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集体备课中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徐金超
-
机构
浙江新昌县知新中学
-
出处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30-32,共3页
-
文摘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集体备课制度迅速建立和规范起来,除了常规的集体备课制度外,不少学校还在探索和实践网络集体备课、博客备课、备课论坛等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集体备课形式。集体备课的迅速推广与两个背景有关。首先是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和“建立课程资源共享机制”,集体备课制度无疑是校本教研制度的内容之一,也是课程资源共享的重要形式。由于新课程改革实施后,广大中学教师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问题,研究课程标准、熟悉新教材、探索新教法,备课任务大大加重,集体备课制度把备课任务分解到不同的教师,可以缓解教师备课的压力。
-
关键词
集体备课制度
新课程改革
资源共享机制
现代信息技术
教学研究制度
校本教研制度
中学教师
备课形式
-
分类号
G632.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创新举措
被引量:2
- 2
-
-
作者
黄爱教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4-117,共4页
-
基金
2019-2020年天津工业大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
-
文摘
集体备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一项制度安排。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存在主体明确而相对封闭、形式多样却疏于内容、注重知识却实践衔接不足、信息广博却呈现“碎片化”等问题。应该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与教研室等教学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创新集体备课方法举措,以“小论坛”建构“大格局”,促进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成果转化,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集体备课制度
创新举措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集体备课也要求同存异
- 3
-
-
作者
李彬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7-77,80,共2页
-
文摘
目前,集体备课制度呈现强劲势头,许多学校视之为制胜秘诀,教育主管部门也把它作为衡量学校教学的一个硬性标准。所谓集体备课,形式上是三个确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内容上是五个统一: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教法,统一习题,统一教案。不可否认,集体备课制度在挖掘教材,培养集体协作精神,提高个别教学水平较低的教师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实行一刀切,过分夸大其功能,甚至走向极端的做法弊大于利。本学年,笔者参加了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学校常规视导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集体备课过分强调统一,管得过死。
-
关键词
集体备课制度
求同存异
教育主管部门
学校教学
集体协作精神
教学水平
内容
地点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建设自主互动、合作共赢的区域教研文化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李素琴
-
机构
江苏镇江京口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镇江
-
出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4-26,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镇江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集体备课模式与实施策略的研究”(课题批准号:镇教所发[2011]4号)的研究成果之一
-
文摘
江苏镇江京口区建立区域集体备课制度,形成自主互动、合作共赢的区域教研文化。一是基于共同体合作模式的备课研讨,包括四个主要流程:共同体学校轮流主备、教师成熟构思、区域集中研讨、形成特色教学案。二是基于"学生视点"的课堂观察议课研讨,将学生"获得发展"作为核心。三是基于网络环境的自主互动式研讨,展现了多元开放、多向互动、多方支撑的教研活动新格局。组织者要根据教研活动的内容选择适宜的模式。
-
关键词
教研文化
区域集体备课制度
教育共同体
课堂观察
学生思维
自主互动式研讨
-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