项保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利益的证据制度,以维护人性尊严为其道德基础。但是沉默权因其突出强调的个人本位,难以在以集体本位为核心道德价值观念的我国得到道德层面上的支持。我们应当在借鉴西方个人主义相关理论,对确立沉默权的道德合理性进行辩护,同时,也要从集体本位的视角,对沉默权限制的正当性做出解释。从而在伦理学的视域中理清行使沉默权行使的边界。
关键词
沉默权
人性尊严
集体本位
个人
本位
分类号
B82-05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被引量:
14
7
作者
夏利民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系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6期33-40,共8页
文摘
法律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主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特征 ,呈现出极端国家主义的公法文化和私法规范极度落后的特征。可资借鉴的经验 :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互补”、“德法兼治” ;立足于社会总体利益的“集体本位”精神 ;“成文法”与“判例法”相结合的“混合法”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礼法互补
德法兼治
集体本位
混合法
分类号
D902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主义中的价值冲突
被引量:
3
8
作者
林育川
机构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81-85,共5页
文摘
本文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考察,着重分析了存在于这种理论中的三种主要的价值冲突,即一元与多元的冲突、个人本位与集体本位的冲突以及个人自由与道德的冲突,阐明了“自由主义”思潮对个人自由的追求本身是一个困境,它的合理性有一定的限度。
关键词
自由主义
价值冲突
一元价值
多元价值
个人
本位
集体本位
个人自由
道德
Keywords
liberalism
value conflict
分类号
B151 [哲学宗教—世界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济伦理精神:呼唤与选择
9
作者
李维意
郑立华
机构
河北大学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年第5期2-3,共2页
文摘
如果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十年“文革”可以称做是“政治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那么,很显然,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以现代化为目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80年代,便可以称做是“经济价值观”为主导的时代。经济价值观的形成和确立,不仅取代了政治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同时,也使很深蒂固的传统的道德价值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经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分离的趋向,不仅诱发了道德的滑坡,也使得人们的经济行为失范。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
关键词
道德价值观
伦理精神
经济价值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规范
政治价值观
价值取向
集体本位
经济运行主体
行为规范
分类号
D6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师要学会管理校长
10
作者
吴雨明
机构
江苏海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3-25,共3页
文摘
教师会经常思考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学生和班级,但却从来没想过或很少想过如何管理校长。因为在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价值理念的引导下,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强调的是组织目标的实现,注重的是上级对下属的管理,所以在大多数教师的头脑中,管理就是上级对下级的支配和控制,从来就不可能有下级管理上级的事,在校长与教师之间,校长管理教师,教师处于被管理状态是天经地义的事。
关键词
学会管理
校长管理
教师
组织管理
社会
本位
价值理念
集体本位
班级
分类号
G47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国清
机构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理论班
出处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59,共3页
文摘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以及怎样实现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青年的人生价值观是青年社会行为的源泉和动力,是青年成长的方向问题。作为跨世纪的一代青年,他们将成为21世纪的中坚力量,在世纪之交,其人生价值观上的选择不可避免地具有重要的历史内涵及影响。那么,在当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他们的人生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变化呢?应怎样对他们进行引导以在适应和推动时代发展的同时充分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呢?
关键词
人生价值观
当代青年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个人利益
个人价值
集体
主义
社会价值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转型
集体本位
分类号
B821 [哲学宗教—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走出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
12
作者
张问平
机构
浙江嘉兴农学院教务委员会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161-165,共5页
文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改造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典范。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有:"张冠李戴"的误区,"农业文明过时论"的误区,"传统文化中没有民主与科学"的误区,"比优劣争高下"的误区。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认识"殊途同归"的原理原则,走出误区,参加世界各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共同走向"个体—集体统一本位",达到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关键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传统文化
误区
殊途同归
两个异化
个体一
集体
统一
本位
Keywords
thoughts of 'Three Represents'
traditional culture
misunderstandings
different routes leading to the same goal
two dissimilation
individual-collective-noumenon
分类号
G04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体本位观及其现实意义
潘峰
《湖北社会科学》
200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集体本位与个体本位──中美文化差异
石俊杰
《外国语文》
199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移植与枯萎——个人本位法律观在中国的命运
武树臣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乡村振兴中的项目式集体经济:实践探索与发展定位
袁梦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我国社会转型期中的价值本位转换
岳书亮
《理论月刊》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沉默权的道德考量
吕耀怀
黄晓权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传统法律文化与中国法制的现代化
夏利民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自由主义中的价值冲突
林育川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经济伦理精神:呼唤与选择
李维意
郑立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教师要学会管理校长
吴雨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当代青年的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
黄国清
《现代哲学》
北大核心
199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走出对待传统文化的误区
张问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