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坡度盾构隧道集中排烟模式排烟阀开启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徐志胜 应后淋 +4 位作者 赵家明 谢宝超 车轮飞 陈玉远 陈慧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87-2394,共8页
为研究坡度盾构隧道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阀的最佳开启方式,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选取水下盾构隧道最常见的3%坡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3%坡度、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情况下的烟气蔓延范围、排烟阀温度、排烟阀流... 为研究坡度盾构隧道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阀的最佳开启方式,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选取水下盾构隧道最常见的3%坡度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对3%坡度、不同排烟阀开启方式情况下的烟气蔓延范围、排烟阀温度、排烟阀流速及排烟效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坡度盾构隧道火源下游排烟阀在排烟系统中起关键作用,上游排烟阀的开启会降低排烟效率;随排烟阀开启组数减少和向下游偏移,排烟系统排烟效率明显增大,提升范围为12.66%~50.84%;建议3%坡度盾构隧道发生50 MW火灾时,若开启6组排烟阀,则上游1组下游5组,若开启5组排烟阀,则上游0组下游5组,若开启4组排烟阀,则上游0组下游4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盾构隧道 坡度 集中排烟模式 开启方式 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姜学鹏 卜庆想 谢智云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1,29,共9页
排烟速率是公路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发生吸穿现象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为研究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发生吸穿现象的临界条件,分析了隧道侧部集中排烟过程中排烟口处烟气层的受力情况以及不同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的影响... 排烟速率是公路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发生吸穿现象最为直接的影响因素。为研究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层发生吸穿现象的临界条件,分析了隧道侧部集中排烟过程中排烟口处烟气层的受力情况以及不同排烟速率对烟气层吸穿的影响,并结合前人相关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分析得到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发生吸穿时的临界弗洛德数。结果表明: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口下方烟气层发生的吸穿现象不同于隧道顶部集中排烟模式,隧道侧部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层的吸穿区域发生在排烟口下方近火源侧角落,且烟气进入排烟口时与排烟口截面存在一定的角度,由靠近火源来烟一侧倾斜通过排烟口流向排烟道出口方向,当弗洛德数小于1.28时,烟气层吸穿未发生,当弗洛德数大于1.28时,烟气层吸穿已经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侧部集中排烟模式 排烟速率 烟气层吸穿现象 弗洛德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顶部集中排烟模式下排烟阀组内间距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之彬 徐志胜 +2 位作者 陈玉远 赵家明 应后淋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65-1274,共10页
顶部集中排烟模式在特长盾构隧道中普遍应用。随着采用集中排烟模式的隧道距离加长,排烟阀预留孔洞增加,漏风点增多,一种新型排烟阀应用于实际工程。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盾构隧道顶部... 顶部集中排烟模式在特长盾构隧道中普遍应用。随着采用集中排烟模式的隧道距离加长,排烟阀预留孔洞增加,漏风点增多,一种新型排烟阀应用于实际工程。依托江阴靖江长江隧道,利用火灾动力学软件(FDS),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盾构隧道顶部集中排烟模式排烟阀组内合理间距,分析了排烟阀处流场特性、隧道内排烟阀附近温度分布规律、排烟状态、质量流量和排烟效率。结果表明:随排烟阀组内间距增大,排烟道及行车道内会形成大规模的涡旋,且隧道内排烟阀附近纵向温度分布从“V”形变为“W”形;排烟阀组内间距变化对排烟阀的排烟状态、质量流率及排烟效率影响较小。针对本项目,综合考虑排烟效率、温度场分布规律及流场分布规律,建议排烟阀组内间距d不超过1.6 m(1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盾构隧道 隧道火灾 集中排烟模式 排烟阀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隧道顶部集中排烟模式烟气层化高度和范围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家明 徐志胜 +3 位作者 王悦琳 应后淋 易俊彦 谢宝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35-2245,共11页
特长或超长盾构隧道中普遍应用顶部集中排烟模式。为了揭示隧道火灾顶部集中排烟模式烟气层化高度和范围,经过全尺寸隧道现场热烟测试发现,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可以形成稳定分层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热释放... 特长或超长盾构隧道中普遍应用顶部集中排烟模式。为了揭示隧道火灾顶部集中排烟模式烟气层化高度和范围,经过全尺寸隧道现场热烟测试发现,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可以形成稳定分层且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热释放速率、排烟量、排烟阀数量和间距情况下烟气层化高度和范围。研究结果表明:1)针对热释放速率为5~50 MW,不同热释放速率工况下排烟系统均能将烟气层化范围控制在一定距离内。随着热释放速率增加,烟气层化范围增大。排烟阀开启范围之内,热释放速率增大,烟气层化高度差距较小。排烟阀开启范围之外,热释放速率越大,烟气层化高度越低。2)针对热释放速率为50 MW,排烟量为120~260 m^(3)/s,不同排烟量工况,排烟阀开启范围内烟气层化高度变化小,开启范围之外烟气层化高度变化大。烟气层化范围随着排烟量增大而变小,可有效控制烟气分布区域。因此建议工程设计、运营过程中可在允许范围内提高排烟量。3)针对排烟阀间距为40~140 m,排烟阀数量为4~8个,增大排烟阀间距和增加排烟阀数量,会导致烟气层化高度降低,烟气层化范围增加,排烟阀数量对烟气层化高度和范围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排烟模式 烟气层化高度 隧道火灾 盾构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边界层分离的隧道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效率研究
5
作者 朱代强 徐湃 +2 位作者 蒋树屏 刘奕显 刘灿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7-828,共12页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在隧道火灾排烟系统设计中备受青睐,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烟气沿“隧道-排烟口-排烟道”流动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边界层分离,造成有效排烟空间减小,影响排烟效率。为揭示边界层分离影响下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排烟效...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在隧道火灾排烟系统设计中备受青睐,其应用前景广阔。然而,烟气沿“隧道-排烟口-排烟道”流动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边界层分离,造成有效排烟空间减小,影响排烟效率。为揭示边界层分离影响下侧向集中排烟有效空间及排烟效率,以某3车道沉管隧道为例,开展不同火源热释放速率下1∶10缩尺模型试验和FDS数值模拟。通过观测分析排烟口及排烟道内3个边界层分离区域,提出考虑边界层分离区体积的有效排烟空间量化方法,量化排烟风量、排烟口宽高比、排烟口布设高度影响下有效排烟空间和排烟效率大小。从单组排烟口与排烟系统2个角度,分析排烟口、排烟道有效排烟空间与排烟效率的关系,得到排烟口与排烟策略的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排烟口内有效排烟空间与排烟效率受排烟口参数和排烟策略的影响强于排烟道内,且受排烟口参数的影响强于排烟策略;排烟效率不仅与有效排烟空间相关,还与排烟速率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排烟口内边界层分离及排烟速率对排烟效率的影响;火源热释放速率50 MW时,排烟口宽高比2∶1、排烟口布设高度5.75 m、排烟风量360 m~3/s为侧向集中排烟系统优化设计参数。研究成果可为充分挖掘侧向集中排烟潜能提供参考,为实现隧道火灾高效排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火灾 侧向集中排烟模式 边界层分离 有效排烟空间 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集中排烟系统流速分布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彭锦志 徐志胜 +2 位作者 倪天晓 吴德兴 李伟平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11年第4期415-422,共8页
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对独立排烟道集中排烟模式在火灾条件下的排烟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别研究了集中排烟中双向排烟方式和单向排烟方式下不同排烟阀设置方案工况的排烟道流速和排烟阀流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向排烟方式下,排烟... 采用火灾动态模拟软件FDS,对独立排烟道集中排烟模式在火灾条件下的排烟情况进行模拟计算,分别研究了集中排烟中双向排烟方式和单向排烟方式下不同排烟阀设置方案工况的排烟道流速和排烟阀流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向排烟方式下,排烟阀流速与排烟道流速呈对称分布;单向排烟方式下,排烟阀流速与排烟道流速呈非对称分布;当排烟道横截面面积一定时,改变排烟阀设置方案对排烟道端部流速的影响不大;随着排烟阀开口面积的增加,离风机较近的排烟阀流速逐渐降低,而该排烟阀的排烟量却逐渐增大;排烟道和排烟阀流速的大小与排烟量、排烟阀设置方案、排烟道横截面面积等参数有关。本文研究可为集中排烟系统流速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集中排烟模式 流速分布 数值模拟 火灾通风排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隧道纵向诱导风速对火灾烟气控制效果影响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赵红莉 徐志胜 +3 位作者 王闪 吴德兴 李伟平 姜学鹏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0-164,共5页
针对某公路隧道采用集中排烟方式的工程实际,为了分析纵向诱导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可能的火灾场景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了数值分析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火灾工况。根据隧道实... 针对某公路隧道采用集中排烟方式的工程实际,为了分析纵向诱导风速对隧道火灾烟气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进而确定可能的火灾场景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构建了数值分析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火灾工况。根据隧道实际交通流量、车辆类型及公路等级,确定了模拟火灾规模。分别分析了火灾规模为50MW时隧道内不同火源位置(排烟阀打开段中部、上游1个/下游5个排烟阀、上游2个/下游4个排烟阀),不同排烟方式下(双向均衡排烟、上游端单向排烟、下游端单向排烟),不同纵向诱导风速情况时的隧道2m高处能见度、烟气蔓延范围及排烟效率,根据模拟分析结果,进而确定了不同火灾工况时的合理纵向诱导风速。结果表明:不同纵向诱导风速对集中排烟模式下烟气控制效果影响显著;特定火灾规模时,火源位置、排烟方式对合理纵向诱导风速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公路隧道 集中排烟模式 纵向诱导风速 烟气蔓延范围 排烟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