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凝聚乡愁情感 传承文化记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装置《雅舍曲谱》中的文脉与乡愁
1
作者 孙鸥 《天工》 2024年第24期25-27,共3页
乡愁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当夜雨在耳边响起,乡愁也就如约走来了。——余光中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展现乡愁情感题材,可以开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为城市塑造文脉共情的场景。通过对乡愁情绪的积极调动,丰富了... 乡愁是一种伟大的情愫,它占领了我们心灵中最深邃的部分,当夜雨在耳边响起,乡愁也就如约走来了。——余光中公共艺术作品通过展现乡愁情感题材,可以开启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为城市塑造文脉共情的场景。通过对乡愁情绪的积极调动,丰富了城市的精神文化载体,提升了城市的美学价值。让知性和温情在这里生根,让每一个心灵在这里获得情感抚慰,让过去与未来持续联结。本文探讨了在城市公共艺术创作中,用乡愁抒写城市的文化情怀,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装置《雅舍曲谱》为例,将具有乡愁记忆的小青瓦片作为创作的元素,在艺术的想象中,幻化为一场水晶般梦幻的光色之舞,水晶瓦片化身为象征的使者,成为唤起文化想象力的积极因子,将多情的乡愁以最浪漫的形式展现出来,触发观者蕴藏在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土情怀 雅舍 文化情怀 文化想象力 国际机场 传承文化 余光中 文化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雅舍散文的创作承袭
2
作者 付喜艳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2期114-115,共2页
梁实秋创作于抗战期间的《雅舍小品》令其声名远扬,也奠定了他一代散文大家的地位。其散文内承外引,将明清小品文与英国随笔的特点结合起来,并承袭了五四以来闲适散文传统,家常闲话,人生世态,皆涉笔成趣,独具个性。
关键词 梁实秋 雅舍散文 创作承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味乡思在“雅舍”
3
作者 邱庞同 《餐饮世界》 2003年第10期50-51,共2页
如今,谈饮食烹饪的散文集多了起来,出色的亦有几部。然而倘论其中最有吸引力的,就我个人而言,还数梁实秋的《雅舍谈吃》。
关键词 雅舍谈吃》 梁实秋 散文集 文学评论 近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观、群、怨——论梁实秋的著译内涵
4
作者 严晓江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74,共4页
梁实秋的著译活动相辅相成,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在题材选择、审美倾向、文化心态、思想意蕴等方面是相通一致的,渗透着孔子"兴、观、群、怨"诗学观点的内涵。梁实秋著译的"兴"... 梁实秋的著译活动相辅相成,其代表作"雅舍"系列散文和汉译《莎士比亚全集》在题材选择、审美倾向、文化心态、思想意蕴等方面是相通一致的,渗透着孔子"兴、观、群、怨"诗学观点的内涵。梁实秋著译的"兴"是指文学倡导伦理道德;"观"是指文学反映风俗民情;"群"是指文学唤起情感共鸣;"怨"是指文学展示理性精神。这四种因素相互交织,体现了文学的感染功能、观察功能、团结功能和批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舍”系列散文 《莎士比亚全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现梁实秋处女作《读薛煊〈猫说〉书后》——兼及梁实秋早年多篇佚文考论 被引量:1
5
作者 程桂婷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9-56,共8页
梁实秋是现代著名学者,不仅散文集《雅舍小品》名扬天下,在翻译方面的造诣也为人称道。近些年来,学界对梁实秋的研究也日益丰富,虽然尚未有《梁实秋全集》出版,但在梁实秋著译作品的搜集整理方面已有不少值得一提的重要成果。
关键词 梁实秋 考论 佚文 早年 处女 雅舍小品》 著名学者 搜集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生反哺”教师成长的新动力源
6
作者 余飞 《今日教育》 2013年第7期103-104,共2页
一日,讲授梁实秋先生《雅舍》,我声情并茂地投入在范读之中.想让学生体会其景、其趣、其美。但当我读完最后一句“此种经验.已数见不鲜”时.学生突然发问:“老师,
关键词 学生体会 教师成长 动力源 反哺 雅舍 声情并茂 梁实秋 讲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海棠”辨
7
作者 独行斋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1期66-67,共2页
梁实秋先生的名著《雅舍小品》中有一篇《病》,写于1940年抗战中的重庆,文章开头写道:“
关键词 秋海棠 梁实秋 雅舍小品》 鲁迅著作 重庆 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实秋散文幽默品赏
8
作者 何祖健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1-52,共2页
在丰赡繁复的中国散文史上,“梁实秋足以进入中国当代散文高手之列。”他于1939年至1947年在重庆北碚创作的《雅舍小品》,至今已发行50余版,居中国现代散文发行之首位。这以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雅舍小品》中“冲淡平和而又... 在丰赡繁复的中国散文史上,“梁实秋足以进入中国当代散文高手之列。”他于1939年至1947年在重庆北碚创作的《雅舍小品》,至今已发行50余版,居中国现代散文发行之首位。这以后,梁实秋的散文创作不仅继承了《雅舍小品》中“冲淡平和而又老辣幽默”风格,而且一发不可收,受到海峡彼岸读书界的特别青睐。 幽默,虽然通常以笑为载体,但笑未必就表示幽默,因为幽默的笑不仅给人以轻松和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散文 雅舍小品》 中国现代散文 中国当代散文 中国散文史 散文创作 修辞手法 冲淡平和 生活琐事 牛奶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格的自我完善与确立——王充闾散文论
9
作者 王文计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1期74-76,共3页
散文最好写,写好最难。首先,它面临着高悬在我们头上的中国散文之最——《古文观止》,以及现代散文大家,如《燕山夜话》的邓拓,还有久负盛名的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等等。其次,是散文的界线——中国古代只区别于韵文,骈文;现... 散文最好写,写好最难。首先,它面临着高悬在我们头上的中国散文之最——《古文观止》,以及现代散文大家,如《燕山夜话》的邓拓,还有久负盛名的梁实秋、林语堂、郁达夫、朱自清等等。其次,是散文的界线——中国古代只区别于韵文,骈文;现在,又剔除了小说,杂文、游记等类,但是,它的概念仍显模糊。再次,当代读者的审美层次不断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充闾 梁实秋 审美层次 《古文观止》 石杰 雅舍 思想意义 文史通义 审美品格 文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品梁实秋散文
10
作者 李钦业 《安康学院学报》 1992年第Z1期6-13,共8页
梁实秋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其散文创作成就辉煌,别具一格,魅力无穷,是梁实秋先生非凡智慧的艺术结晶,是支撑中国文学殿堂的又一坚强柱石。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雅舍小品》(合订本)重在“趣”字,其无所不谈且乐观旷达,幽默而书卷... 梁实秋先生是一代文学大师,其散文创作成就辉煌,别具一格,魅力无穷,是梁实秋先生非凡智慧的艺术结晶,是支撑中国文学殿堂的又一坚强柱石。本文从三方面入手评论:认为《雅舍小品》(合订本)重在“趣”字,其无所不谈且乐观旷达,幽默而书卷味特浓,是艺术的人生百科全书;雅舍怀旧重在“情”字,以真情胜,以细节胜,以史实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雅舍谈吃》是美食香味和“乡愁乡思”的有机融合,由饮食文化寄托乡思乡愁是其创作意蕴。以此评论欲达“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散文 雅舍小品》 徐志摩 乡思乡愁 闻一多 冰心 淑女 柯灵 余光中 钱钟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写贵适意 何必太拘谨
11
作者 李静 《今日教育》 2017年第7期34-35,共2页
品读《雅舍小品》,面前,好似坐着一位慈祥的老人,娓娓道来,教我们做生活的智者。
关键词 读写 雅舍小品》 品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晓卿:“超级吃货”吃出《舌尖上的中国》
12
作者 关心予 《兰台内外》 2014年第3期22-23,共2页
2014年3月,身为总导演的陈晓卿带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度回归。对他而言,让纪录片和美食结合在一起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从纪录片编导到街头"吃货"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摄... 2014年3月,身为总导演的陈晓卿带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度回归。对他而言,让纪录片和美食结合在一起是再幸福不过的事情了。从纪录片编导到街头"吃货"陈晓卿,1965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摄影专业。24岁那年,陈晓卿进入中央电视台,开始了他的纪录片生涯。可这个冷门的圈子并不好呆,因为市场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晓卿 摄影专业 北京广播学院 安徽省灵璧县 中国传媒大学 伙伴们 谈话节目 闲来无事 雅舍谈吃 小伙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高居不陋
13
作者 邓佳炫 陈艳辉(指导) 《作文(高中版)》 2021年第2期18-18,共1页
郑板桥有诗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漫漫人生路上,风雨相伴,苦难相随。心远地自偏,志高居不陋,即使居于陋室,也要做个心有桃源的雅士。志高居不陋,精神的丰盈来自淡泊乐观。梁实秋先生曾说:“陋室变雅舍,全在主人苦中作乐的雅趣... 郑板桥有诗云:“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漫漫人生路上,风雨相伴,苦难相随。心远地自偏,志高居不陋,即使居于陋室,也要做个心有桃源的雅士。志高居不陋,精神的丰盈来自淡泊乐观。梁实秋先生曾说:“陋室变雅舍,全在主人苦中作乐的雅趣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板桥 梁实秋 雅舍 心远 雅趣 桃源 雅士 陋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时代的小品文——论梁实秋的散文理论与时代意义
14
作者 钟怡雯 《百家评论》 2018年第2期80-85,共6页
梁实秋(1903-1987)在台湾散文史发展脉络上是一座无可忽视的地景,1949年出版的《雅舍小品》及其三部续集(分别出版于1973年、1982年、1986年),不但成为长销书,更奠定他在台湾散文史上的地位。评论者常以"幽默"、"冲淡"、"机智... 梁实秋(1903-1987)在台湾散文史发展脉络上是一座无可忽视的地景,1949年出版的《雅舍小品》及其三部续集(分别出版于1973年、1982年、1986年),不但成为长销书,更奠定他在台湾散文史上的地位。评论者常以"幽默"、"冲淡"、"机智",或"书写人性的哲理散文"、"中国式的essay"等概括其风格,因此《雅舍小品》在典律化过程中,往往归入周作人散文一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实秋 散文理论 小品文 雅舍小品》 意义 1949年 周作人散文 哲理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文茜与梁实秋
15
作者 辜坚 《国际人才交流》 1993年第12期10-13,共4页
乘九路汽车到朝阳区终点站,几分钟就走到一幢居民楼的三层。随着一阵悦耳铃声,身着白底碎花人棉睡衣的梁文茜将我迎到她家客厅。“你是喝可乐、果茶,还是喝龙井茶?要不。
关键词 梁实秋 告诉我 小孙女 雅舍 安国县 人棉 破碎的山河 李公朴 冬夜 北京市律师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版“舌尖上的中国” 梁实秋的美食记忆
16
作者 宗莲籽 本刊资料室 《餐饮世界》 2017年第2期58-59,共2页
日前,梁实秋谈美食的散文集《雅舍谈吃》迎来最新修订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梁实秋大女儿梁文茜亲自授权。新版《雅舍谈吃》为线装典藏版,清新古朴,增加初版未收录的39篇谈吃美文,全书共计96篇,篇篇均以食物为题,读来使人垂涎欲滴。
关键词 梁实秋 雅舍谈吃 典藏版 使人 云南人民 糖炒栗子 中秋月 告诉我 徐志摩 餐饮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给夏天的一封信
17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17年第6期46-47,共2页
夏天是《水浒传》里的一轮红日;是《荷塘月色》里热闹的蝉鸣、蛙叫;是《象牙戒指》里懒洋洋的人们;是《红楼梦》中蹑手蹑脚扑蝶的宝钗;是《雅舍》里又黑又大的蚊子;是《夏之绝句》里蝉的音乐演唱会;是《夏天的一条街道》里纵身跳... 夏天是《水浒传》里的一轮红日;是《荷塘月色》里热闹的蝉鸣、蛙叫;是《象牙戒指》里懒洋洋的人们;是《红楼梦》中蹑手蹑脚扑蝶的宝钗;是《雅舍》里又黑又大的蚊子;是《夏之绝句》里蝉的音乐演唱会;是《夏天的一条街道》里纵身跳进护城河的男孩子们……小星星们,在你们的眼里,夏天是什么?让我们跟随作家的文字,畅想自己的夏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天 《荷塘月色》 《夏之绝句》 《水浒传》 《红楼梦》 雅舍 演唱会 护城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问题的三重解读--以统编版初中语文《鸟》的解读为例
18
作者 梁如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0期70-71,共2页
历来写鸟的作品并不罕见,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却并不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这一小品中的《鸟》被认为是这类散文的典范。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 历来写鸟的作品并不罕见,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却并不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被誉为“知性散文”的代表作家梁实秋的《雅舍小品》,是别具一格而脍炙人口的散文经典。这一小品中的《鸟》被认为是这类散文的典范。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被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材 《鸟》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雅舍小品》 梁实秋 七年级上册 统编 散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弘扬中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闲话《三国演义》与河南文化、中医文化(下)
19
作者 陈清华 《南腔北调》 2018年第2期27-41,共15页
在得知《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贾平凹用四个字做了概括:天空晴朗!他透露,那天特地在父母遗像前烧了香,最后去街上吃了顿羊肉泡馍,“吃得通体舒畅,吃得浑身有劲!”可见,最好吃的味道还是妈妈的味道,童年的记忆。梁实秋在《雅舍谈吃》... 在得知《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时,贾平凹用四个字做了概括:天空晴朗!他透露,那天特地在父母遗像前烧了香,最后去街上吃了顿羊肉泡馍,“吃得通体舒畅,吃得浑身有劲!”可见,最好吃的味道还是妈妈的味道,童年的记忆。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一书说童年吃的糯米藕给他“留下不可磨灭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中原文化 河南文化 文化自信 中医文化 闲话 雅舍谈吃》 茅盾文学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