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凝聚乡愁情感 传承文化记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公共艺术装置《雅舍曲谱》中的文脉与乡愁 |
孙鸥
|
《天工》
|
2024 |
0 |
|
2
|
试论雅舍散文的创作承袭 |
付喜艳
|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2009 |
0 |
|
3
|
乡味乡思在“雅舍” |
邱庞同
|
《餐饮世界》
|
2003 |
0 |
|
4
|
兴、观、群、怨——论梁实秋的著译内涵 |
严晓江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5
|
新发现梁实秋处女作《读薛煊〈猫说〉书后》——兼及梁实秋早年多篇佚文考论 |
程桂婷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6
|
“学生反哺”教师成长的新动力源 |
余飞
|
《今日教育》
|
2013 |
0 |
|
7
|
“秋海棠”辨 |
独行斋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
1993 |
0 |
|
8
|
梁实秋散文幽默品赏 |
何祖健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0 |
|
9
|
人格的自我完善与确立——王充闾散文论 |
王文计
|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1 |
0 |
|
10
|
初品梁实秋散文 |
李钦业
|
《安康学院学报》
|
1992 |
0 |
|
11
|
读写贵适意 何必太拘谨 |
李静
|
《今日教育》
|
2017 |
0 |
|
12
|
陈晓卿:“超级吃货”吃出《舌尖上的中国》 |
关心予
|
《兰台内外》
|
2014 |
0 |
|
13
|
志高居不陋 |
邓佳炫
陈艳辉(指导)
|
《作文(高中版)》
|
2021 |
0 |
|
14
|
大时代的小品文——论梁实秋的散文理论与时代意义 |
钟怡雯
|
《百家评论》
|
2018 |
0 |
|
15
|
梁文茜与梁实秋 |
辜坚
|
《国际人才交流》
|
1993 |
0 |
|
16
|
民国版“舌尖上的中国” 梁实秋的美食记忆 |
宗莲籽
本刊资料室
|
《餐饮世界》
|
2017 |
0 |
|
17
|
写给夏天的一封信 |
|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
2017 |
0 |
|
18
|
一个问题的三重解读--以统编版初中语文《鸟》的解读为例 |
梁如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21 |
0 |
|
19
|
弘扬中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闲话《三国演义》与河南文化、中医文化(下) |
陈清华
|
《南腔北调》
|
2018 |
0 |
|